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速生葉菜王國!一年種六茬,呼喚高水平種子種苗服務商

速生葉菜王國!一年種六茬,呼喚高水平種子種苗服務商

昆明作為雲南省省會,城市發展的速度快於省內其他的州市。過去,只要一提起蔬菜,人們都會想要到呈貢的田間去走一走。但是,隨著城市區劃的更新,呈貢區成為開發新區。連片的農田被更改土地用途,成為建設用地。失去菜地的呈貢,蔬菜產業開始轉移到昆明市其他縣、區。

經過多年發展,昆明市多個縣區蔬菜產業走向成熟,昆明蔬菜成為了「雲菜」重要的組成部分。

菜轉移,東南、東北兩大常年蔬菜種植圈逐漸形成

與失去菜地的呈貢有著密切關係的是昆明嵩明縣。嵩明縣距離昆明市區30公里,距離長水國際機場20公里,屬於空港經濟帶,地理位置非常優越。

嵩明縣經濟作物推廣站高級農藝師李邵林介紹:「嵩明縣蔬菜產業真正起步是在2008年,在這之前嵩明縣以種植水稻為主。」嵩明蔬菜產業能在近十年內快速發展起來,和承接了呈貢的蔬菜產業關係非常大。

2003年開始,呈貢城鎮化加速,農田被徵用得越來越多。在這之前,呈貢還是一個以蔬菜著稱的縣城。「呈貢新區可以說是在農田上建起來的。」一名當地經營了二十多年的的蔬菜種子經銷商感嘆道。

此後,昆明蔬菜產業進行了一次重新的布局,擁有了兩大新特點

一是蔬菜向昆明東南方向和東北方向轉移。東南方向包括呈貢區、晉寧區、宜良縣、石林縣等,東北方向包括嵩明縣、尋甸縣、東川區、祿勸縣、富民縣等。這些縣區擁有一定的壩區面積,且終年氣溫都十分適合蔬菜生產,形成了兩大常年蔬菜種植圈。

二是季節性菜地開始轉向常年蔬菜基地。受到種植觀念、種植技術、設施設備和品種較落後等方面因素的影響,蔬菜沒有實現全年的生產供應。通過提升上述各個方面,特別是大棚栽培設施的大規模推廣使用,昆明蔬菜各個產區實現了終年供應。

相對在呈貢區轟轟烈烈地建設城市,昆明在東南、東北兩大蔬菜種植圈也大刀闊斧地建起了菜地。

根據《昆明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提升蔬菜產業保障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的實施意見》,「十二.五」期間在滇池流域以外區域新建和改造提升40萬畝蔬菜基地建設,對新建一畝蔬菜基地,給予投入2150元。這一項政策,在2011年首次大規模在宜良、石林、嵩明、尋甸、東川縣區新建蔬菜32045畝,2012年又在滇池流域以外11個縣市區新建蔬菜基地81160畝。

根據云南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提供的資料顯示,昆明現共有蔬菜耕地面積85.5萬畝,其中常年菜地面積46.7萬畝,季節性菜地面積38.8萬畝

速生外銷葉菜迅速鋪滿昆明產區

昆明市,以嵩明縣、晉寧區為代表,以種植60天以內的速生外銷葉菜為主。」雲南省昆華種業李龍總結道。

「新興產區蔬菜產業發展時間較短,農戶傾向於種植成效較快的蔬菜。」李紹林認為。

2008年開始,嵩明縣才開始由種水稻大規模轉向種蔬菜的過程。一開始,在設施設備,種植水平還沒有跟上的情況下,農戶喜歡選擇種植那些60天以內甚至是40天以內的的葉菜,可以短期內就獲得收益。特別是昆明地區氣溫全年都適合種植蔬菜,一年可以種植6茬左右,每畝年收益7-8千元。受到管理簡單、收益可觀的吸引,昆明新興產區的菜農形成較固定的種植速生葉菜的習慣。

嵩明縣偉誠蔬菜種植有限公司(下稱偉誠蔬菜公司)副總經理何葦表示,「缺少合適的品種,是我們暫時不生產生育期較長的蔬菜品類(如茄果類蔬菜)的原因之一。」嵩明偉誠是當地經營規模最大的蔬菜生產型銷售企業,生產的蔬菜超過一半銷往國外。何葦表示,公司有專門的品種試驗部門,在多年來一直有嘗試引進茄果類型的蔬菜,但是品種的表現並不是非常理想。

