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朱熹的理學02

朱熹的理學02

格物窮理

自從《大學》從《禮記》中抽出來,與《論語》、《孟子》、《中庸》並列開來成為四書以後,對《大學》的解釋就成了理學家闡釋自己思想的重要方式。從二程開始,就比較注重「格物致知」的理解。朱熹大力強調並發展了程頤關於格物的思想,使得格物論成了朱子學體系的重要理論特徵。

他認為「格,至也。物,事也。窮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致知之道在乎即事觀理以格夫物。格者,極至之謂,如格於文祖之格,言窮而至極也。」朱熹所理解的「格物」有三個要點:第一是「即物」,就是接觸事物;第二是「窮理」,即研究物理;第三是「至極」,朱熹用以訓格的「至」即指「極至」。朱熹認為格物的基本意義是要窮理,但窮理要到具體事物上去窮,窮理又必須窮至其極。

朱熹在孤立地訓解「致知」二字時說:「致,推極也。知,猶識也。推極吾之知識,欲其所知吾不盡也。」也就是在主體方面努力擴充對事物的知識,讓其「無所不盡」。在朱熹看來,格物是研究物理,側重在事物上;而致知,則是在格物的同時,主體在知識方面的擴充。也就是說,致知是格物的目的和結果。致知只是就認識實踐在主體方面獲得的知識成果而言,沒有即物窮理,主體自身是無法擴充知識的。

朱熹認為,理普遍存在於一切事物之中,事物大小精粗莫不有理,因為格物的對象是極為廣泛的,他說:「若其用力之方,則或考之事為之著,或察之念慮之微,或求之文字之中,或索之講論之際。使於身心性情之德,人倫日用之常,以至天地鬼神之變,鳥獸草木之宜,自其一物之中,莫不有以見其所當然而不容已,與其所以然而不可易者。」可見,格物的對象極為廣泛,上至宇宙本體,下至一草一木,其中的「理」都必須加以研究,這種對象的廣泛性也就決定了格物途徑的多樣性,其中主要是閱讀書籍、接觸事物和道德實踐。

格物的目的最終要達到對事物的「所以然」和「所當然」的了解。「所以然」主要是指事物的普遍本質和規律,「所當然」主要指社會的倫理原則和規範。

所以,朱熹主張的格物窮理,就其終極目的和出發點而言,在於明善,而就格物窮理的中間過程所括的範圍來說,又包含著認識事物的規律與本質,積極肯定見聞之知作為充廣知識的必要途徑,表現出明顯的知識取向。

在朱熹為《大學》所作的注釋中,他認為《大學》的「經文」和傳文是可以對應的,但是傳文缺失了原有對「格物」、「致知」的解釋,於是他就根據二程的格物論在他的《大學章句》中作了一個補傳,其中說:「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其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致乎其極。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裡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在朱熹看來,知是屬於主體的,理是屬於客體的,窮理就是要對外物之理進行考察,這個過程也就是主體的知識擴充的過程。通過對「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的逐漸積累過程,就會產生一個飛躍,上升到對事物普遍原理的認識,這就是「豁然貫通」的境界。

總的來說,朱熹的格物窮理思想,儘管側重於身心性情的修養省察,但他也很注重對外界事物的考察。他雖然承認人具有天賦的道德法則,但是認為只有通過對具體事物的認識,這些道德法則在心中才能慢慢彰顯出來。朱熹的這種思想不同於陸王心學心即理的系統。

知先行後

儒家講知行,並不是側重在認識論上,而是偏重於道德實踐。不過,由於他們的討論經常引用生活中的例子,因而又包含認識論的成分。朱熹認為「致知力行,用功不可偏廢」,所以他強調人們不能僅僅從事格物致知的工夫,與此同時,還要進行力行。因為我們僅僅知道了道德的法則,有了道德知識,並不能夠使我們成為聖賢,只有真正付諸實踐,體之於身,才能夠被稱為真正意義上的道德。但是,他這樣說,並不是要人花很長時間,先去進行致知的工夫,達到致知以後,才去進行「行」的工夫。在具體實踐中,知行是互發的,所以朱熹強調知行並進,他舉例說:「知行常相須,如目無足不行,足無目不見。」他還經常把知行比喻成鳥的雙翼、車的兩輪,可見他認為二者是相互需要、相互補充的。

但是,如果從時間的先後來說,朱熹認為應當是知在前,行在後。他說:「論先後,當以致知為先。」也就是說,在一個道德行為中,我們只有先了解到什麼是道德以及道德的當然之則以後,我們才能夠按照此當然之則去行動。否則,人們的道德實踐就是缺乏理論指導的盲目行為。

朱熹也從輕重角度來比較知行。在這種情況下,他認為「論輕重,當以行為重」,也就是說,朱熹還是比較強調道德的實踐的。

生活可以隨遇而安,生命有所堅持!

愛國學,愛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學啟蒙 的精彩文章:

朱熹的理學01

TAG:國學啟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