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滿洲歷史典故——日行千里的駱駝

滿洲歷史典故——日行千里的駱駝

內容摘要:耶律察割擅長騎射。大同元年(947年),因輔立遼世宗之功,被封為泰寧王。天祿五年(951年),與耶律盆都謀反,弒殺遼世宗。不久,壽安王耶律璟誘騙耶律察割前來,將其割肉碎殺。

耶律察割(?-951年),字歐辛,明王耶律安端之子[1],遼太祖耶律阿保機之侄,遼國宗室。耶律察割擅長騎射。大同元年(947年),因輔立遼世宗之功,被封為泰寧王。天祿五年(951年),與耶律盆都謀反,弒殺遼世宗。不久,壽安王耶律璟誘騙耶律察割前來,將其割肉碎殺。

人物生平

伯父提防

耶律察割擅長騎射,貌似恭順而內心狡猾,人們都認為他懦弱,耶律察割的伯父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卻說他是個凶暴愚頑之人,並非懦夫。其父耶律安端曾經讓他奏事,遼太祖對親近的侍從說:「耶律察割是日行千里的駱駝,面目露出反相。朕如果一個人居處,不要讓他進宮門。」[2]

因功封王

大同元年(947年)四月,遼世宗耶律阮在鎮陽即位,耶律安端得知,想保持中立觀望態度。耶律察割說:「皇太弟耶律李胡為人猜忌刻薄,如果真的即位,怎麼容得我們!永康王耶律阮為人寬厚,又與耶律劉哥友善,應該前往與他謀劃。」耶律安端便與耶律劉哥商議歸附於遼世宗。同年七月,遼世宗與耶律李胡達成和議。九月,耶律察割因功封為泰寧王。[3-4]

故裝誠實

適逢耶律安端擔任西南面大詳穩,耶律察割假裝為父親所厭惡,暗中派人告知於遼世宗,遼世宗便召見他。到了遼世宗面前,耶律察割哭訴著,顯得十分傷情,遼世宗憐憫他,讓他統領女石烈軍。出入于禁宮中,多次蒙受恩遇。每逢遼世宗出獵,耶律察割便借口有手疾,不帶弓箭,只是手執煉錘賓士。多次將家中小事都講給遼世宗聽,遼世宗覺得他誠實。[5]

策劃謀逆

耶律察割覺得與諸位皇親混雜居住,難以成謀逆之事,漸漸地將自己的廬帳遷得迫近於行宮。右皮室詳穩耶律屋質察覺到耶律察割的圖謀,上表列舉其罪狀。遼世宗不信,將耶律屋質的奏表取出給耶律察割看。耶律察割便說是耶律屋質嫉恨自己,泣不成聲。遼世宗說:「我本來就知道沒有此事,你又何至於哭泣呢!」耶律察割不時地口出怨言,耶律屋質說:「你儘管無此謀逆之心,因我錯疑於你,你還是不要做不道義之事為好。」後來耶律屋質又請遼世宗處理耶律察割之事,遼世宗說:「察割拋棄親生父親來奉事我,我可以確保他沒有異心。」耶律屋質說:「察割對父親既已不孝,對君王怎麼會忠心!」遼世宗不納其言。[6]

天祿四年(950年)二月初三日,耶律察割前來朝見,被留下來侍衛遼世宗。[7]

割肉碎殺

天祿五年(951年)七月,遼世宗臨幸太液谷,留居飲酒三日,耶律察割的反叛計劃未能實現。九月初四日,遼世宗攻打後周,到達詳古山,遼世宗與太后(柔貞皇后)一同在行宮祭祀父親文獻皇帝耶律倍,群臣都喝醉了。耶律察割回來去見壽安王耶律璟,邀他來說出自己反叛的謀劃,耶律璟不從。耶律察割又將謀劃告知於耶律盆都,耶律盆都聽從了他。當天傍晚,二人一同率兵進入行宮殺害太后和遼世宗[8],於是僭稱帝號。百官有不附從者,拘執其家屬。到夜裡,查看內府物品,見到瑪瑙碗,說:「此乃希世之寶,如今為我所有!」拿去在妻子面前誇耀。妻子說:「耶律璟、耶律屋質還在,我們一個人都沒有活路,這東西有什麼用!」耶律察割說:「耶律璟年幼,耶律屋質不過統領幾個奴僕而已,明天就會前來朝見,實在不值得憂慮。」[9]

