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漢人王朝對外十大敗仗,先更6個

歷史上漢人王朝對外十大敗仗,先更6個

歷史上漢人王朝對外十大敗仗,先更6個

高粱河之戰

宋太平興國四年(遼保寧十一年,979),宋軍為奪取幽州(今北京,遼稱南京),在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門外)被遼軍擊敗的一次作戰。

宋太宗為奪回五代時後晉石敬瑭割給契丹的燕雲十六州(北京至山西大同等地區),於太平興國四年五月平北漢後,未經休整和準備,即轉兵攻遼,企圖乘其不備,一舉奪取幽州。遼景宗耶律賢得知幽州被困,急令精騎增援。遼軍反擊,宋軍三面受敵,頓時大亂,全線潰退,僅死者萬餘人,宋太宗乘驢車逃走。遼軍追至涿州(河北涿縣)乃止。[1-3]

此次戰爭是遼朝與宋朝第一次在戰場上的直接對話,是五代十國時期結束以後的一場重要戰爭,這場戰爭結束了宋朝統一的步伐,並且在軍事上總體開始處於劣勢。此戰,遼軍發揮騎兵優勢,遠道增援,變被動為主動,給宋軍以沉重打擊;宋軍輕敵冒進,首戰失利,對以後與遼作戰造成了不利的影響。

歷史上漢人王朝對外十大敗仗,先更6個

好水川古戰場(今寧夏隆德西北)

歷史上漢人王朝對外十大敗仗,先更6個

9 好水川之戰

交戰雙方:宋與西夏

戰爭經過:公元1041年2月,西夏天授禮法延祚四年(宋康定二年),西夏軍進攻宋涇原路,在好水川(今寧夏隆德西北)地區,擊敗宋軍的一次伏擊戰。一個早寒的春天,駐守在這裡宋朝軍人還沉浸在春節帶來的諸多快樂中時,在遠離故鄉的惆悵和節日落臨的快樂這兩種複雜情感交織中,度過一個個寒冷的冬末時光,他們沒想到,李元昊親率10萬西夏大軍,經過充分準備,發揮遠距離襲擊戰的長處,向宋軍猛然發動進攻。長時間艱苦環境里的駐守,使宋軍產生了強烈的厭戰情緒,國力強大、軍隊數量眾多的優越心理,逐漸被長期拉鋸戰形成的膠著狀態產生的煩躁情緒所替代,使將士們都想速戰速決,將領們普遍求勝心切,這正中了西夏軍隊誘敵深入的計策。懷慶路馬步軍副總管任福親自帶領3萬餘人的軍隊,緊追西夏佯敗的軍隊,李元昊已將10萬精銳部隊埋伏在好水川口。宋軍發現路上擺著不少封閉的泥盒子,裡面發出咕咕的叫聲,用手一拍,裡面有躍動之聲。這令士卒們覺得很奇怪,便將盒子砸開,裝在裡面的鴿子受驚騰起,直飛谷頂,這正是宋軍進入埋伏圈的信號。頓時,10萬人馬一起從山頭出擊,元昊在山頭以二丈多長的軍旗作為指揮的標誌。宋軍向西旗指向西,宋軍向東旗指向東,宋軍左衝右突,終不得脫險,從清晨酣戰到晌午,任福和一批將領及大批戰士先後戰死。

傷亡:宋朝大將任福及數十名戰將陣亡,士兵10300人戰死,受傷、潰散的更多。

導致後果:宋朝方面,這次歷史上著名的戰事,使宋廷「關信大震」,宋仁宗也「為之吁食」,范仲淹因對西夏作戰不利而被貶官調職。面對塞外的清寒,憂慮的詩人留下了「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的詩句,歐陽修、韓琦等朝臣宿將痛恨無比,紛紛上書自責。

