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臨帖和創作為什麼會脫節?怎麼辦?

臨帖和創作為什麼會脫節?怎麼辦?

臨帖展非常及時,也非常有必要。特別是在當下,中國書法藝術特別需要一種傳承與發展。從來稿來看,目前全國的作者們對傳統的取法還是比較多元的。歷史上這些經典作品都有所臨摹,甚至原先不被關注的,包括一些寫經體以及清代、近現代的一些書家作品也有涉獵,吳昌碩、齊白石甚至白蕉都有人在臨摹。臨帖展對大家靜下心來潛心傳統經典,必將有積極的促進。

從進入終評的600多件作品來看,大家在選擇範本上還是明顯感覺到比較「擠」,歷史上有些書家或者有些作品被臨摹的比較多,但有些臨摹的比較少。宋元明清被選擇臨摹的書家作品是比較多的,「宋四家」中,蘇軾、黃庭堅、米芾這三家明顯比較多。元代趙孟頫,明代文徵明、董其昌,清代王鐸,都是屢屢被臨摹的對象。臨摹晉唐雖然也有一部分,但是我覺得把握上還不夠出色。特別是在唐楷的選擇上,除了對褚遂良的把握,對歐體、顏體、柳體,可能比較出色的作品比較少。這幾年來,大家不約而同在取法上擠到一條道上來了,有一種扎堆的感覺。

01臨帖要盡量忠實原帖

我覺得臨帖展要盡量選擇那些比較忠實於原帖的作品。對那些意臨甚至帶一點創臨色彩的,可以適當照顧一點,但是這些不能佔為主流。現在這些作者們,因為大部分人看到原作的機會畢竟少,基本上就是通過印刷品再進行對照、臨摹。有些作者盲目把一些經典作品進行放大,比如說對「二王」的尺牘,還有張芝《冠軍帖》,甚至《萬歲通天帖》上的幾個帖,有的人放大成六尺整紙大字進行表達。現代人的這種勇氣是可嘉,但是放大以後那種臨摹和原帖的韻味相比,總感覺欠缺很多東西。雖然比原帖在氣魄上可能強化,但是細節的東西也減了很多。仔細看這些人臨的筆法,我感覺是描摹的痕迹太重,很多作品都是點畫缺乏古人那種自然的書寫。所以如何科學臨帖,如何找到臨帖的突破口,這可能是當下需要解決的問題。

臨帖和創作為什麼會脫節?怎麼辦?

通過臨帖展,我感覺到當下書壇里古法的缺失。我教學生,重點給學生講臨帖。我說臨帖的過程就是一個尋覓古法的過程。古法找到了,我和古人就接上茬了,這樣才能夠走近古人,走近經典,才敢說我們對本民族的傳統文化藝術實現一種傳承。現在很多作品在和古人的銜接上,有的猛一看形做得還行,但是裡面的基本點畫,包括點畫之間的韻律,感覺和古人不甚相合。

只有號召廣大的書法家、書法作者臨帖,我們才有可能實現對中華民族書法文化的傳承。很多有一定影響的名家,現在水平下滑得厲害,我想主要原因,就是不重視臨帖了,總感覺我現在已經形成我的風格,可以在當代書壇立足。其實不是這樣。中國書協舉辦臨帖展,完全可以讓這些重點書家、名家都來臨帖,要起一個帶頭作用。同時學術上跟進,讓專家學者對歷史上這些經典臨帖作一個科學的分析,看看究竟怎麼臨帖。

臨帖和創作為什麼會脫節?怎麼辦?

這次展覽當中,有些作者投機取巧,通過燈箱、拷貝等等手段,其實這最多叫做摹,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臨。這些作品已經被評委發現了,沒有讓它進入複評。臨帖的目的是為了用,如果臨不能用於創作,你這個臨摹就失去應有的價值和意義。

在臨帖上,我主張盡量要接近那個年代人們用的筆、材料或者按照當時寫的字的大小。學生可以到博物館的歷代法書展去看看原帖,再買一些高清晰法帖來臨。

我從來不主張學生意臨、創臨,那基本上就是自欺欺人的一種說法。你還沒能臨像,就要意臨,肯定是不太好。臨帖就老老實實地臨帖,你不要老想著自己,應該想著古人。我對學生的要求是,每天只要拿起毛筆來寫字,第一件事就是臨帖。然後還要讀帖,讀和臨並重,加深對帖的理解。

02一個書家要堅守一家一碑一帖

臨帖和創作,為什麼很多人脫節?中間我認為缺乏一個養帖的環節。比如臨《聖教序》,如果單純地就是看拓片寫《聖教序》,你想像不到王羲之當年寫字的那種感覺,所以我要藉助一點力量,藉助「二王」體系這些書家們。我會看看米芾的行書,或看看董其昌的行書、趙孟頫的行書,甚至王鐸所臨的《聖教序》,參閱這條主線上這些重要的書家。在學習他們的同時,我就實現了對《聖教序》新的感悟,這是一種方法。

還有,要強化對碑帖的感情。我特別反對拿過來就臨,臨一下就放下,這個習慣特別不好。水過地皮濕,甚至就是蜻蜓點水,對這個帖還沒有掌握。我主張一個書家要堅守一家、一碑、一帖,這是最基本的。比如我立足宋人米芾,我選了《苕溪詩》或者《蜀素帖》,那麼為了學好米芾,我必須把王獻之牽出來,看看米是如何學習借鑒王獻之的。再往下牽出王鐸,看看王鐸是如何藉助米芾這個跳板去追「二王」的。這樣臨帖要求比較高,一是加強書家的理解,而是對整個書法的鏈條會理得非常清楚。我覺得這是一種科學的臨帖方法,我這樣做,也教學生這樣做。這樣就讓脫節問題得到了有效的解決。

臨帖和創作為什麼會脫節?怎麼辦?

再有就是要學會對帖的「舉一反十」甚至「舉一反百」的能力。對帖上字的用筆、結字的特點,要形成一種記憶。歷史上很多名家都是藉助了某個帖,而創造一種自己新的風格。比如說吳玉如先生,給他啟示最多的是《伯遠帖》。《伯遠帖》就5行47個字,吳玉如先生通過這個達到「舉一反百」的能力,掌握了帖上每個字的特點,形成他對王字的繼承和超越。白蕉先生也是這樣,他特別喜歡晉人尺牘。如果分析白蕉先生的用筆結字,其實寫得很平和,沒有故作驚人之態,但是這種韻味比較醇厚。為什麼醇厚?他就是非常真實地走進了晉人尺牘的表達方式。沈尹默先生則是在點畫的錘鍊上非常厚實,所以看沈先生的字就感到鐵畫銀鉤。這些大家都是結合自己的特點、性情,結合自己的心得體會找到一個突破口,實現對某個帖的一點繼承和發展。能做到這一點已經很好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沃德利成書畫院 的精彩文章:

品黃庭堅的小行楷
書法寫不好,就是毀在這10種人手上
王鐸《瓊蕊廬帖》欣賞
中國 古典書法的秘訣

TAG:沃德利成書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