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寶寶吃豆腐和蜂蜜,可能會「性早熟」?「育兒謠言大作戰之四」

寶寶吃豆腐和蜂蜜,可能會「性早熟」?「育兒謠言大作戰之四」

寶寶吃豆腐和蜂蜜,可能會「性早熟」?「育兒謠言大作戰之四」

在朋友圈,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消息:


天天吃蜂蜜和豆腐,1歲女寶寶性早熟:金華市一個1歲的女寶寶胸部發育了,去醫院看病確診為「性早熟」。醫生詢問發現,這個小寶寶幾乎每天都吃蜂蜜和豆腐,於是醫生說,「問題就出在蜂蜜和豆腐上,因為蜂蜜和豆腐含有很多動/植物雌激素,導致了寶寶早熟」。

那麼醫生說的對嗎?寶寶「性早熟」真的和吃了豆腐或蜂蜜有關嗎?這就是我們口袋育兒今天要闢謠的內容。但先和大家說個常識,大家不要一提「性激素」就緊張。其實人體生長發育,每天都必須通過食物攝入性激素,每人每日所需性激素量大概為5000~7000微克。我們不要恐懼激素,需要擔心的只是激素攝入劑量是否長期超標!


1 |被冤枉的蜂蜜

蜂蜜最冤枉了。蜂蜜的主要成分是糖,基本不含激素。但是真的野生蜂蜜,是蜜蜂採集的微量花粉而來,而花粉中又含有微量激素。也就是說,野生蜂蜜確實含有激素,但這個激素是微量花粉帶的微量激素,微量的微量,微乎其微,而且這還是植物性激素(下面我們會談到,植物性激素對人體幾乎沒有影響!)所以完全不用擔心蜂蜜的激素影響。


2 |被冤枉的蜂王漿

蜂王漿不同了,蜂王漿是工蜂的一種分泌物,確實含有動物激素。但是蜂王漿的激素水平,遠遠低於我們常見食物如肉類、奶製品等等。北京曾對牛肉、豬肉、羊肉、雞肉、雞蛋、牛奶等7類17件樣品檢測發現,牛、羊肉的「雌二醇」含量為蜂王漿10-400倍;羊肉中的「孕酮」含量為蜂王漿180多倍;牛奶「睾酮」含量為蜂王漿的20-100倍。所以蜂王漿雖然含有動物激素,但正常食用和我們日常吃肉喝奶一樣安全!


3 |被冤枉的豆腐

豆腐是由大豆製作的,豆腐中的植物激素成分來源於大豆中的「大豆異黃酮」。從理論上來說,大豆異黃酮是一種比較特殊的「雙向調節」激素,它在人體雌激素低的時候,能促進雌激素升高;人體雌激素高的時候,能促進雌激素降低。但是在實際臨床研究發現,植物激素對人體的影響微乎其微,幾乎是動物激素的千分之一。而對「大豆異黃酮」的國內外研究很多,英國食物化學毒素委員會(COT)和美國國家毒理學計劃(NTP)經過研究都認為:目前並沒有足夠的證據顯示植物激素會影響嬰幼兒的生殖健康。

4 |孩子為什麼會「性早熟」?

如果不是上面這些食物因素,那有的孩子為什麼會「性早熟」呢?這首先就要澄清,什麼是「性早熟」——從外表看,女寶在8歲以前,男寶在9歲以前出現第二性徵,就算「性早熟」。(如女寶的乳房發育,男寶長出喉結等等第二性徵);而從檢查看,可以去醫院做「內分泌五項」驗血檢查,看指標是否正常。

兒童「性早熟」包括兩類,一類叫「真性早熟」(中樞性性早熟),一類叫「假性早熟」(外周性性早熟)。這個「真假」的區分,我們舉例來說:人體性發育,是由「腦垂體性腺」控制的,這可以說是人體性發育的「控制器」。如果寶寶性早熟是這個「控制器」本身出問題了,那就是「真性早熟」;如果寶寶性早熟是體內激素異常等等,影響了「控制器」,但「控制器」本身沒問題,那就是「假性早熟」。所以「真假」只是通俗的說法,兩種都算是「性早熟」,但很明顯,「真性早熟」更難以治療。

因此兒童「性早熟」,主要有可能是三方面的原因:

(1)孩子「腦垂體性腺」發育有問題;

(2)孩子身體某些器官發育問題或存在疾病;

(3)長期接觸外部因素,如藥物、補品或用品。


5 |如何避免孩子「性早熟」?

現在我們知道了,腦垂體和寶寶自身疾病造成的「性早熟」,家長其實是無法避免的;真正能盡量避免的是外部因素造成的「假性早熟」。可以參考下面幾點:


1、避孕藥等激素類藥物,家長要收好,不要讓寶寶碰到!(有一例性早熟案例,就是女寶寶不懂,把避孕藥當糖吃,吃了好多!);

2、寶媽使用的化妝品,如果含有激素成分的,不要讓寶寶碰到;

3、寶寶營養均衡,什麼都要吃,不要偏食,不要長期只吃某一樣食物;

4、不要隨便給寶寶吃保健品,特別是配方不明的各種中藥保健品;

5、少喝或者不喝飲料,多喝白水;

6、不要使用含「雙酚A」成分的塑料製品,特別是奶瓶;

7、多運動!

最後,最重要的:控制寶寶飲食,不要發胖!因為只要體重超過35公斤,就像一個開關「啪嗒」一聲打開,孩子就自動進入性成熟階段!

|《育兒謠言大作戰》系列文章

育兒謠言大作戰之一:堅持母乳餵養,結果寶寶餓死了?

育兒謠言大作戰之二:歷史上,中醫對國人健康做出過貢獻嗎?

育兒謠言大作戰之三:寶寶早睡覺,否則長不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口袋育兒 的精彩文章:

寶寶早睡覺,否則長不高?「育兒謠言大作戰之三」
堅持母乳餵養,結果寶寶餓死了?「育兒謠言大作戰之一」
生寶寶之後,女人都應該做這件事,但很多寶媽還不知道!
中國孩子竟然這麼缺維生素D,因為多數家長做錯這件事
退燒,需要讓薛之謙抱著「尿壺」嗎?

TAG:口袋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