元朝方面:李元昊對宋朝的戰爭,雖然取得了勝利,但也給西夏帶來了嚴重的後果:如由於戰爭爆發,宋朝停止了對西夏大宗銀、絹、錢的「歲賜」;關閉了邊境榷場,禁止西夏所產青白鹽入境,使西夏不僅失去了直接的經濟實惠,境內的糧食、絹帛、布匹、茶葉及其他生活日用品奇缺,物價昂貴,「國中為『十不如』之謠以怨之」。連年戰爭使西夏民窮財盡,人怨沸騰,階級矛盾與民族矛盾加劇,境內部族人民紛紛起而反抗,或逃奔宋朝。[6] 西夏兵力到戰後已處於「死亡創痍者相半,人困於點集」的境地,元昊再發動戰爭是十分困難的。同時元昊也認識到戰勝地廣人眾的宋朝絕非易事。宋朝在戰略上的優勢是西夏望塵莫及的。基於以上原因,元昊向宋朝試探求和。最終促成夏宋議和的重要原因是這個時期宋、遼、夏三者關係的新變化。

歷史上漢人王朝對外十大敗仗,先更6個

宋朝軍隊

宋朝抵禦外族入侵時接連失利的幾點主要原因

一、失去軍事上的地理屏障。北宋建都汴梁(今開封),但燕雲十六州(大致今天的北京、天津全境,以及山西、河北北部)在五代十國時已被後晉的石敬瑭拱手讓給了契丹,燕雲十六州的燕山和太行山脈歷來就是中原王朝阻擋北方游牧民族南侵的主要屏障,失去燕雲十六州,中原將無險可守,從此契丹或女真的騎兵可以一馬平川直抵北宋的都城開封。在冷兵器時代,軍事上的地理屏障非常重要,北宋在對遼、金戰爭中屢吃敗仗,最大的原因就是失去燕雲十六州這一重要的地理屏障。南宋建都臨安(今杭州),在失去淮河一帶後,也就喪失了收復中原的***會,只能向北納幣稱臣,依靠長江最後一道防線苟延國祚了。

二、游牧民族戰鬥力較強。非常不幸,北宋、南宋300多年先後面臨遼、西夏、金、蒙古等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侵。游牧民族民風強悍,弓馬嫻熟,以騎兵為主,***動性強,在平原作戰,以步兵為主的農耕民族往往處於下風。就連秦代、漢唐初期,面對游牧民族的進攻都呈守勢。所以,宋朝軍隊敗仗多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對手一直都是北方強勁的游牧民族。

三、「守內虛外」的軍事部署。宋朝採取「守內虛外」的軍事部署,將大多數禁軍駐防在京城及附近地區,而邊境上只有少數禁軍駐防,這一點在北宋尤為突出。究其原因,一是北宋選擇開封作為都城是因為漕運之便,方便供給,但開封地處平原,周圍地勢開闊平坦,無險可據,屬於「四戰之地」。為了彌補地理上缺陷,保障國都安全,北宋只能以兵為險,駐重兵於京師,形成強幹弱枝之勢。二是宋朝吸取唐末藩鎮割據導致滅亡的教訓,再加上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就是靠陳橋兵變當上皇帝的,所以宋朝統治者都非常忌憚地方擁有大多軍隊,將大部分軍隊掌握在中央,防止地方將領擁兵自重,形成藩鎮割據。宋朝這種「守內虛外」軍事部署,導致鎮守邊防的軍隊在抵禦外敵入侵時多打敗仗。

四、重文輕武的國策。自趙匡胤「杯酒釋兵權」解除了大將對軍隊的控制後,為了防止武將專權,宋朝一直實行重文輕武、揚文抑武的基本國策,提倡文人典軍,利用文官牽制武將,使武將一直倍受壓制,地位不高。主和多文人,主戰多武將,由於武將受到壓制,所以宋朝往往是主和派多於主戰派,從而輕視軍事建設。此外,由於宋朝實行兵將分離、將不專兵的軍事制度,造成將不知兵、兵不知將,嚴重削弱了軍隊的戰鬥力,敗仗多也就不奇怪了。

歷史上漢人王朝對外十大敗仗,先更6個

怛羅斯之戰

8 怛(dá)羅斯之戰

交戰雙方:唐(唐玄宗時期)vs阿拉伯帝國

參戰方兵力:可信度較高的一般有三種說法:

一、阿拉伯200000人,唐軍20000人。

二、阿拉伯70000人,唐軍18000人 參戰方兵力 三、阿拉伯先200000人,後增兵到300000人。唐朝遠征軍18000人。

一般史學界較為認同的是第一種和第二種。

戰爭經過:

