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八卦屬於道教知識嗎?

八卦屬於道教知識嗎?

有人在頭條上問乾坤八卦是否屬於道教知識的一部分?對這個問題我覺得有必要澄清一下。

乾坤八卦和道教有密切的關係,但是不能簡單的說乾坤八卦屬於道教的知識。

要仔細的回答這個問題,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易經知識和基本的道教的知識。下面我們從四個方面來了解一下八卦的知識和八卦與道教的關係。

1

問題一: 我們常說的八卦指的是什麼?

大部分知道的八卦,主要指乾、坤、坎、離、震、巽、兌、艮這八個由陰爻和陽爻組成的二進位圖像符號。我們常見的八卦形式多數為八卦圖,或者八卦陰陽太極圖。

下圖中代表陽爻的就是一長橫,陽為奇數,故用一代表;

下圖中代表陰爻的就是兩短橫,陰為偶數,故用二代表;

八卦按照類別分為: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均有不同的用處。

(上圖是先天八卦圖,中間的是陰陽魚代表的太極圖)

(上圖是後天八卦圖,中間同樣是陰陽魚代表的太極圖)

2

問題二:八卦是怎樣形成的?

《繫辭傳》中說:「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古人寫字多通假,這裡的包犧氏就是伏羲氏,也就是傳說中華夏民族的祖先伏羲。相傳史前上古時代,當時還沒有文字,為了教化人民,讓人們知道事物的歸宿,在野外碰到危險能注意或者引起警惕,伏羲就上觀天文(日月星辰),下看地理(地風水火),觀看飛禽走獸的外形圖案與地理的形勢,近則取象於人體的部位,遠則取象於各類事物,在總結這些事物的特點之後,用八卦的形式加以說明,將這些具體事物和日常現象進行歸納、抽象化,從而讓古代的先民可以溝通神明,了解神明的德行,最後以此來類比人和自然界萬事萬物的情況。

所以八卦中的八個卦,就是為了概括的說明事物的特性和特質,讓遠古的先民能夠比較迅速、便捷的掌握事物的要點,從而加以利用的一種符號。

比如在有猛獸活動的區域,在水流湍急有危險的區域,為了讓部落民眾能夠預知危險,就用「坎卦」的形式,結繩成像,懸掛在醒目的場所,以警告人民,保護人民。這種結繩、做標記的習俗,至今還在一些原始部落內部流傳。

(上圖相傳為古伏羲畫卦台地址)

從伏羲畫卦這個源頭來講,可以說明八卦的發明,是遠古先民的智慧結晶,是屬於全部華夏兒女的共同財富,並不是道教所獨佔獨有的,也不是道教首創的。

3

問題三:「後天八卦」和「先天八卦」有什麼異同之處?

首先無論後天八卦和先天八卦,都是乾、坤、坎、離、震、巽、兌、艮這八個卦組成的,它們唯一的區別在於八卦的排序不同,而因為排序的不同,又得出了不同的道理和結論。

比如說後天八卦的排序原理就來自於《說卦傳》的這一段:

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

這裡所說的帝,是指北斗七星,因為北斗星在古代天文學中被稱為「帝車」,古代的學者認為北極星象徵人間的帝王(紫微星),而北斗七星組成的斗就好像是帝王的馬車,北斗星圍繞北極星24小時繞行一周,同時每年繞天一周。

古書《曷鳥冠子》中就有記載:「斗柄東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意思是通過斗柄的朝向就能知道季節。當然這種說法只在天黑之後(比如晚上八九點)才有效,因為到了凌晨的時候,斗柄又會轉過很大的角度,也就指向別的方向了。

山東漢武梁祠有一幅石刻,就是「斗為帝車」的藝術表現:斗魁四星構成一輛雲車,一位帝王坐在車上,向一批前來迎接的臣民招手致意。周圍龍騰鳳舞,百鳥和鳴,充滿了一種歡樂和諧的氣氛。更為有趣的是,一個長著翅膀的神人騰空獻舞,他右手托著的那個小球,就是開陽的伴星——輔星。(有關北斗星部分轉自楚喬漢林國學院)

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齊乎巽,巽,東南也,齊也者,言萬物之潔齊也。離也者,明也,萬物皆相見,南方之卦也,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向明而治,蓋取諸此也。坤也者,地也,萬物皆致養焉,故曰致役乎坤。兌正秋也,萬物之所說也,故曰說言乎兌。戰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陰陽相薄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勞卦也,萬物之所歸也,故曰勞乎坎。艮,東北之卦也,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

下面這段是具體說明後天八卦的方位,比如震在東方,巽在東南,離在南方,坎在北方,等等。從說卦傳的解釋和古代天文學的研究結果來看,後天八卦的排序布局就是在模擬北斗七星繞天一周的現象。

