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頂尖前沿Nat Med:前列腺癌精準醫學

頂尖前沿Nat Med:前列腺癌精準醫學

2017年8月14日,國際學術權威刊物自然出版集團旗下子刊、國際頂級生物醫學期刊《Nature Medicine》雜誌在線發表了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遺傳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遺傳與發育協同創新中心青年副研究員王陳繼帶領的課題組與美國梅奧醫學中心(Mayo Clinic)黃浩傑教授、第二軍醫大學院士孫穎浩的研究團隊合作的一篇研究論文,論文題為「《前列腺癌中由SPOP基因突變導致BET蛋白穩定及AKT-mTORC1信號通路激活介導的BET抑製劑天然耐葯》,研究論文報道了前列腺癌精準醫學研究成果。復旦大學副研究員章平肇、博士後高昆,美國梅奧醫學中心(Mayo Clinic)博士王德解、趙瑜,第二軍醫大學副教授任善成為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王陳繼、黃浩傑和孫穎浩為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

頂尖前沿Nat Med:前列腺癌精準醫學

前列腺癌是目前全世界男性第二大癌症,每年造成超過25萬人死亡。前列腺癌發生髮展的遺傳因素複雜多樣,存在顯著的腫瘤異質性,不同患者的腫瘤在基因組序列、表觀遺傳學等分子水平上存在巨大差異。這種差異直接導致了相同病理類型的前列腺癌患者對治療藥物的反應(耐藥性)也不盡相同。隨著高通量測序技術的快速發展,前列腺癌的「精準治療」初露曙光。對腫瘤的整個基因組的遺傳變異能夠實現精確分析,而測序成本的迅速下降也使得測序技術能夠為普通患者提供便利,準確判讀其體內獨有的基因突變情況。但是,目前在腫瘤基因組遺傳變異的意義解讀和尋找相應的分子靶向治療手段兩方面的工作仍然十分艱巨。

前列腺癌基因組的大樣本測序研究發現,四分之三的前列腺癌可根據其關鍵癌/抑癌基因的突變分為七個分子亞型,包括ETS家族基因融合(ERG、ETV1、ETV4或FLI1),SPOP、FOXA1和IDH1基因點突變,另有四分之一的前列腺癌是由其他未知的遺傳改變驅動。該研究聚焦於SPOP突變的前列腺癌分子亞型。

(來自http://nature.bio1000.com/genomics/201708/3891.html)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