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之谷扁豆,村裡人喜歡拿它蒸飯很養生,城裡人很少知道
到了秋季,有一種長在田間的農作物很受歡迎,可惜很多城裡人不會吃,只是作為一般蔬菜。
這個東西叫扁豆,估計沒多少人沒吃過,但是很多城裡人可能只是做菜吃,而很多鄉村的孩子都從童年開始吃過扁豆飯,你不要感到驚訝,這是很有養生道理的!
《名醫別錄》中記載扁豆:"主和中下氣。"
什麼意思呢?感覺有氣上逆的可以拿它作為食療佳肴,有助於下氣。
《滇南本草》中記載的更詳細:"治脾胃虛弱,反胃冷吐,久瀉不止,食積痞塊,小兒疳疾。"
這個就告訴大家為什麼要給孩子從小吃扁豆飯,因為有助於促進消化,健脾胃!
拉肚子的人也適合吃扁豆飯,《本草綱目》中記載扁豆:"止泄瀉,消暑,暖脾胃,除濕熱,止消渴。"
需要指出的是,扁豆生用與熟用的功效不同,《會約醫鏡》中記載:"生用清暑養胃,炒用健脾止瀉。"
注意事項:
《食療本草》:"患冷氣人勿食。"
《隨息居飲食譜》:"患瘧者忌之。"
參考復方
①治脾胃虛弱,飲食不進而嘔吐泄瀉者:白扁豆一斤半(薑汁浸,去皮,微妙),人蔘(去蘆)、白茯苓、白朮、甘草(炒)、山藥各二斤,蓮子肉(去皮),桔梗(炒令深黃色)、薏苡仁、縮砂仁各一斤。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棗湯調下,小兒量歲數加減服。(《局方》參苓白朮散)
②治霍亂扁豆一升,香薷一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服。單用亦得。(《千金方》)
③治消渴飲水:白扁豆浸去皮,為末,以天花粉汁同蜜和丸梧子大,金箔為衣。每服二、三十丸,天花粉汁下,日二服。忌炙煿酒色。次服滋腎葯。(《仁存堂經驗方》)
④治水腫:扁豆三升,炒黃,磨成粉。每早午晚各食前,大人用三錢,小兒用一錢,燈心湯調服。(《本草匯言》)
⑤治赤白帶下:白扁豆炒為末,用米飲每服二錢。(《永類鈐方》)
⑥治中砒霜毒:白扁豆生研,水絞汁飲。(《永類鈐方》)
⑦治惡瘡連痂癢痛:搗扁豆封,痂落即差。(《補缺肘後方》)
扁豆為什麼被稱為脾之谷呢?
《藥性辨疑》中記載:"扁豆,極補脾。"
《本草綱目》中記載:"硬殼白扁豆,其子充實,白而微黃,其氣腥香,其性溫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
(圖片為作者拍攝,文中方劑僅供參考,治療請遵醫囑!)


※牛人用黃瓜雕刻的中秋主題,手機電筒打開的那一刻驚艷了!
※他把Kitty貓雕刻到蘋果上,女友的心瞬間被融化了
※女星懷孕想吃這種月餅,丈夫連跑兩家店尋找,有何健康之處
※他把蘋果做成了Kitty貓的模樣,追的那個女孩瞬間被征服
※《羞羞的鐵拳》首日破億躋身十強,研究發現看喜劇片還有這好處!
TAG:楊璞微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