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高北緯的風暴
圖中這番木星雲景是由一場位於木星北極區域南端的風暴造成的,圖片源自NASA朱諾號航天器(NASA』s Juno spacecraft)。
圖片來源:NASA/JPL-Caltech/SwRI/MSSS/Gerald Eichst?dt/Seán Doran
這場名為北北溫帶小紅斑(North North Temperate Little Red Spot 1,簡稱NN-LRS-1)的風暴是個持久的反氣旋橢圓形風暴。我們至少從1993年開始就跟蹤它了,它的年齡可能更大。反氣旋是一種風暴周圍的風向和低氣壓區的風向相反的天氣現象。這是木星上第三大的橢圓形風暴,大約有3,700英里長(6,000千米)。它的顏色在紅色和米黃色(也就是它現在的顏色)之間轉換,但是這張由朱諾相機拍下的圖像顯示它風速最高的核心呈淡紅色。
平民科學家Gerald Eichst?dt和Seán Doran用朱諾相機的數據處理了一下這張圖片。圖片經旋轉後,其正上方是赤道地區,下方則是木星的北極地區。
這張圖片由朱諾號第七次近距離飛掠木星時拍下,拍攝時間為太平洋夏季時間(PDT)下午6:42(美國東部夏令時,EDT下午9:42)。當時航天器離木星緯度44.5度的雲層大約有7,111英里(11,444千米)。
木星的一些最新照片
一張木星大紅斑的新圖,上圖拍攝於2017年7月10日,由平民科學家Gerald Eichst?dt 和 Seán Doran使用朱諾號拍攝的數據創建,當時朱諾號距離木星雲頂上方約16535公里。
圖片來源:NASA/JPL-Caltech/SwRI/MSSS/Gerald Eichst?dt/Seán Doran
翱翔在木星上空,這是朱諾號第八次飛掠木星上空,上圖於美國東部時間2017年9月1日17時58分由朱諾號探測器拍攝,當時朱諾號距離木星雲頂上方約7576公里。
圖片來源:NASA/JPL-Caltech/SwRI/MSSS
朱諾號第8次近距離拍攝到的木星,從左至右,拍攝於美國東部時間2017年9月1日18時3分至11分,當時朱諾號距離木星雲頂上方約12143公里至22908公里,緯度範圍在-28.5406度 至 -44.4912度。
圖片來源:NASA/JPL-Caltech/SwRI/MSSS
(編輯:Martin Perez 翻譯:Cindy 校對:Linda)


※三維模型揭示能量巨大的雙星爆發過程
※那些有關於月亮的記憶
※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發布會
※中秋月圓之夜,我們為你準備了這份來自月宮的大餐!
※《星球奇境》宇宙特展首登中國
TAG:NASA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