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手法和北方手法,網上流傳最廣的一套小兒推拿動圖大全
補肺經/清肺經
穴位:肺經(肺金)
位置:無名指掌面
操作:①補肺經:在無名指面上旋推,見中圖,約補200~400次。②清肺經: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見下圖,清200~400次。
主治:發熱,咳嗽,氣喘,胸悶,咽喉腫痛等。
清天河水
清天河水(自前臂內側正中至腕橫紋推向肘橫紋)100次
穴位:天河水
位置:前臂內側正中,自腕橫紋至肘橫紋呈一直線。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橫紋推向肘橫紋,見上圖。約推100~500次。
主治:發熱,煩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瘡,驚風等一切熱證。
開天門
開天門(自小兒眉心推向前髮際邊緣)100次
穴位:天門(攢竹)
位置:自兩眉中間至前髮際呈一條直線。
操作:用兩拇指面自眉心起,交替向上直推至前髮際,約推30~50次。
主治:感冒發熱,頭痛,精神萎靡,驚風等。
揉太陽
揉太陽(按揉眉梢後太陽穴)100次。
穴位:太陽
位置:在兩眉梢後凹陷處。有左為太陽,右為太陰之說。
操作:兩拇指或兩中指端分別在左右兩太陽穴上揉動。向前揉為補,向耳後揉為瀉。揉30次。
主治:外感發熱,頭痛頭暈
小兒風寒感冒的穴位按摩
風寒感冒:症見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頭痛,四肢關節酸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咳痰清稀,舌質淡,苔薄、白。
常用手法:
①重推三關穴500次。
②揉外勞宮100次。
穴位:外勞宮(外勞)
位置:手背中央與內勞宮相對處。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揉之,約揉50~100次。
主治:風寒感冒,腹痛,腹脹,腹瀉,腸鳴等。
③雙手提拿肩井穴部位肌肉5~7次。
穴位:肩井
位置:在大椎與肩峰連線中點,肩部筋肉處。
操作:用兩手拇指與食指相對用力捏拿肩上大筋,稱拿肩井,約捏拿5~10次。
主治:感冒,驚厥,肩背部疼痛。
④用食、中指揉二扇門50次,揉時要稍用力,速度宜快。
穴位:二扇門
位置:在手背中指根兩側凹陷中。
操作:用兩拇指甲掐揉之,掐5~10次,揉100~300次。
主治:驚風,昏厥,身熱無汗。
小兒風熱感冒的穴位按摩
症見發熱重,微惡風或惡寒,咽痛,口乾,有汗,面赤,鼻塞,流黃涕,咳嗽痰黃,舌邊尖紅,苔薄黃。
1、清肺經300次,清天河水100次。
穴位:肺經(肺金)
位置:無名指掌面。
操作:①補肺經:在無名指面上旋推,見中圖,約補200~400次。②清肺經: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見右圖,清200~400次。
主治:發熱,咳嗽,氣喘,胸悶,咽喉腫痛等。
穴位:天河水
位置:前臂內側正中,自腕橫紋至肘橫紋呈一直線。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橫紋推向肘橫紋,見上圖。約推100~500次。
主治:發熱,煩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瘡,驚風等一切熱證。
2、按揉大椎穴1~3分鐘。
穴位:大椎
位置:在第7頸椎與第1胸椎棘突之間。
操作:以中指端按揉,或用拇指與食、中、無名等指作對稱用力,捏擠大椎。按揉約100~300次,捏擠10~15次。
3、以掌橫擦骶尾部,以透熱為度。
4、拿肩井3~5次。
穴位:肩井
位置:在大椎與肩峰連線中點,肩部筋肉處。
操作:用兩手拇指與食指相對用力捏拿肩上大筋,稱拿肩井,約捏拿5~10次。
主治:感冒,驚厥,肩背部疼痛。
5、咳嗽痰多者,加按揉天突、豐隆穴各1分鐘,推小橫紋100次,推膻中100次。
穴位:天突
位置:胸骨上窩正中。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按揉。約15~30次。
主治:咳嗽氣喘,胸悶,噁心,嘔吐等。
穴位:豐隆
位置:外踝上8寸,脛骨前緣外側1.5寸,脛腓骨之間。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揉之。約1~3分鐘。
主治:痰多,氣喘,胸悶等。
穴位:小橫紋