公元750年,唐安西節度使高仙芝以西域藩國石國「無番臣禮」為由,領兵征討,石國請求投降,高仙芝允諾和好。不久高仙芝違背承諾,攻佔並血洗石國城池,捋走男丁,格殺老人、婦女和兒童,搜取財物,俘虜石國國王,751年正月,高仙芝入朝,將被俘的幾位國王獻於玄宗面前,並因赫赫戰功被授予右羽林大將軍,並將石國國王斬首。此時高仙芝達到了征戰生涯的最高峰。僥倖逃脫的石國王子遂向大食(阿拉伯帝國)的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求救。大食援軍計劃襲擊唐朝西域四鎮,高仙芝先發制人,主動進攻大食。高仙芝率領大唐聯軍長途奔襲,深入七百餘里,最後在怛羅斯與大食軍隊遭遇。唐朝要在中亞樹立霸權就必須擊敗阿拉伯,而阿拉伯要完全控制中亞則必須擊敗唐朝的挑戰。

天寶十年四月(751)高仙芝率軍從安西出發,在翻過蔥嶺、越過沙漠、經過了三個月的長途跋涉之後,高仙芝在七月份到達了中亞名城怛羅斯城下,城中已經有阿拉伯軍數千人搶先駐守,唐軍只好開始圍攻怛羅斯城(今哈薩克的江布爾城附近)。據阿拉伯史書《創世與歷史》記載,阿拉伯人在接到高仙芝進攻的消息之後,駐巴士拉的東方總督艾布·穆斯林立即下達命令,部將塞義德·本·侯梅德帶部下數千人的部隊搶先駐守怛邏斯城中,加強防守,為大軍集結贏得時間。艾布·穆斯林帶著自己的1萬人趕往撒馬爾罕構築工事準備大戰,齊雅德和另一將領艾布達·烏德·哈里德·本·伊卜拉欣·祖赫利召集河中的駐屯軍1萬人迅速趕往怛羅斯城,(可能還包含艾布·穆斯林的一部分部隊),高仙芝攻城五天不克,阿拉伯援軍趕到,從背後襲擊唐軍(段秀實傳圍城五日不克),在外圍警戒的葛邏祿部僱傭兵見事不妙突然逃跑,導致唐軍陣腳頓時大亂。葛邏祿的行為在唐軍看來是徹底的背叛,阿拉伯聯軍趁機出動重騎兵突擊唐軍陣營的中心,連日征戰的唐軍在內外夾擊下再也支撐不住,終於潰敗,高仙芝在夜色掩護下單騎逃脫。李嗣業、段秀實收攏散兵游勇向安西逃遁,途中恰逢中方聯軍中的拔汗那兵也潰逃至此,造成兵馬車輛擁擠堵塞道路。李嗣業恐阿拉伯追兵將及,不惜對盟軍大打出手,揮舞大棒斃殺百餘名同屬大唐聯軍的拔汗那軍士,才殺開一條血路,殘餘唐軍得以通過。此前李嗣業還曾勸高仙芝棄兵逃跑,被段秀實斥責為「憚敵而奔,非勇也;免己陷眾,非仁也」。在收攏殘兵之後,高仙芝並不甘心,依然想進行一次反擊,在李嗣業等的勸說之下終於放棄。最後高仙芝只得引殘兵逃至安西。

傷亡情況 :通常有兩種數據:

一、阿拉伯方面傷亡七萬,唐軍傷亡一萬五千人

二、阿拉伯方面傷亡三萬,唐軍傷亡八千

導致後果:怛羅斯之戰後,安西都護府的精銳兵力損失殆盡,但盛唐時期的恢復能力是驚人的。僅僅過了兩年,升任安西節度使的封常清於天寶十二年(753年)進攻受吐蕃控制的大勃律(今克什米爾西北的巴勒提斯坦),「大破之,受降而還。」說明安西都護府的實力已經大體恢復。如若不是安史之亂,安西都護府也許有能力再次和阿拉伯人一較長短。

