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一個人的福報和罪愆可以相互抵消嗎?

一個人的福報和罪愆可以相互抵消嗎?

我們常說抬頭三尺有神明,這個比法律還重要。法律是什麼?是我們只要想辦法不讓你抓大就行,這是我們應付法律的最好方法。

一個人的福報和罪愆可以相互抵消嗎?

在西方,比如美國,如果政府要立相關法律,民眾會抗爭,不讓法律通過。可一旦新的法律成立,人們會服從,這是他們的民族性,所以法律在美國實施起來非常簡單。中國人卻不是這樣,國家想要頒布相關法律,民眾是不會去抗爭的。大家想的是,只要不讓執法者抓到自己違法就行。至於要立什麼法,民眾並不會特別在意。

比如闖紅燈。警察要罰款,西方人會認罰。中國人卻不是這樣,中國人卻不是這樣,中國人闖紅燈被抓住不會輕易認罰,會怪警察:「你要抓我、罰我都可以,但是你得公開站在那裡抓我,你躲起來幹什麼?我就是因為沒有看到你,看到你我會闖紅燈嗎?」中國人最厲害的就是這一點,你敢把我怎麼樣?會不會變?不會變。

一個人的福報和罪愆可以相互抵消嗎?

民族性沒有好壞之分,文化的基因是不會變的。為什麼不會變?如果變的話,全世界就成了一個樣子,也就沒有了所謂的陰陽,沒有了互動,那樣的話,人類最終也將消失。

可以這樣說,壞人是維持人類平衡的一個重要因素,這一點老子講得很清楚。沒有壞人,怎麼會知道誰是好人?如果每個人都相似,好壞就無法區分。這個觀點,老子講的很深刻。每個人都應該好好審視自己,我們每天都在兩個空間里徘徊,一個叫出神,一個叫恍神。大家都知道,人一出生就面臨著「回家」的命運,這是誰都逃不掉的。

人的一生不管過得如何,最後目的都是——安全會老家,再準確一點講,就是求得好死。所以,中國人罵得最難聽的話,就是「你不得好死」,這是對一個人最狠的詛咒。

一個人的福報和罪愆可以相互抵消嗎?

歷史告訴我們,不論你有多少財富,多大權勢,只要你在最後一刻不得好死,一切也就只是過眼雲煙而已。同樣是「回家」,有的人順順利利、心安理得;有的人則不然。曾國藩就是這樣,曾國藩在庭院里散步,兒子陪在身邊,突然他感覺腳麻,就對兒子說:「扶我進去坐坐」。曾國藩進去坐了不久就去世了,心安理得,毫無愧疚。

知易難行,為什麼難?因為老子不讓我們知道自己到底什麼時候會死去,只知道自己遲早會「回去」。所以,我們要時刻最好死的準備,不能亂來。有的人做了很多壞事,最後想趁著自己還有幾年的時間,趕快做點好事。我想說的是,世上沒有將功折罪這回事。白點就是白點,黑點就是黑點,它們既不能被塗改,也不會被抵消,功與過不能相抵。

是非功過不能相抵,你做錯了,就要乖乖地受罰,心安理得的受罰,這是逃不掉的。當然,你的好也絕不會漏掉,神仙是很公正的,一視同仁。

一個人的福報和罪愆可以相互抵消嗎?

白點不在乎你的財富有多少,3000元是一個白點,10元也是一個白點,不以財富的多少為衡量標準。一個善念就是一個白點,一個惡念就是一個黑點,這也就是古人所說的「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道理。

我們平時常覺得老實人很愛吃虧,因為老實人經常受聰明人的氣,上聰明人的當。實際上,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老子一直強調「反者道之動」,任何事情我們都要反過來想一想。

老子《道德經》第五章里講:「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什麼是芻狗?芻狗就是用草編扎的祭品,在古代,人們祭拜天地、祖先的時候,會用到祭品。這個祭品很重要,不能亂動,可是祭拜結束,祭品就被隨意丟掉了。這兩句是天人之間的對話,是人對天地的一些感慨。其實,大仁就像不仁,不仁才是大仁。我們講到的仁都是小仁小義,格局都很小。

一個人的福報和罪愆可以相互抵消嗎?

更進一步講,凡是嘴上說憑良心的,多半都是做壞事的,這種東西是不能說出來的,一說出來就表示你的心裡有異樣。天地無心,萬物各遂其生,各得其所,不仁所以大仁,不義所以大義。如果能夠一視同仁,你就不可以愛上任何一個人,一旦你愛上任何一個人,你就不會愛上所有人,這是社會的必然現象。因此,不要相信「我愛你」這三個字,剛開始聽會特別感動,以為那是真愛,後來才知道,原來都是假的,會變的。這根「名可名,非常名」是相同的意思。

天地不是不仁。人們常說天長地久,意思是說,時間好像永遠用不完,空間好像無限大。天就是時間,永遠用不完;地就是空間,總是無限大。時間、空間無窮無盡。《道德經》第七章里說:「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自生則與萬物相爭,不自生則萬物歸,這就是道。

一個人的福報和罪愆可以相互抵消嗎?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一個要做大事的人,就要像天、像道一樣具有廣大的心量。如果什麼事都自己做,那就不會長久,就累死了。我捨得讓別人做,大家都去做,我就沒事做,故能長生。因為不自生,自己不勞累,所以能長生。長生不是長生不老,長生是生生不息,世世傳承。

(文章由道山不老編輯整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山不老 的精彩文章:

王羲之書法與道教有什麼關係?
漲知識—看一看道士如何誦經?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中的「橐龠」指的是什麼?
也許這才是如今道德逐漸回歸的真實原因
什麼是和合四象?

TAG:道山不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