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是按什麼來分類的
點擊右上角立即關注,更多健康內容不再錯過,不定期驚喜送給你
白血病是造血系統的惡性腫瘤,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臨床可見有不同程度的貧血、出血、感染、發熱以及肝、脾、淋巴結腫大和骨骼疼痛。根據病程、細胞類型及周圍血象特點,可將白血病作如下分類:
按病程緩急與白血病細胞的成熟程度分類
①急性型,起病急、病程短,不經特殊治療,一般病程不超過6個月。骨髓象中原始細胞明顯增多在10%以上,周圍血中可有幼稚細胞。
②慢性型,起病緩慢,病程較長,不經特殊治療病程一般在一年以上。骨髓象原始細胞少於2%,幼稚和成熟的細胞占多數。
按不同白細胞系列的異常增生可分為
①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根據細胞形態可分為三型:第一型(L1),細胞分化較好,治療後緩解率較好;第二型(L2),相對較差;第三型(L3),又稱伯基特型,治療後緩解很低。
②急性非淋巴白血病(簡稱急非淋),可分為:粒細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急粒);粒細胞白血病,部分分型(M2,急粒);顆粒增多的早幼粒細胞白血病(M3,早幼粒);粒一單核細胞白血病,(M4);單核細胞白血病(M5,急單);紅血病(M6);亞急性粒細胞白血病(M7,亞急粒)。
③慢性白血病,可分為:淋巴細胞(慢淋);粒細胞(慢粒);粒-單核細胞;單核細胞;紅血病。
④特殊類型白血病,可分為:慢粒急變;低增生性;淋巴肉瘤;組織細胞肉瘤;漿細胞;多毛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組織嗜鹼細胞;巨核細胞;未分化型急性白血病。
按周圍血液白細胞數量的多少分類可分為
①白細胞增多性,周圍血中血細胞數在1.50×109/升(15000/立方毫米),出現大量幼稚細胞。
②白細胞不增多性,周圍血中白細胞在1.50×109/升(15000/立方毫米)以下,分類中僅有少數幼稚白細胞,稱為亞白血性;或沒有幼稚細胞,稱為非白血性。
註:文中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老年人白血病怎麼確診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臨床檢查
※急性髓性白血病是如何分型的呢
※注意生活中促發白血病的隱患
※什麼是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
TAG:白血病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