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擺渡人》七項提名,金馬獎再成笑柄,區區一島何言華語奧斯卡?

《擺渡人》七項提名,金馬獎再成笑柄,區區一島何言華語奧斯卡?

2017年金馬獎提名名單,看著驚世大爛片《擺渡人》的七項金馬獎提名,看著台獨分子戴立忍居然提名了最佳男配獎,只好說:自作孽,不可活。

那些整天把【台灣】金馬獎吹上天、什麼「最開放最包容最權威」的「華語電影第一大獎」,另一邊把內地的全國性獎項踩下地的影(港)評(台)人(粉)、營銷號們,敢問做何是想?

《擺渡人》,國際大導王家衛監製和編劇,雲集了梁朝偉、金城武、鹿晗、Angelababy、陳奕迅等老牌影帝,一線明星,新生代頂級偶像,上映後票房和口碑卻雪崩式下跌,10億保底的票房最後只拿到4.8億,可謂大虧特虧。

王家衛縱然腆著老臉,強拉半個華語演藝圈人士站台,宣布「我喜歡」,然而,廣大觀眾皆憤怒回應:【我不喜歡!】上映期十幾萬人評出豆瓣3.7分,即使到一年後也只刷回到4.0分,並榮獲「金掃帚獎之最令人失望影片獎」。

就是這樣一部極品爛片,金馬獎卻給了七項提名,王家衛和張嘉佳的「最佳改編劇本」,金城武的「最佳男主角」,已經是不可理喻之至。

至於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最佳美術設計、最佳造型設計等等「技術類提名」,難道《擺渡人》居然不是一部狗血雞湯文改編,而是足以代表華語電影最新最強工業水準的特效商業大片不成?

再想想2016年7月,億萬網友聲討趙薇,為的什麼?不就是因為她不顧公眾反對,堅決要用這個戴立忍這個積极參加各種反華活動的台獨分子,去主演自己的電影么?

僵持一段事件,趙薇最終屈服於正義呼聲,宣布換角,然而聲譽和事業已從此一落千丈,這就是挑戰民族大義底線的代價。

所以:憑什麼當如今金馬獎定要倒行逆施,定要給戴立忍這個台獨分子正名,廣大影(港)評(台)人(粉)們和營銷號們就視若無睹,直接失聲不言了?

由是亦可看出,前綴為【台灣】的金馬獎畢竟就是只是個台灣省獎,就算雲集了再多所謂的「電影大師」,骨子裡依然透著狹隘的小家子氣,縱然能竭力偽裝粉飾,欺瞞世人一時,終究上不得檯面。

所謂金馬獎,1962年創辦時,不過是台灣當局用來政宣的工具,「金馬」即「金門、馬祖」兩島的合稱,當時為抗拒祖國統一之叛軍前線。該獎以「金馬」命名,旨在鼓勵島內電影業,效法前線叛軍之所謂「堅強」精神,因此是標準的【生而不義】,在最初的二十年,得獎的很多都是反動影片。一直到80年代,才開始加入香港影片,一直到90年代中期,才陸續對內地影片開放。

金馬獎從90年代初起,表面上脫離了台灣當局相關機構的控制,改由島內影人自行組織籌辦,進入21世紀後,並標榜面向整個華語圈,兩岸三地影片影人皆可報名參選,然而,卻不妨礙其主辦方同時將頭30年的那些由台灣當局操控的島內得獎影人,也都認可為金馬獎的正式得主,無形中既大大抬高了他們的身價地位,更洗白了他們過往不光彩的經歷與政治色彩。

近二三十年里,也確實有許多內地優秀影人獲得該獎,基本上是有口皆碑的好電影,演技精湛的好演員,成就隆高的優秀影人。因此,也大大提升了金馬獎的口碑,甚至被華語演藝圈視為評判一個演員演技的重要標準。

而那些影(港)評(台)人(粉)們,也由此紛紛讚揚金馬獎是如何客觀公正,如何對內地演員非但不加歧視,反而大力鼓勵,甚至因此吹捧其為「華語奧斯卡」。甚至直到公元2017年,仍做是說。

殊不知金馬獎如今捨得給內地最優秀影人分一些獎項,真是目的從來不是什麼肯定和鼓勵,而僅僅就是借著他們的實力和成就,給這個獎項本身的權威性影響力去鍍金,當然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扶植親近他們的影人,以為將來人脈,在華語演藝圈置換更多更好的影視資源。

如香港金像獎那般抱殘守缺,一直死守影帝獎給本港藝人不放,只在某些年份,分給最頂尖的內地女星一個獎,其他年份去轉去扶植他們的二三線女星了;以此來造成一種造成既然同樣是影后;他們的二三線女星的演技和咖位,無形中等同於章子怡、周迅這樣內地最頂尖女星的假象和錯覺;

這種明晃晃的貓膩把戲,金馬獎組委會同樣在玩,只是台灣的土產男藝人實在扶不上牆,在華語影壇也影響力甚微,遠難與陸港兩地的頂級巨星相比,才不和港像獎一樣死守影帝獎罷了。

其實別看內地演員這些年得了不少金馬金像的影帝影后,其實真要較真,比實力比演技,依舊遠遠不夠!