耶律察割的同黨矧斯報告耶律璟、耶律屋質率兵在外圍困,耶律察割不一會兒便在遼世宗靈柩前殺害懷節皇后蕭撒葛只,倉惶出外對陣。耶律璟派人曉諭耶律察割說:「你們既已殺害皇上,還準備怎麼樣?」恰逢有位夷離堇(遼國官名)謀劃率兵歸附於耶律璟,餘下眾人望見,也漸漸前往。耶律察割知道自己將會失敗,便拘禁眾官員的家屬,手執弓箭威脅說:「最多不過將他們全部殺死罷了!」喝令立即推出斬首。當時林牙耶律敵獵也在被囚眾人之中,進言說:「如果沒有遼世宗被害,耶律璟如何能夠興起繼立。藉此語為說詞,還可以被赦免。」耶律察割說:「果真如你所說,應當派誰出使?」耶律敵獵請求讓自己與耶律罨撒葛一同前往勸說耶律璟,耶律察割依從其計。耶律璟回過頭來讓耶律敵獵誘騙耶律察割前來,割肉碎殺耶律察割。其諸子均被誅殺。[10]

注釋:

1.《遼史·卷一百十二·列傳第四十二》:察割,字歐辛,明王安端之子。

2.《遼史·卷一百十二·列傳第四十二》:善騎射。貌恭而心狡,人以為懦。太祖曰:「此凶頑,非懦也。」其父安端嘗使奏事,太祖謂近侍曰:「此子目若風駝,面有反相。朕若獨居,無令入門。」

3.《遼史·卷一百十二·列傳第四十二》:世宗即位於鎮陽,安端聞之,欲持兩端。察割曰:「太弟忌刻,若果立,豈容我輩!永康王寬厚,且與劉哥相善,宜往與計。」安端即與劉哥謀歸世宗。及和議成,以功封泰寧王。

4.《遼史·卷五·本紀第五》:以安端主東丹國,封明王,察割為泰寧王,劉哥為惕隱,高勛為南院樞密使。

5.《遼史·卷一百十二·列傳第四十二》:會安端為西南面大詳穩,察割佯為父惡,陰遣人白於帝,即召之。既至上前,泣訴不勝哀,帝憫之,使領女石烈軍。出入禁中,數被恩遇。帝每出獵,察割托手疾,不操弓矢,但執煉錘馳走。屢以家之細事聞於上,上以為誠。

6.《遼史·卷一百十二·列傳第四十二》:察割以諸族屬雜處,不克以逞,漸徙廬帳迫於行宮。右皮室詳穩耶律屋質察其姦邪,表列其狀。帝不信,以表示察割。察割稱屋質疾己,哽咽流涕。帝曰:「朕固知無此,何至泣耶!」察割時出怨言,屋質曰:「汝雖無是心,因我過疑汝,勿為非義可也。」他日屋質又請於帝,帝曰:「察割捨父事我,可保無他。」屋質曰:「察割於父既不孝,於君安能忠!」帝不納。

7.《遼史·卷五·本紀第五》:四年春二月辛未,泰寧王察割來朝,留侍。

8.《遼史·卷五·本紀第五》:癸亥,祭讓國皇帝於行宮。群臣皆醉,察割反,帝遇弒,年三十四。

9.《遼史·卷一百十二·列傳第四十二》:天祿五年七月,帝幸太液谷,留飲三日,察割謀亂不果。帝伐周,至詳古山,太后與帝祭文獻皇帝於行宮,群臣皆醉。察割歸見壽安王,邀與語,王弗從。察割以謀告耶律盆都,盆都從之。是夕,同率兵入弒太后及帝,因僣位號。百官不從者,執其家避。至夜,閱內府物,見碼瑙碗,曰:「此希世寶,今為我有!」詫於其妻。妻曰:「壽安王、屋質在,吾屬無噍類,此物何益!」察割曰:「壽安年幼,屋質不過引數奴,詰旦來朝,固不足憂。」

10.《遼史·卷一百十二·列傳第四十二》:其黨矧斯報壽安、屋質以兵圍於外,察割尋遣人弒皇后於柩前,倉惶出陣。壽安遣人諭曰:「汝等既行弒逆,復將若何?」有夷離堇劃者委兵歸壽安王,餘眾望之,徐徐而往。察割知其不濟,乃系群官家屬,執弓矢脅曰:「無過殺此曹爾!」叱令速出。時林牙耶律敵獵亦在系中,進曰:「不有所廢,壽安王何以興?籍此為辭,猶可以免。」察割曰:「誠如公言,誰當使者?」敵獵請與罨撒葛同往說之,察割從其計。壽安王復令敵獵誘察割,臠殺之。諸子皆伏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付春兵 的精彩文章:

老北京北海公園裡小火車
憑弔大金朝在北京的文化之地——北京金中都公園
神聖的民國無奈遇上搞笑的炮黨
一年一度的滿洲人中秋節

TAG:付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