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的未來:城市居民化是農民工最好的方式 原因有三
都說農民工是弱勢群體,
也是社會中最為強大的建設力量;
沒有他們就沒有美好的城市發展,
那麼農民工的未來在哪裡,難道打工一輩子,土地就承包給別人一輩子嗎?
當然不是,貴州省社會科學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今天(2日)發布的《貴州藍皮書:貴州社會發展報告(2017)》稱,貴州脫貧攻堅首戰告捷,到2016年底,已減少貧困人口120.8萬人,同時有近一半農民工有就地市民化意願。
農民工市民化原因:
1,土地種植隨著農民工人群的變化,已經很多人不去種地,常年在外 就算有土地也是承包出去,那麼放棄土地和承包出去沒什麼兩樣,如果能夠就地市民化 還是有很多農民工願意去選擇
2,農民工工作都是臟、苦、累,這些是有目共睹,任何人都想有個舒適的工作,我國工業化的快速發展已成為農村與城市改革的重要推動力,農民工很多也都樂意在家鄉附近的工廠工作,那麼農民工群體就開始從農民工轉變為產業工人,這個時候有無農村戶口已經不重要,因為工廠收入已經成為支撐家庭的重要收入來源
3,服務業的興起也是促使農民工放棄土地進入城市的重要因素
隨著農民工在城市生活的越久,越來越多的農民工意識到 只有掌握一項生存技能,才能在城市中站住腳,這時候政府支持的農民工返鄉 創業也就是目前很多農民工都樂意去接受的,這是一種社會趨勢;而近年來服務業不斷擴大 收入比重逐年增高,也使很多農民工看到希望,他們開始從臟、累的農民工開始轉變 成服務從業人員,甚至有的人已經開始自主創業,如此一來自然沒有時間去管理自家土地,那麼放棄土地市民化是最好的選擇。
| 圖片數據摘自網路】


TAG:異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