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好月圓人團圓,養好胃過好節
初秋之時,食物宜減辛增酸,以養肝氣。古代醫學家認為,秋季,草木零落,氣清風寒,人體容易受疾病的侵擾,所以此時宜進食滋補的食物。
中秋炎熱,氣候乾燥,容易疲乏。此時應多吃新鮮少油的食品,其次,還應多吃含維生素和蛋白質較多的食物。現代醫學認為,秋燥症應多食含維生素A、B族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E類營養素的食物,如胡蘿蔔、藕、梨、蜂蜜、芝麻、木耳等,以養血潤燥,從而提高抗秋燥、抗病毒的能力。
晚秋季節為心,肌梗死的高發病期.高血壓病人在秋冬之交時血壓往往較夏季增高,因此容易造成冠狀動脈循環障礙。此時日常飲食中應注意多攝入含蛋白質、鎂、鈣等營養素的食物,這樣可有效地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秋天宜收不宜散,因此秋季煲湯宜多選甘寒滋潤之品,如百合、銀耳、山藥、秋梨、藕、鴨肉、柿子、芝麻等,以潤肺生津,養陰清煤。還需注意的是,夏季剛過,暑氣消退,人們食慾普遍增加,此時不宜進補過度,以免過極傷胃。
【養胃5方】
保暖護養。秋涼之後,晝夜溫差變化大,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別注意胃部的保暖,適時增添衣服,夜晚睡覺蓋好被褥,以防腹部著涼而引發胃痛或加重舊病。
飲食調養。胃病患者的秋季飲食應以溫、軟、淡、素、鮮為宜,做到定時定量,少食多餐,使胃中經常有食物和胃酸進行中和,從而防止侵蝕胃粘膜和潰瘍面而加重病情。
忌嘴保養。胃病患者要注意忌嘴,不吃過冷、過燙、過硬、過辣、過粘的食物,更忌暴飲暴食,戒煙禁酒。另外,服藥時應注意服用方法,最好飯後服用,以防刺激胃粘膜而導致病情惡化。
平心靜養。專家認為,胃病、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的發生與發展,與人的情緒、心態密切相關。因此,要講究心理衛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緒穩定,避免緊張、焦慮、惱怒等不良情緒的刺激。同時,注意勞逸結合,防止過度疲勞而殃及胃病的康復。
運動健養。腸胃病人要結合自己的體征,加強適度的運動鍛煉,提高機體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的複發,促進身心健康。
中秋推薦:【鯽魚豆腐湯】
做法:
①把魚刮鱗摳腮剖腹去內臟,另外一定要去掉咽喉齒,(就是位於腮後部的 牙齒),這樣做出的鯽魚尤其是清燉、紅燒時,它的湯汁味就不會泥味太重。豆腐切為塊狀備用。
②熱鍋熱油,煎魚,要小火慢煎。一面煎黃了以後翻至另外一邊繼續煎黃。兩面煎黃以後倒入2碗水,加料酒,薑絲。大火燒開,湯汁變白時加入豆腐,小火慢燉。
③小火燉到湯汁濃稠,加少量鹽,再少燉幾分鐘.
④最後加入鹽、胡椒粉、白糖調味,撒上蔥花、香菜即可。
【鯽魚豆腐湯】對男女老少來說,都適合經常食用。健康喝湯,可以在不給腸胃增加負擔的同時,讓身體更好的吸收鯽魚和豆腐的營養,保健身體的健康。鯽魚豆腐湯同時是一道漢族名菜,屬於粵菜菜系,口味咸鮮可口,鯽魚具有很好的催乳作用,配用豆腐,益氣養血、健脾寬中,豆腐亦富有營養,含蛋白質較高,對於產後康復及乳汁分泌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最後,祝各位朋友中秋快樂,闔家歡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