畢竟所謂香港,不過是一個城市,所謂台灣,不過是一個小島,又怎麼配和十四億人口的內地去比拼人才和底蘊?

近年來的金馬獎,僅僅是如陸、港、台去平分豬肉一般的,讓內地最優秀演員和影人獲得了一些名至實歸的提名和獎項,這居然也就叫「客觀公正」了?居然也就值得影(港)評(台)人(粉)們感激涕零了?

現如今是2017年,不是2007年,更不是1997年,我國經濟、科技、文化各領域,都足以空前繁華,環顧全球,可堪一戰者,唯美帝而已。台灣區區一島,不論哪個領域,已經難敵內地任何一個沿海發達省份。

在內地電影票房早已經佔據華語票房絕對多數的當下,在內地演員早已經佔據華語影壇絕對大勢的當下,

如果一個電影獎項真是面向整個華語電影圈,真是對所有華語影人不偏不倚,不分地域而無任何區別對待,那麼哪怕把90%以上的所有獎項和提名,都頒給內地影人,也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

真正的平等,應該是作為個體的每個中國公民,不分性別、民族、宗教信仰、出生地域而能獲得同等待遇。而作為地域,區區2000多萬人口的小島,有什麼資格和14億人口的內地去「平等」??這樣的「平等」,豈不是對每個內地公民的最大「不平等」!

事實上,如果金馬獎也包括金像獎,從來沒有頒獎給章子怡、周迅、黃渤等內地最優秀影人,那麼它近年的業內影響力又從何而來?

無非就和現在的台灣金鐘獎、tvb視帝獎一樣,在整個華語演藝圈,誰還會把這種小島上自娛自樂的東西當回事?隨便他們自己怎麼玩,也並沒人會在乎。

所以,究竟是誰在沾誰的光,誰又需要誰?

連廣大電影觀眾們,早都用真金白銀投票,用《泰囧》《大聖》《夏洛特》《戰狼》的上百億票房站起來了,偏生還總有影(港)評(台)人(粉)們在心理上非要繼續跪著,毫無身為當世前二堂堂准超級大國之國民的起碼自尊,也是咄咄怪事。

縱觀歷年來港台的金馬獎、金像獎的提名和獲獎名單,其實都不遺餘力地扶植他們自己的中生代和年輕人。單看金馬獎每年給島內藝人那麼多保護性提名,又哪裡配得上談什麼「公正」什麼「含金量」?

可以看看這些年到內地發展的台灣女星,有幾個沒有金馬影后提名來鍍金?甚至以此來作為對其演技的肯定,更進一步去爭搶好的影視資源?

而她們的演技,觀眾們都有目共睹,又能比我們哪怕那些演偶像劇的當紅小鮮花強了多少?

能想像么?伊能靜、陳希妍、林依晨、許瑋甯、宋芸樺、吳可熙、顏卓靈、何韻詩、張榕容、楊雅慧……,還有最新的尹馨,這些知名或不知名港台藝人,居然都有金馬影后提名,

如果真以她們的演技為標準;內地女演員配得上影后提名的,怕是一百人大名單都不止了,單單從各大話劇團里,就可以找出一大圈實力派老戲骨來。

還有最新的文淇小姑娘,主演電影《嘉年華》殺入威尼斯影展主競賽單元,入圍歐洲三大影后候選,演技當然是值得肯定的,未來前途當然是值得看好的。

可如果不是她出生自台灣,四歲才來到內地生活和就讀,而僅僅是個普通的內地女生,想要在14歲的年紀,還是默默無聞的知名度,就金馬影后和女配同屆雙提,可能么?現實么?幾近天方夜譚了吧。

甚至即使是常年被詬病演技的內地當紅偶像女星,如某冪某穎某菲某詩們,如果她們是台灣人,怕是早都各個金馬影后提名加身了。類似台灣影圈的操作手法,無非是找部被導演精心調教、演技還勉強能讓觀眾看得過得去的片子,直接便給個金馬提名鍍金。

以她們的流量人氣,更會被台灣方面大力扶持,各個「國際大導」的好資源片約不斷,幾千遍鏡頭慢慢磨,展現給觀眾們的「演技」也就能糊弄人了。

就如同早年港片黃金時代,那一眾「女神」們的所謂演技,許多還不都是功力了得的大導演們精心調教的結果,難道還真是她們不但各個美顏盛世(其實很大程度亦是時代濾鏡和童年情懷),居然演技資質也都天賦異稟,遠勝過當今內地女星不成?

