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48年前 美國人到底登上月球沒?

48年前 美國人到底登上月球沒?

在六十年代的美國載人航天活動中,最為輝煌的成就莫過於阿波羅載人登月飛行。

早在六十年代初,美國宇航局提出了「阿波羅登月計劃」。 在載人登月的探索過程中,經過八年的艱苦努力,阿波羅1號至10號進行了多次不載人、載人的近地軌道飛行試驗或登月預演。1969年7月16日,「阿波羅-11」號飛船經過長途跋涉, 進入月球軌道,人類首次登月行動開始了。

船長阿姆斯特朗首先走上艙門平台,面對陌生的月球世界凝視幾分鐘後,挪動右腳,一步三停地爬下扶梯。5米高的9級台階,他整整花了3分鐘! 隨後,他的左腳小心翼翼地觸及月面,而右腳仍然停留在台階上。當他發現左腳陷入月面很少時,才鼓起勇氣將右腳踏上月面。這時的阿姆斯特朗感慨萬千:「對一個人來說這是一小步,但對人類來說卻是一個飛躍!」全球數以億計的人都通過電視屏幕看到了這一激動人心的場面。18分鐘後,宇航員奧爾德林也踏上月面,他倆穿著宇航服在月面上幽靈似的「遊動」、跳躍,拍攝月面景色、收集月岩和月壤、安裝儀器、進行實驗和向地面控制中心發回探測信息,並將月球的岩石、土壤樣品及照片底片帶回地球。

但在2000年7月中旬,墨西哥《永久周刊》科技版刊載了俄羅斯研究人員亞歷山大?戈爾多夫發表的題為《本世紀最大的偽造》的文章,對美國31年前拍攝的登月照片提出質疑。不僅許多報刊紛紛轉載了這篇文章,而且立刻引起了廣大讀者的密切關注。一時間,沉寂了一陣的關於阿波羅登月真偽的討論再次熱火起來。據美國一家權威的社會調查機構統計,竟有10%(約2500萬)的美國人認為:所謂阿波羅登月,是美國宇航局製造的一個大騙局。奇怪的是,迄今為止未看到美國官方對此有任何正式反應。現年69歲的美國宇航員尼爾?阿姆斯特朗依然健在,為何不讓他出來澄清事實?是美國對此根本不屑一顧,還是確有難言之隱?各國新聞媒體頗有要對此進行一番調查採訪的勢頭。

阿波羅登月是否成功?

按照被普遍接受的觀念,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在航天競賽中處於劣勢的美國人決心不惜一切代價,重振昔日科技和軍事領先的雄風。1961年,美國總統肯尼迪正式宣布,美國要在60年代末實現把人送上月球的目標。這就是舉世聞名的「阿波羅登月計劃」。

1969年7月16日上午,巨大的「土星5號」火箭載著「阿波羅11號」飛船從美國肯尼迪角發射場點火升空,開始了人類首次登月的太空飛行。參加這次飛行的有美國宇航員尼爾?阿姆斯特朗、埃德溫?奧爾德林、邁克爾?科林斯。在美國東部時間下午4時17分42秒,阿姆斯特朗將左腳小心翼翼地踏上了月球表面,這是人類第一次踏上月球。接著他用特製的70毫米照相機拍攝了奧爾德林降落月球的情形。他們在登月艙附近插上了一面美國國旗,為了使星條旗在無風的月面看上去也像迎風招展,他們通過一根彈簧狀金屬絲的作用,使它舒展開來。接著,宇航員們裝起了一台「測震儀」、一台「激光反射器」……在月面上他們共停留21小時18分鐘,採回22公斤月球土壤和岩石標本。7月25日清晨,「阿波羅11號」指令艙載著三名航天英雄平安濺落在太平洋中部海面,人類首次登月宣告圓滿結束。

