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科學調查:數學不好是種病

科學調查:數學不好是種病

莫爾克拉夫特是英國外交政策分析中心的主任。許多年來,他從未換過自己的電話號碼與密碼,因為他擔心自已可能永遠記不住新的號碼。在英國國防部工作時,他不得不將記住安全代碼的任務全交給下屬。2003年他被女朋友甩掉,原因也是他弄錯一個電話號碼,而她堅信他當時正在外面跟別的美眉鬼混。這次打擊終於使他下定決心,弄清為何這些簡單的數字總跟自己過不去。

在朋友的建議下,他聯繫了在倫敦大學學院研究數字認知的科學家布賴恩·巴特沃思(Brian Butterworth)。進行了一些測試後,巴特沃思認為莫爾克拉夫特患有一種「簡直一塌糊塗」的計算障礙症。這是一種鮮為人知的學習障礙,有時被稱為「數盲症」。研究人員估計,人群中高達7%的人都有計算障礙,儘管其他方面的智力完全正常(甚至可能遠高於常人,莫爾克拉夫特就是如此),他們在處理數字時卻會感到極其困難。

這種奇怪的病症引起了巴特沃思等神經科學家的注意,他們相信,對計算障礙的研究有助於揭示大腦「數覺」功能(即認識和處理數量的能力)的運作機制。數覺與視覺、聽覺一樣,完全是天生的,但對於它的認知和神經基礎,科學家存在不同看法,對計算障礙的研究或許會有助於擺平這方面的爭論。

數字怎麼了

克里斯托弗是一個愛說話的9歲男孩,眼下正坐在老師身旁,在一台看來很牢實的筆記本電腦上玩「數覺」遊戲,這是巴特沃思和他在倫敦教育研究所的同事黛安娜·勞利拉德(Diana Laurillard)合作設計的一套教學用電腦遊戲。

克里斯托弗的遊戲同數軸有關(數軸是數的一種空間表示法。科學家認為,數軸對數覺起著關鍵作用)。「隨便想一個比200大、比800小的數,把它填在這個框里,比如201,」老師說。克里斯托弗填了200,但老師提醒他填入的數必須比200大,於是他又選了210(說不定他是把它當成201了)。

計算障礙症的一個典型癥狀,是難於掌握整數的數位系統。「做得好,」老師說。而電腦則發出一個柔和的聲音,要克里斯托弗「找到並點擊那個數」。這個遊戲就是反覆地縮放數軸,不過他足足花了一分多鐘才找到210,而他的同班同學已經在學習兩位數的乘法了。

在克里斯托弗所在的學校,還有一些識數問題更加嚴重的學生。一位9歲的同學還不知道50和100誰更大,另一位9歲同學則把4個點數成了5個,而且在做數字較小的加法時,他還得靠數手指頭。

數覺認知的根源

20世紀80年代後期,英國人文社會科學院的院士巴特沃思曾研究過一位代號「CG」的中風病人。她的語言智商測試達到一般水平,記憶力也相當不錯,但要數數的話,她卻只能數到4。

對CG的腦掃描顯示,她的頂葉——位於耳部正上方的大腦區域——存在一處病變。巴特沃思也發現了另一位病情正好與CG相反的患者:這位患者的神經退行性變已經使他喪失了講話和語言能力,也忘掉了很大一部分知識,但卻沒有影響他進行複雜計算的能力。於是巴特沃思越發肯定,人的識數能力由專門的大腦神經網路控制,而不是如許多科學家當時所認為的,由實現一般智力功能的神經網路控制。

同幾乎所有的人類認知功能一樣,「數覺」的進化歷程也非常古老。對黑猩猩、猴子、雛雞、蠑螈乃至蜜蜂所作的研究都表明,動物大腦存在著兩種並行的數量系統。其中一種稱為「近似數覺」,它只區分數量的多少;而第二種數字系統,則負責快速、準確地識別出小於4的數。對靈長類動物的研究證明,在那個名叫「頂內溝」的褶皺內,各個神經元似乎都有一個對應的數——比如,當一隻猴子在完成一項與數字有關的任務時,某個神經元的活動對應數字l,而另一個神經元的活動則對應數字2。

那些不善於識別大小相近的數字的人,數學往往很差。這意味著,近似數認知在數學能力系統中起著關鍵作用。有些研究證明,計算障礙症患者很難識別較小的數,這提示識別較小數字的能力對於數字處理具有根本的重要性。此外,對計算障礙症患者的腦掃描顯示,與識數能力正常的兒童及成人相比,他們的頂內溝在處理數字時活躍性較低,與大腦其餘部分的聯繫也比較弱。

不過,巴特沃思認為,這些情況是「計算障礙症」所帶來的後果,而不是病徵的原因。他指出,另一種名叫「數量編碼」的認知能力對數覺更加重要,即認識到所有東西均有一個確切的數量。

然而,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所(INSERM)研究數字認知的認知神經科學家斯坦尼斯拉斯·德哈尼(Stanislas Dehaene)認為,數覺是由更廣泛的一組認知功能支持的。他指出,儘管識別近似數和較小數字的能力很重要,但對於準確理解較大的數字卻還不夠。他認為,語言使人能把兩個數字系統整合起來,從而賦予他們直觀區分像11 437與11 436這種數字的能力。

加利福尼亞大學歐文分校的發展心理學家芭芭拉·薩尼卡(Barbara Sarnecka)和密歇根大學安阿伯分校的蘇珊·格爾曼(Susan Gelman)證明,儘管幼兒還不懂得數字2,卻已經知道向一隻已經有6枚硬幣的碗中加入硬幣,會改變硬幣的總數量。如果「數量編碼」是一項根本性的能力,那麼,像莫爾克拉夫特或克里斯托弗這樣的計算障礙症患者,在處理所有大大小小的數字時都會非常吃力。

儘管計算障礙症像其他各種學習障礙一樣,對生產效率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響〔一項報告估計,識數能力欠缺給英國帶來的損失高達每年24億英鎊(40億美元),主要是工資的損失〕,但它並未引起人們的重視,因此對這種疾病的研究也就拉不到多少贊助經費。比如2000到2001年間,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撥出了200萬美元來研究計算障礙,但同期用在讀寫困難上的研究經費則超過1.07億美元。

在巴特沃思的研究過程中,有一點使他感觸頗深:「數學差對孩子們的打擊非常非常大。孩子們每天都得上學,每天都有數學課,因此每天都會感到難堪——我的數學不行,班上其他同學都比我聰明。」

但其實,孩子你真不用這麼想啊~

人大量化對沖高級研修班(七期)

名校教授、業界專家、IT大咖授課

金融市場以及主要金融工具分析方法詳解

建立全面、平衡、優化的量化對沖知識架

全面掌握量化投資業績評估、投資組合管理和風險控制方法

2017年11月1日-5日 北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數據實驗室 的精彩文章:

6位偉大的「數學學渣」科學家
北上廣的逃離遷徙之路
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發現控制「晝夜節律」分子機制的三位美國科學家獲獎
可怕,40行代碼的人臉識別實踐
又一個袁隆平,他的一株「野草」將養活幾億國人

TAG:大數據實驗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