位置:在掌面小指根下掌紋尺側頭。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按揉,見上圖。約揉100~300次。
主治:氣管炎,百日咳,肺炎等。
穴位:膻中
位置:兩乳頭連線之中點。
操作:分揉法和推法,揉用中指端按揉,約揉50~100次;推用雙手拇指腹自膻中穴向外分推,約50~100次。
主治:胸悶,咳喘、吐逆,心悸等。
6、高熱驚厥者,加清肺經300次,清心經300次,推湧泉200次,清天河水500次。
穴位:心經(心火)
位置:中指掌面。
操作:①補心經:在小兒中指面作旋推,見中圖,約補100~200次。②清心經:指尖向指根直推,見下圖,清100~300次。
主治:高熱神昏,煩躁,夜啼,口舌生瘡,小便短赤等。
穴位:湧泉
位置:足掌心前1/3與2/3交界處。
操作:用拇指腹自足跟推向足尖,稱推湧泉。見右圖,推100~500次。用拇指端在穴位上按揉,稱揉湧泉,見左圖。揉30~50次。
主治:發熱,嘔吐,腹瀉,五心煩熱。
小兒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穴位按摩
1、食欲不振者,加揉板門100次,摩中脘3分鐘,按揉足三里穴1分鐘
穴位:板門
位置:手掌大魚際部。
操作:用拇指端在大魚際中點按揉,約揉200~400次。
主治: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積滯,阻瀉,腹脹等。
穴位:中脘
位置:臍上4寸(胸骨下端至臍連線之中點)。
操作:①揉中脘法:用指端或掌根在穴上揉,約揉2~5分鐘。②摩中脘法:用掌心或四指摩中脘,約5~10分鐘。
主治:泄瀉,嘔吐,腹痛,腹脹,食欲不振等。
穴位:足三里
位置:外膝眼下3寸,脛骨外側約一橫指處。
操作:用拇指端按揉。約1~3分鐘。
主治:腹脹,腹痛,食欲不振,泄瀉,便秘,四肢無力等。
隨證加減
如流鼻涕、咽痛等癥狀重者,常用手法加
①點揉風池穴1分鐘。
②按揉曲池、合谷穴各1分鐘。
穴位:虎口(合谷)
位置:拇、食兩指之間凹陷中,第2掌骨之中點邊緣處。
操作:用拇指按揉或拇、食二指對稱拿之。約拿3~5次,揉100~300次。
主治:風寒感冒,口眼歪斜,牙痛等。
③多揉太陽穴。
穴位:太陽
位置:在兩眉梢後凹陷處。有左為太陽,右為太陰之說。
操作:兩拇指或兩中指端分別在左右兩太陽穴上揉動。向前揉為補,向耳後揉為瀉。揉30次。
主治:外感發熱,頭痛,頭暈。
如高熱者,常用手法加
①清天河水300次,清肺經300次。
②直推脊柱5~10次。
穴位:脊柱
位置:大椎至尾椎成一直線。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直推,稱推脊柱,約推100~300次。
主治:脫肛,便秘,泄瀉等。
③搓擦湧泉300次。
脾胃虛弱,食欲不振者,常用手法加
①補脾經100次,推三關100次。
穴位:脾經(脾土)
位置:拇指橈側面。
操作:①補脾經:使患兒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患兒拇指橈側緣向掌根直推,見中圖。②清脾經:在小兒拇指面上直推,見下圖。約推100~300次。
主治:消化不良,腹瀉,嘔吐,疳積,四肢無力等。
穴位:三關
位置:在前臂橈側,自腕橫紋至肘橫紋成一條直線。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二指自腕橫紋推向肘橫紋,約推100~300次。
按揉中脘、足三里穴各1分鐘。
穴位:中脘
位置:臍上4寸(胸骨下端至臍連線之中點)。
操作:①揉中脘法:用指端或掌根在穴上揉,約揉2~5分鐘。②摩中脘法:用掌心或四指摩中脘,約5~10分鐘。
主治:泄瀉,嘔吐,腹痛,腹脹,食欲不振等。
以下為吳老師總結的小兒推拿動圖。北方手法為主。
1、揉湧泉
2、順時針摩腹
3、捏脊
4、捏擠大椎
5、推坎宮
6、揉太陽
7、拿風池
8、開天門
9、捏脊2
10、順運八卦
11、逆運八卦
12、掐五指節
13、分陰陽
14、平肝清肺
15、搗小天心
16、清大腸
17、揉中脘
18、掐四縫穴(三字經叫四橫紋)
19、黃蜂入洞
20、拿肩井
21、下推七節骨
22、運水入土
23、分腹陰陽
國家中醫藥適宜技術「中醫小兒推拿保健師「培訓,感興趣可諮詢微信:15650015885
※最近諮詢最多的小兒推拿問題:寶寶流清鼻涕、咳嗽
※小兒推拿最簡單的「五行生剋」記憶法,再也不用那麼辛苦背誦了
※小兒推拿「止哭法」,幾個手法緩解哭鬧
※2017諾貝爾醫學獎:作息規律和太陽周期同步,你還記得子午流注嗎
※《月嫂小兒推拿寶典》:月嫂都要掌握的小兒推拿手法
TAG:小兒推拿醫師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