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8代低壓4核CPU性能探索

8代低壓4核CPU性能探索

上一篇科普,闡述了8代低壓CPU的尷尬定位,主要原因就是其功耗配置(PL1/PL2/真男人時間)沒辦法施展開,原本帶超線程的4核只能和不帶超線程的4核持平,並且部分小尺寸超極本連持平都做不到,讓人唏噓不已。

廠商改進產品,至少也是一段時間後的事情了。如果我們現在就需要它發揮更好的性能,有沒有什麼辦法呢?

這個時候就要拿出評測室常用的一堆軟體了。這麼些軟體里,能夠改功耗配置的程序,存不存在呢?

經常看圖文評測的粉絲應該已經知道答案了,確實有這麼一款軟體,它還是Intel自己做的,它的名字叫——

Intel Extreme Tuning Utility簡稱XTU

就在一周前,Intel更新了這個工具,舊的版本是無法安裝到機器上的,這也是為什麼上期科普沒有說這個問題,當時我還不知道它更新了。最新的版本支持8代U,我身邊剛好就有一台筆記本(小米pro),於是就安裝成功了。

這個軟體功能很強大,調節的項目相當於在BIOS中更改,眾所周知筆記本的BIOS基本沒啥可調的,關鍵項目都會被隱藏,而XTU的項目是只要BIOS中存在,不管隱藏與否,都會顯示出來,極大的提高了玩家更改參數的可能性。

這是XTU調整參數欄目下的截圖,可以看到除了CPU的倍頻和電壓模式不可調節以外,8代低壓U的功耗配置、電壓補償值和電流限制值都可以調節,下面簡單介紹一下調整的參數。

Turbo Boost Short Power Max

這個就是短時睿頻功耗限制,即PL2,小米pro默認是44W,實際更改後無法更大,但可以縮小,說明整機鎖了功耗上限。不過44W在低壓CPU中已經很大了,再大可能供電都撐不住。

Turbo Boost Power Max

比上面那個詞少了個「short」,那就是長時睿頻功耗限制了,即PL1。默認15W,調整數值會生效,最大值同樣是44W。

Turbo Boost Power Time Window

看到是時間為單位的數值,我覺得大家都能猜到了,這就是真男人時間。

AIDA64中把這個數值顯示在PL1後面,而PL2後面是2.44ms,可能會有玩家疑問,這解釋不通啊?

其實,這是Intel白皮書里介紹過的東西。按照官方說法,這個時間是當前狀態的響應時間,即28秒後開始生效PL1狀態。那麼2.44ms也就好解釋了,從負載狀態開始就幾乎瞬間作用,防止功耗過大主板掛了。

這個解釋給玩家說就比較難扯清楚了,首先這個28秒是PL2到PL1的響應時間,我要按照官方的說法,那就得多說一些東西。但這段時間實際按照生效位置來看,它就是PL2的存在時間,也就是短時睿頻時間,所以這樣一說就簡單多了,只是AIDA64顯示的沒那麼「人性化」而已。

這個數值最大可以調整為96秒,不過小米pro實際進入PL1狀態的時間不僅僅由這個決定,當溫度過高時EC也會讓CPU強制進入PL1狀態,可能其他超極本也有類似的機制。

Processor Core IccMax

這就是CPU的電流限制值了。以前在4代hotwell的時候,部分廠商會把這個數值調整為一個較小值,導致單烤FPU時頻率無法更大。這個數值會影響部分高負載應用的最大頻率,不過這玩意是保護電路的,電流不加以限制的話,可能會導致嚴重後果。

Core Voltage Offset

這個項目上面還有個不帶「offset」的項目,那個是核心電壓,固定電壓模式時(Static)才會生效。而在動態電壓模式下(Adaptive)是這個項目有用,可以稱為核心電壓補償值。這個數值不是絕對值,有正負,這個意思就是電壓還是變化的,只是那個變化的曲線整體上移或者下移。

對於低壓U來說,把這個數值改為負值是有一定意義的,這相當於降壓,CPU的發熱和電壓是非常相關,降電壓就意味著同頻下功耗更低,溫度降低。

XTU需要了解的參數基本上介紹完畢,接下來就是靠調整它們看看實際8代CPU能有什麼表現了。

先介紹實際的性能表現,把功耗分為4檔,15W/25W/35W和不限制。

可以看到,不同功耗下的8550U性能表現有巨大的差異。

15W的就是昨天介紹過的,單線程超過7700HQ,但多線程只跟7300HQ差不多,所以實際也就跟7300HQ相當。

25W在綜合分數上十分接近6700HQ,跟昨天介紹的戰66類似。一般超極本都是PL2設定為25W,真男人時間28秒,這半分鐘堅挺的時間確實能夠讓跑分跟25W長時間負載的跑分接近,只是這兩者實際使用表現會有明顯差異,一個是短時間斷高性能,一個是長時間穩定高性能。25W的8550U單看多線程成績的話還是要比6700HQ差的,看來25W下8代低壓4核在這些跑分中頻率還沒到3.1GHz。

35W的成績就很理想了,不管是單線程還是多線程全面超越了6700HQ。這意味著如果超極本能夠讓低壓4核維持住這個發熱,這個機器就可以當作一個標壓4核本來使用了,這不剛好就是某些喜歡便攜又想做PS編輯視頻的玩家們夢寐以求的產品么?

