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時空引力皆為幻象?

時空引力皆為幻象?

時空引力皆為幻象?

毋庸諱言,我們對宇宙的認識是不完備的。宇宙間存在四大基本作用力,負責解釋這四種作用力的是兩大理論體系。一種是廣義相對論,它負責解釋引力。另一種是量子場論,它負責解釋電磁力和兩種核力。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在解釋物質能量和時空曲度之間的關係方面非常完美,幾乎無懈可擊。量子場論在解釋粒子間的相互作用和力方面也十分優秀。但是在最強的引力場,以及最小的尺度下,我們依然無法對自然的本質作出解釋。在這兩種情況下,人類當前最了不起的兩種物理學理論都不適用。

在通常情況下,在時空沒有曲度的情況下,量子場論的計算都是在平坦的空間中完成的。如果時空有曲度,那麼在愛因斯坦引力論的參與下,這樣的計算也可以完成,只是難度大一些。這種半經典的方法管用,但並不總是管用。在一些強場情況下,我們用當前的理論得不出任何有意義的解。

比如在雙縫實驗中,當一個電子在穿越雙縫時,它的引力場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比如當我們假設黑洞的最終狀態是熱力輻射時,組成這個黑洞的粒子身上所攜帶的信息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又比如在奇點附近,引力場和引力會有什麼樣的表現?這些問題,在量子化的引力論出現前都無解。

我們通常假設存在一種量子化的引力論,我們只是還沒有發現它。這種理論可能是弦論,也可能是別的非傳統的理論學說,比如圈量子引力論、因果動態三角劃分,或者漸進安全說。

但是自從2009年以來,出現了一種全新的、令人興奮的挑戰性假說。這種假說認為,引力不是一種真實存在的基本作用力,而是一種幻象,一種表現。

時空引力皆為幻象?

這一假說的積極推進者名叫Erik Verlinde,是一位荷蘭理論物理學家。他認為,引力是某種更為基礎的宇宙現象的表現,而這種現象就是熵。

聲波是分子相互作用的一種表現;原子是夸克、膠子、電子,以及強核力與電磁力相互作用的一種表現;行星系統是廣義相對論引力的一種表現。

在所謂的熵引力說(又稱引力的熵力說),以及與之相關的量子位說中,引力,甚至於時空也是一種類似的表現,它們的背後存在著某種實體,但它們本身卻是一種幻象。

熱力學方程和引力方程間可能存在著深刻的關聯,這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人們也已經明白,熱力學法則作為一種表現,來自更為基礎的統計力學領域。那麼,在引力現象的背後,是否也存在著某種更為基礎的東西?這就是熵引力說的出發點。

Verlinde的研究是基於熵和黑洞的霍金溫度,以及弦論的。他試圖找出量子資訊理論和引力、空間、時間表現之間的關聯。到目前為止,取得了一些令人感興趣的進展,但也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到目前為止還未獲得令人滿意的答案。

這些問題包括,他雖然成功地解釋了引力質量,卻未能解釋慣性質量,以及為何這兩者是相等的?他的許多假設是建立在宇宙擁有當前哈勃常數的基礎上的,但實際上宇宙的膨脹速度是在變化的。他的理論體系只有當暗能量處於主導地位時才有效,但事實是過去幾十億年間,暗能量都處於從屬地位。

時空引力皆為幻象?

儘管如此,他的基本觀點,即溫度和信息由基本量子位決定,並由此產生了包括時間和空間在內的一切與引力有關的表現的看法,仍然不容忽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星空天文 的精彩文章:

「從眼中小便」:我們流淚的時候意味著什麼
英語愛好者,超級英雄愛好者,I Want You
太空中沒有氧,兩艘飛船相撞會爆炸嗎?
月亮不見了
「三體人」所在的半人馬座,兩顆親密無間的超級巨星竟然在鏡頭前「合體」了

TAG:星空天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