質疑

但時隔30多年,戈爾多夫卻公開發表文章對美國拍攝的登月照片表示懷疑。他認為,所謂美國宇航員在月球上拍攝的所有照片和攝像記錄,都是在好萊塢攝影棚中製造的。他強調,他是在進行了認真的科學分析和認證後作出這一結論的。其主要理由如下:

1.月球沒有大氣層,為什麼沒有任何一幅影像畫面能在太空背景中見到星星;

2.圖像上物品留下影子的朝向是多方向的,而太陽光照射物品所形成的陰影應是一個方向的;

3.攝影記錄中那面插在月球上的星條旗在迎風飄揚,而月球上根本不可能有風把旗子吹得飄起來;

4. 鏡頭眩光

阿波羅登月照片有明顯的眩光

而嫦娥三號拍攝的沒有任何眩光

鐵證:在沒有大氣的真空環境下拍攝,是不可能有眩光存在的!

5. 著陸衝擊痕迹

阿波羅登陸器自重10多噸,著陸後沒有任何衝擊痕迹

嫦娥三號自重1噸,著陸衝擊翻起浮土的痕迹十分明顯

鐵證:以4秒每米的速度降落,沒有任何衝擊痕迹的著陸方式只有吊車。

6. 車轍痕迹

阿波羅著陸點車轍是在浮土上,痕迹淺且輕

嫦娥三號著陸器的車轍痕迹明顯,浮土的下層與表面土質完全不同

美國的火星車在火星的車轍也很明顯,浮土的下層與表面土質完全不同

鐵證:外星表面的土壤在重力作用下,經過數十億年的沉積,呈現明顯的表層與底層質地差異,形成特有有外星地貌,這是不可能偽造的,如麵粉一般的浮塵的地表,只可能存在於根本沒上過月球的攝影棚導演的想像中

7. 地月照

這是阿波羅登月最早公布的照片,這個照片中的地球位置是上玄月

嫦娥五號的最新地月照,這個照片中地球位置是下玄月

鐵證:在月球軌道和月球上,在月晝根本不可能拍出上玄月的地球!只有在月夜和好萊塢攝影棚的後期製作間可以拍出。

8.從攝影記錄片中看到宇航員在月球表面行走猶如在地面行走一樣,實際上月球上的重力要比地球上的重力小得多,因而人在月球上每邁一步就相當於人在地面上跨躍了5至6米長;

9.登月儀器在「月球表面移動」時,從輪子底下彈出的小石塊的落地速度也同地球發生同一現象的速度一樣,而在月球上這種速度應該比在地球上快6倍。

戈爾多夫表示,他質疑30多年前美國宇航員「拍攝」的登月照片和攝像記錄,並不是否定當年美國宇航員登月的壯舉。他認為,美國宇航員當時是接近了月球表面,但因技術原因未能踏上月球。由於當時美國急於向全世界表功,因而偽造了多幅登月照片和一部攝影記錄片,蒙蔽和欺騙了世人幾十年。他說,美國著名工程師拉爾夫?勒內、英國科學家戴維?佩里和馬里?貝爾特都對他的這一質疑表示贊同。

無獨有偶,自稱參與了阿波羅計劃工作的比爾?凱恩教授曾寫了一本名為《我們從未登上月球》的書,書中對阿波羅登月計劃也列舉了一些疑點,甚至認為:載有宇航員的火箭確實發射了,但目標不是月球,而是人跡罕至的南極,在那裡指令艙彈出火箭,並被軍用飛機回收。隨後宇航員在地球上的實驗室內表演登月過程,最後進入指令艙,並被投入太平洋,完成整個所謂的登月過程。

「阿波羅登月計劃」是否是一場騙局的問題在美國引起了強烈反響。以著名物理學教授哈姆雷特為代表的人士肯定「騙局論」,他們認為阿波羅登月造假的依據有:

1.阿波羅登月照片純屬偽造

根據美國宇航局公布的資料計算,當時太陽光與月面間的入射角只有6-7度左右,但那張插上月球的星條旗的照片顯示,陽光入射角大約近30度。照片中出現的陰影夾角應該在「跨出第一步」後46小時才可能得到。

2.阿波羅登月錄像帶在地球上攝製

通過錄像分析,宇航員在月面的跳躍動作、高度與地面近似,而不符合月面行走特徵。

3.月面根本沒有安裝激光反射器

根據美國某天文台的數據可以計算得知,現在在地球上用激光接收器收到的反射光束強度只是反射器反射強度的1/200。其實,這個光束是由月亮本身反射的。也就是說,月球上根本沒有什麼激光反射器。

4.阿波羅計划進展速度可疑

美國直到1967年1月才研製出第一個「土星五號」,1月27日做首次發射試驗,不幸失火導致三名宇航員被熏死。隨後登月艙重新設計,硬體研製推遲18個月,怎麼可能到1969年7月就一次登月成功呢?

5.對土星五號火箭和登月艙的質疑

現代太空梭只能把20噸載荷送上低軌,而當年的土星五號卻能輕而易舉地把100噸以上載荷送上地球軌道,將幾十噸物體推出地球重力圈,為什麼後來卻棄而不用,據說連圖紙都沒有保存下來?

6.溫度對攝影器材的影響

月面白天可達到121°C,據圖片看,相機是露在宇航服外而沒有採用保溫措施的。膠捲在66°C就會受熱捲曲失效,怎麼拍得了照片?

這些人士認為,對以上這一切美國政府一直沒個交代,而知情者由於擔心生活和安全受到影響,甚至可能直接遭到了脅迫,至今對此沉默不言。但相信不久的將來,誕生於美蘇太空競賽年代的「登月騙局」定會水落石出。

反駁

不過,也有許多人認為「阿波羅」登月計劃不可能造假:

首先因為該計劃當時是在全球實況轉播的,近億人親眼看到。另外,宇航員還從月球帶回了一些實物,如岩石。

其次,美國政府不會拿信譽開玩笑。如果是一次騙局,他們根本不需要冒這麼大的風險實況轉播,而只需事後發表一些照片即可。否則萬一有個閃失,美國政府要承擔很大後果,甚至會名譽掃地而一蹶不振。

第三,美國宇航局有成千上萬的科技、工程人員,絕大多數人都會持科學的態度,不會視嚴肅的科學問題為兒戲。如果登月計劃是一場騙局,不僅全體參與者的人格將受損,而且,讓幾萬人守著謊言過幾十年,實非易事。

此外,美國的傳媒幾乎是無孔不入。假如政府有欺騙行為,各大媒體一定會大做文章。而至今美國新聞界並沒有對此大肆渲染,其中必有一定道理。

再就是揭露證據還不充分。有人指出,哈姆雷特的理由是不夠嚴謹的。用幾張照片和錄像來判斷登月是騙局,如同用數學歸納法來證明哥德巴赫猜想一樣可笑。

在熱烈的爭論中,去年7月20日,美國在華盛頓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舉行儀式,紀念人類首次登月30周年。美國副總統戈爾向當年乘「阿波羅11號」在月球著陸的3名宇航員授予了「蘭利金質獎章」,以表彰他們為航天事業作出的貢獻。這多少表示了美國政府對此的態度。但是,阿姆斯特朗依然拒絕參加任何記者招待會、簽名或合影,30年來他選擇了沉默。這又給人們留下了一個巨大的疑惑。

人類在1969年的那次登錄月球究竟是偉大壯舉還是驚世騙局?我們期待著未來的人類登月計劃為我們揭開這一事件的神秘面紗。

特別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21ic電子網 的精彩文章:

呀!國慶期間電子er都聚集在這裡了!
極性電容器:說說簡單,實施複雜
最短的崩潰程序
除了元器件,硬體研發成本還有什麼?
你中槍了嗎 PCB中常見錯誤大全

TAG:21ic電子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