怛羅斯之役後不久阿布·穆斯林因功高震主而被謀殺,手下大將齊雅德·伊本·薩里也被處死,由此引來大規模叛變,阿拉伯忙於平亂,並沒有乘勝追擊,只是鞏固了他們在中亞取代唐朝建立的霸權。而中國方面由於幾年後爆發安史之亂,之後還有朱泚之亂、藩鎮之禍、牛李黨爭、甘露之變,唐朝不斷內鬥,國力嚴重消耗,也只能放棄在中亞與阿拉伯的爭奪。

歷史上漢人王朝對外十大敗仗,先更6個

西方學者勒內·格魯塞認為:如果不是唐帝國內部的那場內亂,也許,不過幾年,他們就會從阿拉伯人手中奪回他們的霸權,但是,隨後爆發的安史之亂卻使唐軍永遠的失去了這個機會,也正是這場來自帝國內部的持續八年的內戰,幾乎耗盡了這個強盛帝國的所有財富,衰落從那個時候才驟然開始。從廢墟中重建的那個帝國已不再是曾經的天可汗帝國。

歷史上漢人王朝對外十大敗仗,先更6個

燕然山,今蒙古境內杭愛山

7 燕然山之戰

交戰雙方:漢vs匈奴

戰爭經過:漢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三月,武帝劉徹遣李廣利率軍7萬從五原出塞擊匈奴。匈奴單于聞漢軍至,徙其輜重於郅居水(今蒙古北部之色楞格河),左賢王驅其部眾渡余吾水(今蒙古境內土拉河)至余吾水北六、七百里之兜銜山。單于自率精兵渡姑且水(今蒙古圖音河)。漢軍至,匈奴以右大都尉衛律(西漢降將)率5000騎擊李廣利軍於夫羊句山峽(約在今蒙古達蘭扎達加德附近),被漢軍擊敗,死傷數百人。漢軍追擊至范夫人城(約在夫羊句山峽以北)。時李廣利曾因與丞相劉屈?相謀立李夫人(漢武帝寵姬,李廣利之妹)之子昌邑王為太子獲罪,其妻又因巫蠱被捕,欲深入擊匈奴以求功贖罪,故冒險北進,遣護軍率2萬騎渡郅居水,與匈奴左大將、左賢王2萬騎苦戰一日,殺左大將,斬俘甚眾。李廣利退軍至燕然山時,匈奴單于知漢軍疲憊,率5萬騎遮擊廣利軍,殺傷甚眾。當夜,單子軍挖數尺深之塹壕於漢軍前,又從後擊之,漢軍大亂,為匈奴圍殲,李廣利降匈奴。為配合李廣利作戰,遣御史大夫商丘成率軍3萬(一說2萬)出西河(郡治平定,今內蒙古東勝境)、重合侯馬通(一作莽通)率4萬騎出酒泉擊匈奴,均無功而返。

傷亡情況:李廣利部2萬人被圍殲,匈奴不明

導致後果:此後,漢武帝下詔罪己,停止對匈奴的反擊。燕然山之戰,是漢武帝在位期間與匈奴的最後一次大戰,也是他用兵匈奴以來最大的一次失敗

歷史上漢人王朝對外十大敗仗,先更6個

松錦大戰

歷史上漢人王朝對外十大敗仗,先更6個

6 松錦大戰

交戰雙方:大明vs大清

參戰兵力:明、清雙方各投入十多萬大軍

戰爭經過:由皇太極發動,明清雙方投入十幾萬大軍參戰,從公元1640年(明崇禎十三年,清崇德五年)清軍圍困錦州城起,到公元1642年(明崇禎十五年,清崇德七年)松山城被清軍攻陷,明軍主帥洪承疇被俘止,戰爭共經歷了兩年。戰爭前期明軍步步為營,佔據一定優勢,後被皇太極從後方包抄,斷了糧路,加上總兵王朴貪生怕死,是本該是一場有計劃組織的軍事撤退演變成了大潰敗。王朴啊王朴,孬種啊孬種