在葉菜品類中,油麥菜、生菜、白菜佔據最大的比例。各種各樣的葉菜,如菠菜、青梗菜 、芥菜、捲心菜等,在昆明都可以找到有種植的地方,葉菜種類非常豐富,走入昆明蔬菜生產基地,就像走進了一個葉菜王國。無論是什麼樣的葉菜品種,在這裡都可以找到發展的機會。相對於其他大類蔬菜來說,蘆蒿顯得相對小眾。嵩明永綠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是嵩明縣著名的特色蔬菜合作社,擁有社員116戶,種植面積1600畝。理事長劉勇介紹:「蘆蒿是合作社最大量的蔬菜,社員們收穫後,由合作社負責銷售工作。」合作社年毛利潤高達1000萬元,約5成由蘆蒿貢獻。

外銷高達9成,蔬菜成農民現金牛

「這些蔬菜,我們本地人都是不吃的,全部外銷,比如晉寧的蔬菜外銷比例高達93%。」晉寧區經濟作物站站長王家德告訴記者。

據最新的數據顯示,2016年昆明全市蔬菜播種面積161.32萬畝(含複種),總產量330.67萬噸,產值161.32億元,蔬菜外銷245.95萬噸,外銷占生產總量74%。

要完成近250萬噸新鮮蔬菜的外銷工作,需要配套成熟的倉儲、流通系統來完成。

成熟的配套系統,由大量的蔬菜流通服務單位所組成。

蔬菜倉儲加工能力方面,全市擁有保鮮冷庫413座,其中冷藏保鮮蔬菜營銷企業達123家,物流運輸、速凍、脫水加工等企業達48家。企業年外銷蔬菜量達110多萬噸,加工企業鮮蔬菜用量達37萬多噸。「公司+基地+農戶」生產規模達4.2萬畝,企業訂單生產面積11.6萬畝

要實現161億元的產值,蔬菜營銷企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昆明市擁有已進行工商註冊登記的蔬菜營銷、加工、運輸等各類企業達171家,沒有進行工商註冊登記的個體運輸營銷戶118家,蔬菜產銷合作組織(協會)163個。大量的蔬菜營銷單位和個體人員,將昆明蔬菜賣至全國乃至世界各地。

從蔬菜生產、保鮮、脫水、速凍、深加加工、物流、冷藏運輸、技術服務等產業鏈各個環節,昆明已經全部打通。昆明蔬菜,已經逐漸成熟和完善。

種子種苗服務能力較薄弱

天澤蔬菜合作社社長黃乙釘是個剛剛進入蔬菜生產行業的新人,通過搭乘土地流轉的政策順風車,目前合作社已流轉土地1229畝。

問及目前對什麼最為關心,黃乙釘答曰:「品種。」在嵩明,並沒有專業的種子市場,專業服務能力高的基層種子經銷商更是難得一見,種子店的功能被數百家零散分布在田間的種苗場所取代。種子一般由農資店銷售,一個老闆既賣化肥農藥,又賣種子。

種苗有助於提高菜農種植效率,提高蔬菜品質。除了上海青、菠菜、荷蘭豆等極個別不適合使用種苗種植的蔬菜,昆明菜農已經習慣使用種苗種植。但目前昆明育苗場的專業水平仍然較低,更像是一個簡單的種苗加工廠。「在篩選品種上很少能給我建議,很多時候甚至要我自己去買好種子,他們只負責加工。」黃乙釘告訴記者,作為蔬菜新人,他更希望種苗場能對品種具有一定的判斷能力,推薦更多的好品種給他種植。

在昆明市區,官渡區小板橋種子市場是個非常出名的專業種子市場,但是入駐的都是大型省級代理商,服務能力無法延伸到一線。

具有極高服務水平的企業、經銷商,更加能在當地打開局面。如偉誠蔬菜公司,每年投入數百萬元購買種子,全部從北京一家公司購買。因為該公司除了可以提供高端種子外,還能在品種篩選、種植技術、試驗示範等各個方面提供專業建議。偉誠蔬菜公司和這家北京公司已成功合作多年,極少需要關心品種的問題,雙方信任程度非常高。

李邵林表示,接下來十三五規劃工作重點是加強良種繁育基地和專業種苗場的建設,因為目前這方面還較薄弱。昆明蔬菜集中化的步伐在加快,對高水平的種子種苗服務商的需要,也會越來越迫切。

END

來雲南看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農財網種業寶典 的精彩文章:

種子經銷10則感悟,直戳你的內心!
中秋節,種業人想對父母說……
為了「播種未來」,植物學家鍾揚倒在了尋覓種子的路上
解密︱黃淮海地區29個主栽玉米品種里的「基因密碼」
重磅!熱銷品種農大372歸屬爭奪拉鋸戰,九鼎九盛被判「獲品種權申請權」

TAG:農財網種業寶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