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永生法寶: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

永生法寶: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

眾生要證到阿羅漢果位而達到涅槃即永生的境界,必須以三解脫門為基礎。以此基礎去慢方能的羅漢果,去慢即要去我執和法執。三解脫門是以禪定即止為基礎,但不屬於四禪範疇,四禪定皆屬於止即奢摩他的範疇,三解脫門屬於觀,也稱毗婆舍那。

《雜阿含經》第八十:

「若於空未得者而言我得無相、無所有(即無願)、離慢知見者,無有是處。」

註解:空解脫門是三解脫門的基礎,證到空性,就是入空解脫門,證到空性並非見到佛性。禪宗不明白空性和佛性的區別,常以空性代表佛性。

《雜阿含經》第八十:

「佛告比丘:「若比丘於空閑處樹下坐,善觀色無常、磨滅、離欲之法;如是觀察受、想、行、識,無常、磨滅、離欲之法。觀察彼陰無常、磨滅、不堅固、變易法,心樂、清凈、解脫,是名為空;如是觀者,亦不能離慢、知見清凈。」

《心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註解:要證空性必須證到色、受、想、行、識五陰皆空,不是只證到色空就可以了。但即使證到五蘊皆空,五神通具足,但還沒有去掉慢,還有我執和法執,此時知見還不清凈,還有煩惱,還有貪噌痴。要繼續修鍊。

《雜阿含經》第八十:

「復有正思惟三昧,觀色相斷,聲、香、味、觸、法相斷,是名無相;如是觀者,猶未離慢、知見清凈。

註解:知道五蘊皆空,證到五蘊皆空後,那麼就明白六塵即色、聲、香、味、觸、法皆空,既然都空,那麼就應該沒有相,即沒有大小、酸甜、男女,五行、疼痛、善惡、五音之等相,要在行走坐卧中都做到六識無相,此為無相解脫門。但即使能做到無相,也還沒有清凈,還有慢存在,還有我執和法執。

《雜阿含經》第八十:

「復有正思惟三昧,觀察貪相斷,瞋恚、痴相斷,是名無所有;如是觀者,猶未離慢、知見清凈。」

註解:在無相的基礎上,明白五蘊皆空,六塵土無相,那麼自然會慢慢去掉貪噌痴,走到無欲無求,此為無願解脫門。

《雜阿含經》第八十:

「復有正思惟三昧,觀察我、我所從何而生?

復有正思惟三昧,觀察我、我所,從若見、若聞、若嗅、若嘗、若觸、若識而生。

復作是觀察:若因、若緣而生識者,彼識因、緣,為常、為無常?

復作是思惟:若因、若緣而生識者,彼因、彼緣皆悉無常。複次,彼因、彼緣皆悉無常,彼所生識云何有常?

無常者,是有為行,從緣起,是患法、滅法、離欲法、斷知法,是名聖法印、知見清凈;是名比丘當說聖法印、知見清凈,如是廣說。」

註解:此段為去我執和法執(我所)之法,就是明白所謂的「我」和我以外的由六識而知見的一切即「我所」都是因緣而生,都是非永恆的東西,都是有生滅的東西,都是無常,如此去掉對我和法的執著,如此成就阿羅漢果。

證到空性(初地菩薩)和證到萬法不生(七地菩薩)是不同的境界。證到萬法皆空如同我們看電影,知道熒屏上那裡面的人都是光形成的影子,都是虛空。或者入定一看美女知道是空的,但一出定還是喜歡這個美女。或如同人喜歡畫家畫的美女一樣,明知道是假,但是還是喜歡,甚至見之還會生淫慾之心。而萬法不生時,則影子都看不見,影子都不出現,看見美女如同虛空。而阿羅漢看見美女則不執著這個女人是女人,更別說是美女,所以不會有慾望產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大秘密 的精彩文章:

道教和基督教有同一創世理論

TAG:中華大秘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