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B超神探」39年接診33萬多患兒

「B超神探」39年接診33萬多患兒

39年來,賈立群始終堅守在兒科B超檢查的一線崗位上,接診33萬多名患兒,診斷符合率高,他所出具的B超診斷報告精確,被譽為「賈立群B超」、「B超神探」。確診7萬多例患兒的疑難疾病,挽救了2000多位急危重症患兒的生命,贏得了患兒和家長的高度認可。

為減少患兒等候時間,賈立群帶領團隊加班加點,將預約時間從原先2個月縮短至最少2天;為能多檢查幾名患兒,賈立群常常無法按時吃午飯;為謝絕患兒家長的饋贈,他索性將白大褂兜口縫死,贏得了「縫兜大夫」的美譽。

60歲後主動提出將領導崗位交給年輕人

新京報:你在醫院的第一份工作是從事什麼專業?

賈立群:畢業分配時我最想當臨床醫生,同學們也都認為兒內科、兒外科才是救死扶傷第一線。留在兒童醫院後,我被分到放射科,自己多少也有點失落,而且當時放射科條件所限,醫生防護措施並不是很到位,我也有過一些顧慮。

1989年,兒童醫院要成立一個B超室,也就是現在的超聲科,需要選一個學科負責人。醫院領導認為我工作比較積極努力,業務水平大家也都認可,沒跟我商量就直接把我調到B超室。我那時是預備黨員,黨在哪個崗位需要我,我就要在哪個崗位干好工作。

新京報:你覺得自己工作最大的價值是什麼?

賈立群:很多人都認為影像科、超聲科是輔助科室,但在兒科臨床上對影像、超聲的依賴性很強。患兒有時無法準確描述自己的癥狀感覺,如果我們影像科、超聲科診斷不明確,臨床醫生在處置治療上就會毫無頭緒。

經常夜裡被急診叫到醫院的確挺累的,但很多情況下,患兒的疾病能夠通過我的B超檢查得到確診,解決了不少在基層醫院不能明確診斷的疾病。能幫病患擺脫痛苦,就是我工作的價值。

新京報:現在你的身份是北京兒童醫院超聲科名譽主任,和以前有什麼不同?

賈立群:現在年齡超過60歲了,我主動向黨委提出,將科行政主任交給年輕人,並在管理方面傳幫帶。近幾年我一直在努力培養一支醫德高尚、醫技過硬的接班隊伍。現在我們科室從事B超工作5年以上的年輕醫生,專業技術都很不錯,診斷水平已和我不相上下。

夜裡急診一個電話3分鐘到醫院

新京報:聽說你曾經頂著理完一半的頭髮去給孩子檢查?

賈立群:那天是個休息日,我正在外理髮,突然接到醫院電話,說有一個7歲的男孩肚子特別疼,初步懷疑是闌尾炎,但在別的醫院並沒有檢查出什麼結果。多等待一分鐘對患兒家屬而言都十分痛苦,頭髮剛理了左半邊我就趕緊回了醫院。

到醫院以後,我用探頭找了半天發現孩子的闌尾並沒有腫脹。結束前就在孩子的整個肚子上多掃查了幾下,突然發現在右上腹有一個包塊,這是典型的腸套疊徵象,孩子的肚子疼是由於腸管套在一起而引發的癥狀。如果診斷及時就可以利用空氣灌腸複位治癒,而如果超過24小時沒有能夠明確診斷的話,患兒的腸管就可能壞死。

新京報:為了不讓患兒漏診誤診,多掃幾下是你的習慣嗎?

賈立群:有時臨床判斷的病症並不一定十分準確,這就需要B超醫生更仔細地全面掃查。比如患兒肚子疼,懷疑急腹症,我們超聲檢查完以後,如果我們說排除了急腹症,就要基本能確定孩子沒有急腹症方面問題。

我那次是「歪打正著」。其實腸套疊在我們超聲科是個常見病,有時候甚至能發現臨床大夫完全沒有想到的問題,全面掃查已經是我們科內每名大夫日常習慣。

新京報:你為了24小時隨叫隨到,就住在了醫院邊上?

