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們玩耍中起了衝突:旁觀,助攻,還是……

孩子們玩耍中起了衝突:旁觀,助攻,還是……

孩子們通過爭執打鬧,明白了界限,懂得了權利,嘗試著妥協,學會了禮讓、等待和包容。這一切對於孩子來講都是極難得的人生體驗。

作者:皎潔的後青春時代

最近在央視新聞看到一個視頻,兩個年幼的孩子玩耍中發生糾葛推搡起來。說時遲,那時快,旁邊一位媽媽疾步衝上前來,飛起一腳把別人的孩子踹倒在地。

這位媽媽還以為自己護子有功呢,豈不知,她犯了一個大大的錯誤。

年幼孩子之間的衝突,多因為爭搶玩具,佔地或者毛手毛腳。他們分不清界限和權利,興之所至,伸手抓推。跟成年人所謂的「欺負人」,「故意發壞」的臆測有著天壤之別。

只要旁人不干預,孩子們自會解決。常常眼淚沒幹又湊到一起了。實在無法和解,把他們拉開即可。

最忌諱家長用「不受氣」,「不吃虧」的偏激想法強行干預。要麼急忙把孩子們拉開;要麼訓斥先動手的孩子;要麼替自己的孩子出頭;甚至引發雙方家長激烈爭執,釀成「四國演義。」

孩子們發生糾紛時,家長自以為是的助攻,有百害無一利。

一來,小孩子之間無傷大雅的衝突,非要分出個是非曲直,加重刺激了本來不嚴重的矛盾。

二來,孩子失去了在代價最小的衝突中,學習解決矛盾,處理關係的機會。

三來,孩子養成一點挫折就崩潰的玻璃心態,和睚眥必報的狹隘格局,對於孩子人格養成不利。

孩子們的一切活動,都是在學習相處之道。

他們通過爭執打鬧,明白了界限,懂得了權利,嘗試著妥協,學會了禮讓,等待和包容。這一切對於孩子來講都是極難得的人生體驗。

在不脫離掌控的前提下,家長完全可以靜靜旁觀。

即使不歡而散,各找各媽告狀,家長們也不必急著干預,可以採用第三招——引導他們自己解決。

鼎鼎從小區花園回到家裡,氣鼓鼓地說:「以後我再也不跟航航做朋友了。」奶奶抱抱他輕輕問:「你很生氣吧?」鼎鼎說:「航航說以後不跟我做朋友了,他好壞!」奶奶嘆息了一聲:「航航今天情緒不對頭啊!記得嗎,那天他讓你騎新買的自行車,還送給你一個紅色的直升飛機呢,今天是怎麼了?」

鼎鼎接話說:「今天他想玩我的超級飛俠樂迪,我沒讓他玩,他不高興了。」鼎鼎似乎明白了什麼,對奶奶說:「一會我把樂迪送給他玩吧,這樣我們就能繼續做朋友啦。」

一番共情,引導捋清問題所在,自己輕鬆解決。這樣處理,孩子學會了理性分析,遇事拒絕應激反應的行為模式。

孩子之間的交往相處,是走向社會化的開始,也是未來人際關係的預演。走好了,會形成健康穩健的人際關係模式。搞不好,形成膽小怯懦或者過分自我的性格,未來難以構建豐富的人脈。

智慧媽媽會在孩童期,引導孩子學習交友,歷練與人相處的能力。

主動聯繫家有兒女的同學朋友鄰居,帶孩子們一起玩耍。提前就孩子們紛爭問題達成共識,保持一致態度。對素質低的家長和猖狂無羈的熊孩子則敬而遠之,避免不必要的傷害和麻煩。

幫孩子建立相對固定的朋友圈。通過互相過生日,一起遠足,相約觀劇,旅遊,野餐等活動,引導孩子深層次溝通交流合作。

多帶孩子回老家走親戚,與姐妹兄弟的後代一起玩耍。建立親戚觀念,學習相處經驗。將尊老敬親,兄友弟恭的傳統接力下去。

即時了解孩子在幼兒園,小學與同學相處的情況。幫助孩子擺脫困擾,掌握技巧,妥善處理紛爭。

「悟空問答」有一個問題「兩個孩子經常爭東西怎麼辦?」有一個回答很精彩。

回答是,涼拌。

家長旁觀他們的戰況。在沒有銳器傷害的前提下,順其自然,讓孩子們自主解決。

此時孩子的爭奪,是日後與人相處的主要模式,他們需要在這些相處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應對方法。

家庭教育專家尹建莉曾痛批過家長對孩子糾紛「介入過多」和「介入不當」的問題。並且提出處理孩子糾紛「三不原則。」即,不生氣,不介入,不怕吃虧。以此避免了成年人的破壞性參與,給孩子保留了一塊探索學習成長的空間。不但對於小朋友間相處有益,對同一家庭的多胞胎和多子女相處都有著很大的指導意義。

當孩子們發生了紛爭,家長不要急著介入,留給孩子們自己解決。

請相信,智慧媽媽帶出的智慧孩子,有能力解決自己的問題。

就這麼自信。

作者:教育達人,職場成長類專欄作家

品讀「親子溝通如何說」,關注同名微信公眾號,一起探討有品質的親子溝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