崇禎十二年(1639年)明廷調任洪承疇為薊遼總督,系東北邊防,防衛清人。崇禎十三年(1640年)三月,皇太極命鄭親王濟爾哈朗、多羅貝勒多鐸等人領兵修築義州城(遼寧義縣),「駐紮屯田,令明山海關外寧錦地方不得耕種」,錦州守將祖大壽向明廷報稱:「錦城米僅供月余,而豆則未及一月,倘狡虜聲警再殷,寧錦氣脈中斷,則松、杏、錦三城勢已岌岌,朝不逾夕矣。」明廷命洪承疇領王朴、楊國柱、唐通、白廣恩、曹變蛟、馬科、王廷臣、吳三桂八總兵,步騎十三萬,援錦州解圍。洪承疇不敢冒進,駐紮寧遠,窺探錦州勢態。由於當時明朝財政困難,兵部尚書陳新甲主張速戰速決,催承疇進軍。崇禎十四年七月二十六日承疇在寧遠誓師,率八總兵、十三萬人,二十八日抵錦州城南乳峰山一帶,二十九日,命總兵楊國柱率領所部攻打西石門,楊國柱中箭身亡。後雙方在乳峰山戰事膠著,「清人兵馬,死傷甚多」,清軍失利,幾至潰敗。

崇禎十四年八月十八日皇太極帶病急援,「上行急,鼻衄不止」,晝夜兼行500餘里,到達錦州城北的戚家堡(遼寧錦縣齊家堡),緊緊包圍在松山一帶,洪承疇與清軍決戰於松山、錦州地區,皇太極秘令阿濟格突襲塔山,趁潮落時奪取明軍屯積在筆架山的糧草十二堆。明軍「因餉乏,議回寧遠就食」,決定分成兩路突圍,屆時「各帥爭馳,馬步自相蹂踐」,總兵吳三桂、王朴等逃入杏山,總兵馬科、李輔明等奔入塔山。承疇等人突圍未成,困守松山城,幾次組織突圍,皆告失敗,不久「轉餉路絕,闔城食盡」,松山副將夏承德遣人密約降清,以為內應。崇禎十五年(1642年)二月十八日城陷,總兵邱民仰、王廷臣、曹變蛟被殺,洪承疇、祖大樂兵敗被俘至瀋陽,三月八日,祖大壽率部獻城歸降,清軍佔領錦州。四月二十二日,清軍用紅衣大炮轟毀杏山城垣,副將呂品奇率部不戰而降,松山、錦州、杏山三城盡沒,至此松錦大戰結束。洪承疇為表示忠於明室,宣布絕食,到了五月剃髮降清。洪承疇投降以後,明朝不知道他已經變節,思宗聞之大震,輟朝特賜祭九壇,祭到第九壇的時候,又得到軍報,說洪承疇降清了,京城大嘩。

傷亡情況:據《清太宗實錄》記載:「是役也,計斬殺敵眾五萬三千七百八十三,獲馬七千四百四十匹,甲胄九千三百四十六件。明兵自杏山,南至塔山,赴海死者甚眾,所棄馬匹、甲胄以數萬計。海中浮屍漂蕩,多如雁鶩。」 但 清太祖、太宗實錄一貫有誇大戰果的習慣,清軍傷亡不詳。

明朝戰敗原因:

1 盲目催戰。當時崇禎皇帝、兵部尚書陳新甲等人,偏信「原屬刑曹,本不知兵」的遼東監軍張若麒輕敵冒進之言,一味催戰。因此,洪承疇「輕進頓師,進不能突圍,退不能善後,形見勢絀,……遂使重臣宿將選率驍騎,十萬之眾,覆沒殆盡」。

2 督監不和。薊遼總督洪承疇根據關外兵力和錦州守將祖大壽「逼以車營,毋輕戰」的意見,主張且戰且守,步步為營,逐步向前推進以解錦州之圍。而監軍張若麒卻反對,「振臂奮袂,扶兵之勢,收督臣之權,縱心指揮」,於是明軍「但知有張兵部,不知有洪都督,而督臣始無可為矣」。總督和監軍兩者互相掣肘,明軍不知所從。

3 指揮失誤。洪承疇雖然精通兵家權謀,由於考慮到個人的得失安危,所以屈從於陳新甲、張若麒等人的權勢。當「陳新甲趣之,未免輕進以頓師」時,他就孤軍深入;當「張若麒惑之,倏焉退師以就餉」時,他就率軍南逃。因此,洪承疇在指揮作戰上,表現出猶豫和動搖,這就必然導致明軍失敗。

