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鑒定 釉面單雙彩瓷
上單雙彩瓷是在素瓷上用一到二兩種彩料畫紋飾的彩瓷 。
明代以前,釉上彩瓷發展不成熟,只有少量生產,且大部分是外銷,所以存世品不多。
明洪武時期官窯只能燒釉上紅彩,數量也是很少。
50年後明宣德官窯,技術得到了飛躍的發展,基本燒製成了明代彩瓷所有的品種。
明代釉上白地紅彩瓷是在澀胎上施礬紅彩,白釉為地。
史載明洪武朝有白地紅彩瓷,但傳世品未見實物。20世紀50年代陶瓷專家曾在南京考古發現了一件殘存半隻的洪武時期白釉紅彩雲龍紋盤,是目前僅見的洪武時期白地釉上紅彩瓷。
明正德年間,白地紅彩瓷流行,其中有用波斯文為裝飾,是明正德官窯首創。
明嘉靖年間,白地紅彩瓷釉碗、盤、罐、梅瓶等,多數是民窯所制,器型較精細,釉色白中泛青,底足做工稍粗糙。有的底款署名「程舍自造」「陳守貴造」等抹紅字款者,多為民窯精品窯。
明代釉上白地紅彩瓷中也有後加彩,就是說在明代的白瓷盤上後加紅彩。當然也有仿製品。
明代釉上紅釉白花瓷,上彩的方式與白地紅彩瓷是相反的,在胎上刻、印紋飾上施白釉,準備上紅釉的地子不上釉,入窯燒制後,在澀胎上在施礬紅彩,再入紅爐燒成。
此類瓷常見胎體輕薄的盤、碗與梨壺等,與紅釉為地,白釉下有凸起的白龍紋,色澤紅白十分分明。


※古玩鑒定 宣德仿哥釉瓷鑒定技巧
※如何鑒別宣德仿汝釉瓷
※古玩鑒定 古玩鑒定技術教程 明代黃釉瓷
※古玩鑒定 古玩鑒定技術教程 如何鑒別宣德黃釉瓷
※古玩鑒定 古玩鑒定技術教程 如何鑒別明代紅釉瓷
TAG:談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