後天八卦之所以在占卜、算卦、風水等術數上起到巨大的作用,是因為古人發揮了「天人相應」這一古老的概念,用卦象來上應天文,下應人事,以求得預兆未來、解釋神秘現象的結果。而後天八卦因為包含了方位的概念,更加為後世的術士、陰陽家、五行家所重視,而儒家則根據天人相應的理論,把北極星比擬為人間的帝王,把其餘的星辰比作王公大臣,從而建立了王權至高無上的地位象徵,並根據這一理論,在《周易》的解釋上多有發揮。

而道教學者,則根據後天八卦中的五行方位關係,比如南離火,北坎水,東震木,西兌金,發展出了《周易參同契》裡面的丹道思想,目標為「水火既濟」、「降龍伏虎」,其取象則為坎離既濟,和震兌相對的後天八卦。

說完了後天八卦,再來說說先天八卦。

先天八卦的排布同樣源自於《說卦傳》:

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

其中天地指代乾坤二卦,山澤指代艮兌二卦,雷風指代震巽二卦,水火指代坎離二卦。先天八卦的卦序是:一乾、二兌、三離、四震、五巽、六坎、七艮、八坤。先天八卦是確定天地方位,對地球生成之前的宇宙的總體描述。

如果說後天八卦代表事物成型後的現象描述,那麼先天八卦則是事物成型之前現象的描述。

所以《說卦傳》特別補充了兩句話:

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

這句話緊接著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實質就是為了說明可以通過先天八卦而知道「數往者,知來者」,從而賦予了先天八卦占卜未知的理論依據和源頭。

在宋代周易學者邵雍之前,很少有人提及先天八卦。自邵雍說「起震終艮一節,明文王八卦也;天地定位一節,明伏羲八卦也」及朱熹於《易學啟蒙》中表彰邵雍易學之後,遂有分八卦為「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之舉。如宋末朱元昇著《三易備遺》,不但以之推衍出先天八卦為《歸藏易》(伏羲)、後天八卦為《周易》(周文王),還發揮出「中天八卦」以之為《連山易》(黃帝)。此後更是層出不窮,至清李光地《周易折中》可謂達到高峰。特別是於象數學派的易圖書學方面,以之衍化而出的易圖更是數以千百計(如先見於明初趙撝謙《六書本義》中的《天地自然河圖》,即陰陽魚形章潢《圖書編》所稱之《古太極圖》,則是以「先天八卦圖」為衍母,步步變化而出)。其實,「先天八卦」不先,「後天八卦」不後,若不是邵雍對《說卦》有如此地新詮釋,後世也不致於有如此五花八門的演繹。引自《邵雍對易傳說卦的詮釋》

結論:先天八卦為體,後天八卦為用。先天八卦代表事物未生成之時,後天八卦代表事物已生成之後。

4

問題四:道教和八卦的關係?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還必須澄清一個問題。即道教和道家之間的關係,一般認為,道教成型於東漢末年的五斗米教,據《後漢書》、《三國志》記載,凡入道者須出五斗米,故得此名,因又稱為「米巫」、「米賊」、「米道」。另外,也有人認為,這個名稱也可能和崇拜五方星斗(南斗、北斗等)和斗姆有關,五斗米就是「五斗姆」(另一說法是五斗崇拜和蜀地的彌教結合而成,即「五斗彌」教)。

因教徒尊張道陵為天師,又稱「天師道」。道教創始人張陵在益州(今四川省)的鶴鳴山修道,創立了道教,信奉老子為太上老君,建立二十四治作為傳教區域。至南北朝時道教宗教形式逐漸完善。唐代尊封老子,說老子(太上老君)是唐室先祖。

而道家是中國諸子百家中重要的思想學派之一,在春秋戰國時期以老子、莊子為代表。道教繼承和發揚了道家的哲學思想,並以道家的《道德經》和《莊子》(又稱南華真經)為根本經典,從而成立了以信徒、天師祭酒為組織,以符咒、術法、丹藥為內容的,結合了巫、醫、陰陽五行學說傳統的宗教。因此,道教源自於道家。

八卦作為術數、術法的代表性象徵,體現在道教文化的各個方面。

(附有八卦圖案的道袍)

(用太極八卦圖案裝飾的地面)

(道教和風水師共用的法器:八卦鏡)

《周易參同契》,東漢魏伯陽著,簡稱《參同契》,道教早期經典。全書托易象而論煉丹,參同「大易」、「黃老」、「爐火」三家之理而會歸於一,以乾坤為鼎器,以陰陽為堤防,以水火為化機,以五行為輔助,以玄精為丹基等等,從而闡明煉丹的原理和方法,為道教最早的系統論述煉丹的經籍。

綜述:乾坤八卦源自華夏民族遠古智慧的結晶,經過道家、儒家、陰陽家、五行家的共同發展和發揚,最後在道教修鍊體系中,取得了突出的地位,而成為道教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無語 的精彩文章:

TAG:談無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