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曾國藩兩個左膀右臂,若非戰死,名氣必在左宗棠、李鴻章之上

曾國藩兩個左膀右臂,若非戰死,名氣必在左宗棠、李鴻章之上

咸豐二年年(1852年),曾國藩在家鄉為自己的母親守孝,朝廷的一道諭旨打亂了他的平靜生活。咸豐帝讓他在湖南組織團練,以對抗聲勢浩大的太平軍。

曾國藩本是一介書生,從未有過戎馬生涯,他所倚靠的無非就是二品侍郎的虛銜,以及當年在京城裡留下的海內人望,如果真是要論起實力來,曾國藩幾乎就是一張白紙。起初,曾國藩也非常猶豫,到底是繼續為母守孝還是投筆從戎?而此時,一個人的出現改變了他的命運。

此人便是羅澤南,任何談論曾國藩的人都不可迴避地要提及羅澤南。曾國藩為什麼會看中羅澤南,其根本原因就是此時的羅澤南,手裡有著一支千餘人的武裝。善於識人的曾國藩之所以出山,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有了羅澤南。

和其他許多湖南士人不一樣,羅澤南的家境是最差的。史書上用了三個字來形容「家酷貧」。十九歲那年,母親去世,次年,祖父、兄嫂死去;二十九歲時,長子、次子、三子先後死去。他屢遭喪親的打擊,十年間死了十一個親人。

從十九歲開始,羅澤南便開始自己謀生,在縣內各地講學。他所講的內容和方法和其他私塾不一樣,他除了教人識字、應試科舉外,還教人靜心養性,練習跳高和拳棒。上午講學,下午操練,這種別樣的教書方法,竟然招來了不少學生,如後來在湘軍中衝鋒陷陣的李續賓、李續宜、王鑫等湘軍名將,這些人都是羅澤南的弟子。

咸豐二年,太平軍深入湖南,羅澤南以一介書生開辦團練,帶領自己的一千多名弟子組成了一支隊伍。之所以要拉起隊伍,羅澤南是要把平生所學化為匡扶社稷的經世之功。也正是因為有了這支隊伍,給曾國藩增添了建功立業的信心。

曾國藩出山後,對羅澤南的賞識和提攜,也為他提供了一個把自己平生所學發揚光大的平台,所以在後來的征戰中,羅澤南成為曾國藩最堅定的助手和沙場先鋒。

在後來的歲月里,羅澤南和曾國藩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也一直跟隨在曾國藩的左右,和另一位猛將塔齊布一起成為了曾國藩的左膀右臂,是湘軍嫡系中的嫡系,後來曾、羅兩家還結成了兒女親家,可見其關係非同一般。

咸豐五年,曾國藩出師江西,在九江和太平軍對峙數日,愛將塔齊布因此嘔血而死。而太平軍又在猛攻武昌。此時羅澤南向曾國藩建議放棄九江,回師上游佔據武昌,打通江西與湖北之間的通道。

曾國藩接受了羅澤南的建議,但是他愛才心切,生怕羅澤南有什麼閃失,考慮再三,才派他率軍援助武昌,還把自己的好友劉蓉派去做他的助手。其時,胡林翼是湖北巡撫,羅澤南和胡林翼一起作戰,進攻武昌,擊敗太平軍取得勝利。

遺憾的是,當武昌即將攻下之時,羅澤南心裡惦記著曾國藩,於是便加緊了攻勢,企圖一舉拿下武昌城,然後回師協助在江西的曾國藩。咸豐六年,羅澤南在攻城之戰中額頭中彈,但仍然堅持作戰,五天後因傷勢嚴重,不治而亡。

曾國藩得知羅澤南的死訊後,痛心疾首,寫下了「聞春風之怒號,則寸心欲碎」的詩句。湖北巡撫胡林翼對這位戰友的犧牲也深表哀痛,當即寫下一副輓聯:

上馬殺賊,下馬著書,仗大力撐持,真秀才,真將軍,真理學;

前表出師,後表誓志,痛忠魂酸楚,有寡婦,有孤兒,有哀親。

兩年前,曾國藩的愛將江忠源死於戰場,兩年後,另一位愛將在折戟武昌,這讓曾國藩痛心不已,雖說湘軍之中誕生了許多優秀的將才,但是在曾國藩心中,羅澤南的地位無可取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古歷史 的精彩文章:

慈禧死後,清朝為何迅速滅亡?一個關鍵原因無法忽視
濟南城眼看要淪陷,守將淡定在城頭寫下九個大字,朱棣趕緊收兵
不花錢、不陞官,李世民用了幾根鬍鬚,便換來一個託孤之臣
左宗棠有一段尷尬的歷史,曾做過倒插門女婿,在老婆家住了13年
康有為在寒山寺中題了一首詩,也留給後人一個解不開的謎團

TAG:千古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