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秋佳節,欲攬「明月入懷」,先去中國扇博物館看團扇展吧!

中秋佳節,欲攬「明月入懷」,先去中國扇博物館看團扇展吧!

中秋佳節

月滿花語 情深意濃

恰值月圓情濃日 正是花開傾語時

記者陳友望

「圓非圓兮缺非缺,低竹銀箋白似雪。佳人含笑掩朱唇,才子輕搖手攀月。」正在中國扇博物館展出的「中國團扇文化印象展」,或溫婉,或典雅,或瀟洒,或惆悵,俱是古人曾經的風流態度。趁著中秋月圓之際,手持一把團扇,攬「明月入懷」,吟詩作畫,嘗餅品茶,豈不快哉!

「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

團扇是中國的原生品,以竹木為架、織物為面的圓形扇子,自漢代源起以來,在中國的生活、文化中延續了上千年。自漢歷唐至宋,人們著寬衣大袖、長裙曳地的服裝,手執一柄圓形扇子,具有飽滿和諧的美感,深受古代妃嬪仕女、文人雅士的喜愛。

「團扇家家畫」,文人雅士們紛紛在白團扇上題詩作畫,借用扇面的藝術形樣,自然、活潑、清新。尤其在宋代,畫扇之風盛況空前,臻於頂峰,出現了大批不朽之作。這些團扇,有的上面繪有精美的圖畫或題寫有詩詞,所繪山水、人物、花草、鳥獸,意境深遠,方寸之間,或氣勢宏大,或千姿百態,刻畫細膩,種種臻妙。

南宋都城臨安(今浙江杭州),於團扇發展的鼎盛時期留存了大量關於團扇的史話。在南宋遺風的影響下,團扇也始終與杭州有著不解之緣。著名文人阮元在杭州做官時,曾琢磨恢復古法制扇工藝,推廣古扇的製作,成為杭州團扇的一段佳話。

這次「明月入懷·中國團扇文化印象展」分六個單元,從團扇的工藝、團扇與「書畫」、團扇與「文人」、團扇與「美人」等方面展開,展示團扇的風雅,講述團扇的興衰。展覽是中國扇博物館自開館以來,向各博物館借展數量最多、展品等級和展覽規格最高的一次展覽,共計展出團扇成扇及團扇面180餘件,一些珍稀展品更是首次公開展示。

其中,來自北京故宮宋徽宗《枇杷山鳥圖》、夏圭《松溪泛月圖》都是一級甲等文物,等級與《清明上河圖》同。故宮博物院書畫部研究員李湜說,「這兩件國寶,從來沒有離開過故宮,也從來沒有展出過。另外,還包括馬遠的《寒山子像》、佚名《西湖春曉圖》這些一級乙等文物。馬遠、夏圭都是南宋時期的杭州人,這些珍貴文物算是回到了故鄉。」

其中,《枇杷山鳥圖》《寒山子像圖》《松溪泛月圖》《西湖春曉圖》《羲之籠鵝圖》等五件一級藏品僅展出13天,10月9日撤展後,這五件一級品將進入長達三年的休眠期。其他展品,則將一直展出到11月26日。

枇杷山鳥:一詩一畫兩皇帝

宋代酷愛藝術的數位皇帝,如徽宗、高宗等對畫扇更是身教力行。徽宗是宋代諸位皇帝中最重視畫扇的,「政和間,每御畫扇,則六宮諸邸競皆臨仿一樣,或至數百本。其間貴近,往往有求御寶者。」高宗趙構喜歡在團扇上繪畫寫字,他的這種喜好,在退位後尤未改。不僅如此,高宗還喜歡將這些有自己書畫作品的團扇賜給文武大臣。

宋徽宗趙佶的傳世作品大約有二十餘件,大多為花鳥。其《枇杷山鳥圖》屬清淡水墨一種,扇面中的枇杷以折枝的形式表現,使得累累的果實和繁茂的枝葉變得更為突出。整幅作品沒有工筆畫勾線的痕迹,純用水墨勾染,卻更顯現出靈動的意境。

扇頁對開有另一位皇帝留下的題詩,他就是「點贊狂魔」乾隆皇帝。其題詩曰:「結實圓而橢,枇杷因以名。徒傳象厥體,奚必問其聲。鳥自託形穩,蝶還翻影輕。宣和工位置,何事失東京。」乾隆正是借這首詩抒發他對宋徽宗精於繪畫、工於構圖,卻丟了國家的感慨。

松溪泛月:才子輕搖手攀月

夏圭,生卒年不詳,南宋畫家,臨安(今浙江杭州)人。寧宗時任畫院待詔,受到皇帝賜金帶的榮譽。

夏圭的山水畫師法李唐,又吸取范寬、米芾、米友仁的長處而形成自己的個人風格。他更善於剪裁與美化自然景物,善畫「邊角之景」。近景突出,遠景清淡,清曠俏麗,獨具一格,人稱「夏半邊」,後人把他與馬遠並稱「馬夏」,合李唐、劉松年稱「南宋四家」。

《松溪泛月圖》繪的是清朗月夜,數人乘一葉扁舟暢遊湖上,微風徐拂,月明如鏡,水天一色,在一派澄凈中,只有溪流與松風的和奏飄蕩在水面上。簡潔的用筆,渲染出深遠的意境,四位點景人物以寥寥數筆繪出,亦覺生動形象。邊角剪裁的構圖,空靈巧妙,情景交融,富有濃濃詩意,顯示出含蓄蘊藉的藝術魅力。作者以極為簡括的構圖和痩勁的線條反映了文人士大夫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追求心靈自由、親近自然山水的訴求,藝術風格樸素清逸,可稱是夏圭山水畫的代表作品。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只願人間再也無離散,歡聲笑語盡開顏。

.

編輯 陳友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杭+新聞 的精彩文章:

我和國旗合個影,為祖國祈福!
伊朗友人 組團獻血
這兩位學霸發展軌跡的「南轅北轍」 能給學生和家長很好的啟示

TAG:杭+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