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院士披露我國航發一巨變 殲20或迎來比肩F22發動機

院士披露我國航發一巨變 殲20或迎來比肩F22發動機

新浪軍事編者 :為了更好的為讀者呈現多樣軍事內容,滿足讀者不同閱讀需求,共同探討國內國際戰略動態,新浪軍事獨家推出《深度軍情》版塊,深度解讀軍事新聞背後的隱藏態勢,立體呈現中國面臨的複雜軍事戰略環境,歡迎關注。

中國近年航空發動機取得了一些進步,殲-20已經換髮了新型發動機,9月28日,國防部首次證實殲-20已經列裝空軍,之前,在3月9日,媒體已經報道殲-20已經交付空軍。

中國工程院院士、殲-20發動機總師甘曉華坦言,中國軍用航空發動機更國外最先進的水平相比落後一代甚至更多。全球能製造飛機的公司有30來家,但是能夠生產發動機的不超過5家,其中勞斯萊斯、通用、普惠三家巨頭壟斷了絕大部分民用市場。

中國正在改變這個格局,在2016年,中國啟動了實施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重大專項,直接投資不低於1000億,專項總投資將達到3000億元。——航發的研發生產已經成為國家級戰略。

不過,目前我國的航發研發還處於提升階段,同發達國家相比落後明顯,代表中國最高水準的軍用航發為近期裝配殲-20戰鬥機的渦扇-10B,雖然相比渦扇-10提升明顯,但是同F-22、F-35使用的F119和F135發動機差距明顯,航空發動機限制了殲-20的性能進一步提升,不過近期有消息稱相當於F119發動機的大陸渦扇-15發動機研發取得了突破。

大飛機使用的發動機長江-1000研發進展順利,媒體報道C919目前使用的是國外企業的航發,但是已經為長江-1000預留介面,另外長江-2000發動機也在緊張研製中,這兩款發動設計性能同目前先進的國外發動相當,如果能夠在2025年開始量產,時間上也要比外國公司同類產品晚10年以上。

中航發總經理馮景璋說出了中國航發工業的最大弱項:中國的發動機從設計到完成起碼要10年,而國外只需要3年不到的時間。之所以差距如此之大,是因為我們以前在該領域都是空白,要做大量實驗驗證,而西方公司一步一步積累過來的,大部分設計技術都不需要再驗證就可以直接使用。

甘曉華院士稱:「以前為了國防急需,又沒有錢,都是測繪仿製,然後趕緊裝備部隊。」現在不一樣了,現在做基礎創新,這一點非常重要,基礎打牢了,有了各種技術的積累,研發一款新發動機就不需要再花費10年的時間,而是2-3年就能完成。從這個角度分析殲-20的發動機渦扇-10B,意義不僅僅是給殲-20戰鬥機提供發動機這麼簡單,而是這一路積累的基礎技術價值巨大。(作者署名:小飛豬觀察)

本欄目所有文章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凡本網註明版權所有的作品,版權均屬於新浪網,凡署名作者的,版權則屬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經本網或作者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軍事:最多軍迷首選的軍事門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殲20 的精彩文章:

殲20繼續砥礪前行,而六代戰機的意外曝光給了我們更多的遐想!
總師透露國產航母計劃:採用電磁彈射、殲20上艦 但沒法用核動力
中國造世界最大重型鍛壓機全面投產:國產大飛機殲20不再受限制
殲20已服役成軍指日可待,俄T50遲遲未交付,被指為釣魚工程!
少將曝殲20信息值得期待:多條生產線脈動

TAG:殲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