賈立群:從1990年到2014年12月,為了白天能有更多的大夫給患兒做檢查,我自己承擔了夜間急診隨叫隨到。所以我就住在醫院旁,出了樓門20米就是醫院,有急診病人的話給我打一個電話,我3分鐘就可以趕到科里。有時一宿得起來十幾次,自己年齡越來越大,確實非常累。2014年底領導要求我必須安排科里醫生值夜班,不能全都自己一個人扛。

新京報:聽說你為多檢查幾個患兒,常常推遲吃午飯?

賈立群:其實我最開始從事B超工作時還是吃午飯的,但也就是吃一袋速食麵湊合一下,可每天病人實在太多,上午病人根本做不完,經常是上午的檢查要到下午三四點才能全部完成。

做B超特別是腹部B超需要空腹禁食禁水,等待時間長,對患兒來說也挺痛苦。曾經有一個家長看見我在吃速食麵,就有點不高興,說:「我的孩子還餓著肚子,大夫怎麼在吃飯。」聽到他這麼說我心裡還真有點委屈,但也能理解家長的心情。

新京報:在你的帶動下科室有什麼變化?

賈立群:現在大家都很齊心協力。每年暑期,我們科室都集體推遲午飯時間。而且我們科室的大夫輕傷不下火線,有的時候大夫一隻手打點滴,一隻手拿著探頭照樣給患兒做B超。

關注發展兒科醫學和緩解醫患關係

新京報:黨員身份對於你意味著什麼?

賈立群:我是1988年入的黨,黨員身份帶給我更多的是責任。幾年前,我們為了縮短患兒B超檢查預約等待時間,就號召科室里的黨員帶頭加班加點,那段時間工作時間是從早6點到晚10點,雖然很辛苦但把積壓的待檢查的病人都突擊完了。這樣一來預約時間就能維持在3天以內,而在非高峰期,我們還可以把預約時間壓縮到2天。

新京報:今年上會重點關注的內容是什麼?

賈立群:我今年是初次當選,也是代表北京市醫生群體參會,我又是一名兒科醫生,因此最關注發展兒科醫學和平衡(緩解)醫患關係的問題。

在全國範圍來說兒科醫生和患兒比例差距比較大。過去很多醫學院校的畢業生不願意當兒科醫生,更不願意乾兒科超聲工作。導致我們科室醫生的數量始終與醫院規模不相稱,目前每天最多也就是12人能夠頂班,而高峰期腹部B超的檢查紀錄是1033名患兒,醫生和病人的比例一直不成正比。

另外就是希望能想辦法緩和醫患關係。雙方都應互相理解,醫患之間缺乏信任,比如本來醫生可以嘗試風險很大的手術,但由於擔心害怕糾紛,顧慮重重,甚至顧及能否保證人身安全,這樣無論是對醫學科學研究發展,還是對患者來說,都弊大於利。

■ 對話人物

賈立群 北京兒童醫院超聲科名譽主任、十九大代表

聲 音

我現在特別注重對年輕醫生的培養,正在逐步把自己多年積攢下來的經驗、「絕招」毫無保留地教給他們。現在兒童醫院超聲科也不只是有「賈立群B超」,我們有一個優秀的賈立群式的B超團隊,況且我自己一個人每天最多也就檢查六十多個患兒,但把整個團隊調動起來,就能解決更多病人的需求。

——賈立群

新京報記者 裴劍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京報 的精彩文章:

喜迎十九大 團圓慶中秋
哈勒普 迎第6次登頂良機
「月餅大師」的傳承與創新
假日公園相親角:父母舉牌上陣 先用眼神交流
環撫仙湖高原超馬 中國選手獲100公里男子組亞軍

TAG:新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