4 將官畏死。明軍在松山與清軍對陣時,兵員和火器都勝於清軍,本應決一死戰以解錦州之圍,但是一些明軍將領畏死,卻棄戰南逃,如總兵王朴為了自己活命,不顧全軍安危,違約先遁,造成明軍松山大敗。又如明廷為了解救洪承疇,命順天巡撫楊繩武、兵部侍郎范志完率軍赴松山解圍,可是「皆斂兵不敢出」。

造成後果:明朝傾盡國力打造的九邊精銳損失殆盡,只剩三萬殘軍跟隨吳三桂退守寧遠,之後明朝在關外的城池悉數陷落,僅剩孤城寧遠。此役是明清雙方最後的關鍵戰役,以後明朝再也沒有能力組織起對清軍的有效反擊。此戰之後,李自成在河南陝西一代做大,明朝內外交困,倆年之後,明朝滅亡。

歷史上漢人王朝對外十大敗仗,先更6個

土木堡之變

5 土木堡之變

「自古胡人得中國之利未有勝於此者」

交戰雙方:大明(明英宗時期)vs 瓦剌(北元分支)

參展兵力:明朝軍隊21萬餘人(號稱50萬)-瓦剌軍隊約5萬人

戰爭經過:正統十四年六月(1449年),瓦剌首領也先大舉進兵明境,明英宗朱祁鎮在宦官王振的慫恿下,不顧群臣勸阻,七月明英宗令皇弟朱祁鈺留守,親率大軍出征。由於組織不當,一切軍政事務皆由王振專斷,不允許文武大臣參預軍政事務軍內自相驚亂。19日出居庸關,過懷來,至宣府。8月1日,明軍進到大同。未交鋒,鎮守太監郭敬報告也先為誘明軍深入,主動北撤,王振看到瓦剌軍北撤,仍堅持北進。後聞前方慘敗,則驚慌撤退決定回師。本欲使英宗於退兵時經過其家鄉蔚州「駕幸其第」,顯示威風;又怕大軍損壞他的田園莊稼,故行軍路線屢變,導致士兵疲憊不堪。

兵部尚書鄺埜一再要求馳入居庸關,以保證安全,但王振不準。土木堡地勢高,無泉缺水,土木堡之南十五里處有河,被瓦剌軍佔據,將士饑渴難耐,挖井二丈仍無水。隔日瓦剌軍隊包圍土木堡。也先遣使詐和,並主動撤離,以麻痹明軍。英宗不疑有詐,遣曹鼐起草詔書。王振下令移營就水,當明軍大軍移動時,饑渴難忍的軍士一哄而起,奔向河邊,人馬失序,瓦剌軍趁機發動攻勢。明軍只得倉促應戰,英國公張輔,泰寧侯陳瀛,駙馬都尉井源,平鄉伯陳懷,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陳塤,修武伯沈榮,都督梁成、王貴,尚書王佐、鄺埜,學士曹鼐、張益,侍郎丁鉉、王永和,副都御史鄧棨等,皆戰死,明英宗盤而坐,不久被俘,王振被護衛將軍樊忠用大鐵鎚所殺,樊忠不久亦戰死。此役明軍死亡過半,大量輜重盡為也先掠奪,只有大理寺右寺丞蕭維楨、禮部左侍郎楊善、文選郎中李賢等數人僥倖逃出。

正在明軍爭相亂跑之機,瓦刺伏兵四起,明軍潰敗。英宗突圍無望,索性跳下馬來,面向南方,盤膝而坐,等待就縛。不一會兒,瓦刺兵衝上來,一個士兵上前要剝取英宗的衣甲,一看他的衣甲與眾不同,心知不是一般人物,便推擁著他去見也先之弟賽刊王。賽刊王在盤問英宗時,英宗反問道:「你是誰?是也先,還是伯顏帖木兒,或者是賽刊王。」賽刊王感到英宗說話的口氣很大,立即報告也先,也先派遣留在瓦刺軍中的明朝使者去辨認,才知道他就是英宗。

1449年的土木之變,是明朝中央軍隊第一次發生的一場失敗戰役。除了軍事指揮錯誤的直接原因外,與長期以來明朝北方邊防被破壞有密切關係,是北方邊防廢弛的必然結果。

而朝中的士大夫為防止明王朝重蹈北宋滅亡覆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當時大臣李賢:「自古胡人得中國之利未有盛於此舉者,胡人亦自謂出於望外,況乘輿為其所獲,其偶然哉?

