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中醫保健方法:按摩以下穴位對心臟有幫助,心血管病患者看進來

中醫保健方法:按摩以下穴位對心臟有幫助,心血管病患者看進來

特別羨慕一種人,能把什麼都看的雲淡風輕,越有故事的人越沉靜簡單,越膚淺單薄的人越浮躁不安。到了一定年齡,便要學會寡言,每一句話都要有用,有重量,喜怒不形於色,大事淡然,有自己的底線。

對於心血管病患者而言,按摩下面穴位對疾病控制有幫助。

神宜常有:經常保持心情舒暢,神志安寧,無煩惱憂愁,性格樂觀;從而保持身體健康。

背宜常暖:背部為督脈巡行的主要部位;保持背部溫暖 ,一可預防感冒;二可以強腰壯腎。

腹宜常摩:每於飯後,用手按摩腹部;用掌心在以臍為中心的腹部順時針方向按摩,可按摩30次左右;以幫助消化,消腹脹。

胸宜常護:心肺位於胸部,因此宜多加保護,避免各種外傷;並可經常用手按摩胸部,以寬胸理氣。

囊宜常裹:常以兩手兜裹外腎,閉目調息;可以固腎強腰。

言語宜簡默:為養生平時講話不宜過多,以免耗傷真氣。

皮膚宜干沐:將兩手搓熱,從頭頂百會開始搓摩,依次為面部、肩臂、胸部、腹部、脅部、腰部、腿部等;每日一到兩次,可舒暢氣血。

肢體骨節宜常搖:每日伸展手腳,搖動軀體,以幫助氣血流通。足心宜常摩:每日臨睡前,以拇指按摩足心,左對右,右對左,順時針方向按摩100次,有強腰固腎的作用。

中醫裡面,按摩人體穴位被視為一種非常好的保健方法,能疏通經絡、通達氣血、調整陰陽。

高血壓:百會與太沖穴

一般來說,肝火熾盛證和肝腎陰虛、肝陽上亢證是高血壓病最常見的證型。肝火熾盛證患者多表現為頭暈、頭脹,或頭痛劇烈,面紅目赤,口苦口乾,急躁易怒,小便黃,大便秘結等。肝腎陰虛、肝陽上亢證的患者常表現為頭暈耳鳴,頭目脹痛,急躁易怒,口苦咽干,腰膝酸軟,耳鳴如蟬,失眠等。針對這兩型患者,我們可以選用太沖穴和百會穴進行穴位按摩。

穴位選擇:1.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交叉處,可以通過兩耳角直上連線中點來簡易取穴(圖一)。2.太沖穴,位於位於足背側,第一、二跖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拇趾、次趾夾縫向腳背方向二橫指,即是太沖穴(圖二)。

按摩方法:力度由輕到重,循序漸進,以局部出現酸、麻、脹、痛和(或)發熱為準。每穴每次按揉5分鐘,每日早晚各1次。

需要提醒的是,高血壓患者可以按摩穴位輔助治療,但千萬不要擅自停葯。此外,在情緒激動或者身體不適、漏服降壓藥等情況下,一些患者血壓會突然升高,常伴隨頭暈、頭脹痛,有的可能還會出現噁心、胸悶等癥狀。這時不論是高血壓病人還是家屬都會比較緊張,反覆地量血壓,殊不知,緊張的情緒會導致血壓居高不下或越量越高。

一般建議的是,在這種情況下,第一時間測量血壓是正確的。如果血壓在160/100毫米汞柱以下,大可不必緊張,盡量放鬆,在床上靜卧休息,按摩上述穴位,多數情況血壓會逐漸降下來。如果血壓超160/100毫米汞柱,建議口服降壓藥,然後靜卧休息並進行穴位按摩。如果血壓超過180/100毫米汞柱,出現噁心嘔吐或胸痛、喘憋等癥狀時,應馬上就醫。

喜歡請關注百家號,每日為您更新最新動態!

<每日美文欣賞>

我們之所以活得累,往往是因為放不下面子來做人。虛榮心無限膨脹,蒙蔽了真實的自我,分不清什麼是需要和慾望,把別人的眼光當做行為的最高標準,把別人的恭維當做人生的最高獎賞,完全迷失在世俗的迷宮中。把面子拿下來揣在衣兜里,素麵朝天,你會發現原來生活真的沒那麼沉重。最壞的人,照樣有人喜歡,最好的人,也有人說壞話。好壞是相對而言的,討厭你,優點也是缺點,愛你,缺點卻是優點。所以為什麼要小瞧自己呢?或許我們有很多優點,只是沒人發掘而已。從今天開始,遠離討厭你的人,去找那個愛你的人。當有人愛你時,你就是最優秀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