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誰說雍正猜忌多疑,在修建陵墓中,能夠對百姓是真切的關懷

誰說雍正猜忌多疑,在修建陵墓中,能夠對百姓是真切的關懷

導語:歷史上,對於雍正的評價是十分有爭議的。不可否認的是雍正承前啟後,不僅發展了康熙盛世,還為後來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是,卻有很多人對雍正的印象並不好,認為他為人多疑、刻薄寡恩,是個嚴酷的統治者。但實際上,雍正是一位為民著想的君主。這一點,我們可以從雍正修建陵寢一事中看出一二。

雍正用自己繼位的第七年開始籌劃修建地宮,但其實按照葬制,皇帝在繼位的次年就應著手修建自己的地宮了。雍正這麼晚才開始著手籌劃自己的地宮,不是別的原因,正是因為他實在是太忙了。繼位之後,雍正不僅要操辦先帝、母后的喪事,還需要時時提防著複雜的朝局、處理各種政事。這種情況一直到雍正繼位的第七年才有所緩和,雍正才得以抽出時間修建自己的地宮。

修建地宮時,雍正叮囑大臣修建所用銀兩必須按時發放,不允許剋扣。由於擔心地方官對自己的命令陽奉陰違,雍正還特地嚴加申飭,要求用正項錢糧支付各種物料,並且讓清廉的官員負責採買,以此讓百姓能夠從中有所獲益,願意參與地宮的修建工程。

按照地宮修建的制度,位於地宮上面和附近地面的所有建築都要拆遷。而在開工之前,朝廷就下令讓地宮附近的19個村莊搬出去。而雍正也為這些遭受損失的百姓提供了十分優厚的補償。比如,按照應得的價格加倍補償寢陵範圍內的民間田畝,而且對於已經耕種的土地,須在百姓收穫之後才可徵用,不得毀地。而對於房屋,朝廷按照大小加倍賠償銀兩。而且,百姓是先拿到錢、收拾好遷居的地方之後才搬移的。就連各個村舍種植的樹木,朝廷也會按照價值賠償。

而對於當地的寺廟,朝廷都會在陵寢以外的地方按照原樣修建。而當地的墳墓,朝廷都會按照佔地的大小進行豐厚的補償。而且都是等到百姓選好遷葬的地方再令其遷移的。

在這一切的行動之中,所有錢款都是由朝廷的內庫支付的,事事都讓百姓得到了實惠、感受到了溫情。

所以說,雍正皇帝並不是一位刻薄寡恩、嚴酷的皇帝。恰恰相反的是,他關心民生,處處為民著想,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好皇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敏敏侃歷史 的精彩文章:

二戰末瀕臨戰敗的日軍垂死掙扎,連汽油也敢吞下,只為了做一件事
晚清時這個國家也曾想瓜分清廷,但慈禧強硬放話,一把黃土也不給
漢武帝臨死頒下兩道聖旨,所有人不理解,直到清朝才明白他的明智
杜月笙成名之後,如何對待那些曾經幫過自己的人呢?
此人受降於趙匡胤,面對北漢皇帝又優柔寡斷,最後無奈自焚而亡

TAG:敏敏侃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