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功到自然成 任法融釋義《道德經》第21章及啟示

功到自然成 任法融釋義《道德經》第21章及啟示

功到自然成 任法融釋義《道德經》第21章及啟示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眾。」

「孔德」是指空虛無為的「上德」,非有為的「下德」。 「容」是對上德的形容。物之得於道者便是「德」。由德的功用中,又能體現出道的體性,從事物的運化中更能顯現出德的功能。

所以,天地萬物無不是在上德的功能中不斷變化和生長。萬匯品類的體性完備,神全氣足,皆是「上德」的功能。因大道無形而無名,只有從德中才能體現道的體性。

「道之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杳兮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混然一氣的真常之道,它恍惚似有,有而非有,無而非無。在恍恍惚惚、杳杳冥冥之中,有不可視聽的微妙運化之功。不但有微妙運化之功,而且確為真實。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

「閱」是觀看。「甫」是起始。這個混成一物的無名之朴,從古至今不變不易,以至於到無限的將來,仍不會離去。正因為大道能永恆不變,長久存在。所以,能盡閱大千宇內無限事物的起始。

「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以此。」

欲觀眾類之始,首先必體於道。因道的體性圓明,德的功能周遍,就本章大意可分三節:第一節是說道和德的關係是分不開的。道本無形,可由德的功用之中體驗。第二節是說道雖無形、無名,卻在恍惚杳冥之中,通過事物可以顯現,其妙用可證可信。第三節是說大道運化不息。正因為此,它才能盡閱萬物的起始。

功到自然成 任法融釋義《道德經》第21章及啟示

啟示:

1、此章是修道過程中的一種感悟,功到自然成。當你打坐煉丹還沒有結丹的時候,你不可能體會到恍恍惚惚杳杳冥冥的道的境界。

2、自知自覺,涵容守中這就是大道的外在表現。

3、甫字可作為父親、主子、神仙看,目不外觀,眼神回歸;耳不外聽,耳神回收;鼻不外吸,鼻神凝一;閉口無言,諸神聚集。這就是眾甫。到這個時候才可以神化,氣結,精凝而成道。

(接下來還要分別釋義《道德經》後60章,請繼續關注)

說明:本人研讀《道德經》並打坐煉丹多年,有所感悟,但是不敢說悟解了《道德經》,在學習《道德經》的過程中有所感悟,願與大家分享,理解的對與錯留待大家評說。如果有歧義那麼請您以道德經原文和中國道教協會原會長任法融的《道德經釋義》為依歸。本人有志於《道德經》的白話解讀和故事性解讀,如果您喜歡在淺顯易懂的故事和話語中體悟深奧的道理,請關注本人的頭條號「問道終南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問道終南山 的精彩文章:

平易 少私 寡慾是偉人心理特徵 任法融釋義道德經 第19章及啟示
為什麼說:重為輕根 靜為躁君 任法融釋義《道德經》第26章及啟示

TAG:問道終南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