歷史上漢人王朝對外十大敗仗,先更6個

靖康之難

4 北宋汴梁保衛戰(靖康之難)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交戰雙方:北宋vs金

參戰兵力:第一次圍城北宋守軍50萬,金朝7萬,第二次圍城北宋守軍不足7萬,金朝超過15萬

戰爭經過:過程很複雜就不細說了,靖康二年四月金軍攻破東京(今河南開封),除了燒殺搶掠之外,更俘虜了宋徽宗、宋欽宗父子,以及大量趙氏皇族、後宮妃嬪與貴卿、朝臣等共三千餘人北上金國,東京城中公私積蓄為之一空。又稱靖康之亂、靖康之難、靖康之禍、靖康恥。

導致後果:北宋滅亡,靖康二年二月六日(公元1127年3月20日),金太宗下詔宋欽宗被廢為庶人。七日,宋徽宗等人被迫前往金營。當金人逼迫徽、欽二帝脫去龍袍時,隨行的李若水抱著宋欽宗,不讓他脫去帝服,還罵不絕口地斥責金人為狗輩。完顏宗翰初時想招降李若水,過了幾天看看無效,就隨便讓手下處理他。李若水罵不絕口,被宗翰的手下割裂咽喉而死節。

1127年4月20日,金人冊封一向主和的張邦昌為帝,國號「大楚」,建立了傀儡政權,金人在扶植張邦昌的同時,再次搜刮金銀,即使婦女的釵釧之物也在掠取之列。開封府擔心金銀不夠,金人無端挑釁,便在開封城四周設立市場,用糧食兌換金銀。由於京城久被圍困,糧食匱乏,百姓手中的金銀也無所用,便紛紛拿出來換米。這樣,開封府又得金銀幾萬兩。然而,開封城已被搜刮數次,金銀已盡,根本無法湊齊金人索要的數目。金人只好作罷。

此時,金軍統帥得知康王趙構在河北積極部署軍隊,欲斷金人退路,又擔心兵力不足,不能對中原廣大地區實行有效統治,因而,在立了傀儡政權之後,準備撤軍。在撤退時,金人還燒毀開封城郊的房屋無數。「東至柳子,西至西京,南至漢上,北至河朔」,在這樣一個廣大的地區,金兵「殺人如刈麻,臭聞數百里」。這給廣大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罪行滔天,令人髮指。

四月一日,金軍在擄掠了大量金銀財寶後開始分兩路撤退。一路由宗望監押,包括宋徽宗、鄭皇后及親王、皇孫、駙馬、公主、妃嬪等,已於前三日沿滑州北去;另一路由宗翰監押,包括宋欽宗、朱皇后、太子趙諶、宗室及孫傅、張叔夜、秦檜等幾個不肯屈服的官員,沿鄭州北行。被金人擄去的還有朝廷各種禮器、古董文物、圖籍、宮人、內侍、倡優、工匠等等,被驅擄的百姓男女不下10萬人,北宋王朝府庫蓄積為之一空。金兵所到之處,生靈塗炭。如此慘烈的災難,給宋人留下了難以治癒的傷痛。又因靖康元年為丙午年,亦稱此事件為「丙午之恥」。

總評:靖康恥無疑是漢民族歷史上的一場大劫,也給當時的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更是大宋這個王朝的百年國恥。而這場大劫所產生的根源更是後人必須深刻總結的重大教訓,這個國恥宋王朝用了百年才終得洗雪。

南宋以後人們對靖康之難進行了深刻的總結,並且基本認定其禍首就是北宋的改革家王安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端之秀 的精彩文章:

專殺超一流武將,細數三國七大神秘高手

TAG:雲端之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