內地的金雞、百花、華表、金爵等權威電影獎項,不論再怎麼被詬病,也從來不曾將影帝影后獎項和提名,授予可以帶來大量流量和人氣的小鮮肉小鮮花們,(即使配角獎,值得非議的也只有去年的百花獎),論節操實在強過了港台獎項無數。

單憑這一點,也能看出許多所謂的網路影評人,常年吹捧港台獎項如何權威,鄙視內地獎項如何不公與黑幕,是何等雙標?此類言論受了娛樂圈港台勢力的影響和洗腦,又何等明顯?

——不得不說,這些人實在是跪得時間太久,根深蒂固的軟骨症,自輕自賤之極了。

猶記得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內地影業商業化程度尚遠落後於港台,台灣更是香港電影最大的票倉之一。因此台灣當局強行禁止香港藝人和內地合作,否則便要封殺其所有作品在島內上映。

梁家輝參演內地合拍片《垂簾聽政》拿了金像獎後,因為拒絕寫「悔過書」,便沒有投資商敢用了,於是堂堂新科影帝就落魄到只能去擺地攤。

還有張國榮,90年代便早早來內地拍片,不要特殊待遇,和內地演員同吃同住,打成一片,甚至熟到替內地工作人員調解家庭糾紛。他更多次公開表達對五星紅旗的熱愛,對祖國的孺慕和嚮往,作為97回歸之前的一個香港藝人,如此愛國心何其難得?

於是,迄今仍是華語片唯一戛納金棕櫚獎的《霸王別姬》,張國榮本人亦獲得東京電影節影帝,距離戛納影帝也只是一票惜敗。然而,卻被當年的金馬獎組委會連夜修改規則,將這個製作方為湯臣(香港)電影有限公司和北京電影製片廠,發行方為湯臣公司的陸港合拍片,宣布為純內地影片,並禁止其參選,也讓張國榮錯失最名至實歸、幾無懸念的一次金馬影帝。

這還不算,1997年金馬獎典禮,憑《春光乍泄》入圍的張國榮,亦遭到了金馬獎方面的公開羞辱,此場景被全球同步同播,也是金馬獎歷史上最恥辱的一幕。——二十年後,今年的金馬獎組委會,大篇幅以《春光乍泄》為主題做宣發,各種「致敬」……他們倒也真好意思呢。

所以,電影明明從來就深受政治左右,又何曾能令政治走開?電影人亦從來不可能脫離社會大勢、家國天下而獨自存在。

演藝界作為文化陣地的窗口性產業,在網路時代,於公眾中影響力更愈發巨大,可說是短兵相接、寸土必爭的橋頭堡。

在戴立忍長時期從事台獨和反華活動被揭露,並遭到億萬內地民眾聲討的當下,金馬獎組委會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公然給其提名入圍,這是極危險的信號,遠比上屆讓吸毒藝人柯震東拿到影帝提名更加惡劣。

滄海桑田,今非昔比,內地現在是華語電影市場的絕對中心,可以說沒了內地市場,也就沒有了整個華語市場。

既然電影市場如此火爆,甚至是一個帶來巨大投資和市值的資本市場,難道我們竟能長久放任,允許台灣當局治下的一個電影獎項,來左右整個華語影壇的導向么?

假設如90年代那般去「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拿龍標在內地上映的華語片,一律不得參評這個金馬獎,那麼就能讓「金馬」立刻變成「死馬」。這並非是玩笑話。

如果內地影人都抽身不玩了,嚴重依賴內地市場的香港影人也不敢奉陪了,那麼這個金馬獎就只能立馬影響式微,難以為繼。

當前的形勢,早已是大勢在我,彼為魚肉,我制人而非受制於人。

如果廣大內地影人,真能團結一致,自信自愛,而非同室操戈,挾外自重,把某島某港施捨的什麼馬什麼像看得比天還重,而是隨他們自己玩去,不關注,不在乎。

那麼不出十年,華表獎、金雞獎就會是真正權威的華語「奧斯卡」、華語「金球獎」,到那時的金馬獎、金像獎,也就類似現在的台灣金鐘獎、tvb視帝獎一樣,回復省獎、區獎的地位,這才是真正屬於它們的應有位置。哪還會有什麼華語「三金」?省獎和區獎非要去碰瓷和捆綁國家級獎項,不過是夜郎自大,自吹法螺罷了。

知乎號:https://www.zhihu.com/people/mu-rong-chen-xi (狐狸晨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狐言論史 的精彩文章:

《金書紅顏錄》雕弓天狼篇初稿(一)
劉邦比秦始皇更高明之處:造就大漢王朝四百年天下
賭城槍擊案:個人恐怖行為還是絕望的吶喊?
五胡亂華時,漢民族當真差點滅亡?幸虧冉閔拯救?
治世賢君,三讓天下,承前啟後,奠基大唐盛世序章

TAG:狐言論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