解鎖的成績連7700HQ都幹掉了,理論上約等於7920HQ的表現。這個結果意味著,低壓4核真正的實力確實很強大,只要廠商們敢做一個散熱完全過關,讓8550U的功耗配置比標壓4核更好一些的話(PL1=50W,PL2=60W,真男人時間28秒),這個「超極本」甚至比那些厚重的遊戲本CPU性能還要好,看著真是誘人。

當然,大多數超極本的散熱是不可能保證40W以上發熱的,你就算自己解鎖了也沒法讓機器撐得住那麼高功耗。

有沒有什麼辦法在散熱有限的情況下獲得更多的性能?有!

剛才介紹的電壓補償值,就是用來干這個事情的。剛才的解釋是降低發熱,但放到8代低壓4核上,就是同樣發熱下得到更高的頻率,也就是更多的性能了。

下面看幾組實驗,觀察不同功耗下R11.5多線程跑分時實際的頻率大小。

第一組,沒有調整電壓時。

15W的頻率為2.3GHz,25W為2.9GHz,35W為3.2GHz,44W為3.4-3.6GHz。即便到了44W極限,也沒能到3.7GHz滿頻,而此時小米pro已經到了96度,即將過熱降頻。

第二組,將電壓改為-50mv。

15W的頻率為2.4GHz,25W為3.0GHz,35W為3.4GHz,44W為3.7GHz。前面兩個只增加了0.1GHz,後面兩個是0.2GHz左右,這次44W終於可以滿頻了,但溫度還是無法直視。

第三組,將電壓改為-100mv。

15W的頻率為2.5-2.6GHz,25W為3.1-3.2GHz,35W為3.5-3.6GHz,44W為3.7GHz。基本上都增加了0.15GHz平均,最後一檔44W實際已經不受限了,CPU功耗在跑分時是39.5W左右,因此溫度也低了10度。

降壓100mv後,跑分時頻率都有了0.3GHz以上的提升,這個幅度不小了,咱們可以看看降壓110mv時不同功耗下的R15成績。

15W的跑分559cb,沒降壓是513cb,提升了9.0%。

25W的跑分685cb,沒降壓是622cb,提升了10.1%。

35W的跑分771cb,沒降壓是706cb,提升了9.2%。

這3檔的功耗,通過降低110mv獲得了接近上一檔功耗的跑分,這個結果還是很有意義的。降降電壓,不增加發熱,性能憑空多了10%,豈不美滋滋?

當然幹什麼事情都是有代價的。

降低電壓,意味著CPU可能會不穩定。過低的電壓會讓CPU無法正常的運行,實際上小米pro頂多也就能降壓110mv了,改成120mv沒幾分鐘就會黑屏。

一般來說,降70mv以內還是比較安全的,不過遇到某些吃AVX負載的程序時,降壓哪怕一點點都可能會黑屏。Intel給你設定這個電壓不是沒有道理的,你降壓用著穩定不代表任何人都穩定使用,所以用戶還是得需要結合實際使用場景,嘗試一下是否可以降壓再長期使用。

這期的科普到這裡就結束了,這次主要是讓大家看到8代低壓4核CPU實際能夠發揮多大的性能,眼饞的玩家可以看本次科普上手操作一下。

不過XTU也不是萬能的,有些超極本的EC是動態調節PL1的,你更改完了後它還會自動刷新,不知道有沒有會編程的玩家,看看能否做個腳本一類的程序,通過XTU這個介面定時調整PL1,用來對付這種會刷新的超極本。

最後的最後,8250U是3.4GHz睿頻,它只需35W配合降壓就可以做到跑分滿頻了,這樣對於超級本來說更容易實現一些。

如果你身邊就有一個8代低壓的超極本,不妨試試看,大家可以在回復中討論一下,看看到底哪些機器可以把它們的實力發揮出來,給其他人做一個參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筆吧評測室 的精彩文章:

美麗的謊言——8代Intel低壓4核性能測試
聊一款正在促銷的高性價比遊戲本
聊一款重回主流的遊戲本
聊一款即將發售的新遊戲本
聊聊9000價位唯一的一款傳統遊戲本

TAG:筆吧評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