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至東漢王朝更替的原因,這一點很關鍵
文史
10-05
三國演義開篇是「話說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然後列舉從周末至東漢王朝交替,最後得出結論亂的原因是統治者不聽忠臣直言,信任身邊的宦官,或是有強臣亂政,因而導致上層建築混亂,最後農民起義。
在隋朝之前,選拔人才的途徑都是推舉制或者是舉孝廉最後才出現了科舉制的萌芽九品中正制,在今天看這些方法都是很無稽的,首先推舉制,都是有大官推舉的,要推舉的人也肯定是為自己服務的,像袁紹這種四世三公的人數不勝數,朝廷完全被世家大族所把控,所以末代皇帝都會有強臣壓主的現象。
再就是舉孝廉,孝順、廉潔的人可以做官,可這種人就可以處理好各種公務嗎?答案肯定是不一定的。不僅如此這兩種方法挑選的人才都是可以特定選的,所以結黨營私的事情非常普遍。
在我看來,導致當時天下局勢變化的一大原因就是人才的選拔方面,讓太多的權力過於集中,所以每到王朝更替的時候,都會有一個現象,富的人越來越富,窮的人越來越窮,貧富差距太大,所以底層的窮人不得不起來造反,事實上,古代中國的底層人民哪怕有碗粥喝都不會造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