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怎樣求道才是正確的方法?

怎樣求道才是正確的方法?

各位道友好,小玄道長是一個工作起來自己都害怕精心敬業的大好青年,每次讀到好的知識點,都希望和大家一起探討分享。自己學習的同時,也不忘記帶動大家一起成長,為我的敬業點個贊吧!

怎樣求道才是正確的方法?

關於修道,很多人都不是很理解,覺得很模糊,甚至有些晦澀難懂。其實難懂,也未嘗不是一種好事,證明你在探索的過程中。中國智慧從來都不是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中國人喜歡太極,正是因為它是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無中有有,有中有無,一來一去之間,凸顯大智慧。

怎樣求道才是正確的方法?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得天獨厚,深知「天人合一」的奧秘,獲得了「天人感應」的能力,蒙受「天人共治」的恩澤。而求道、修道更是要藉助天人合一。

天人為什麼能夠合一?因為「道」生天地萬物,天地和人都是「道」所生,彼此擁有共同的母親,當然可以合一。既然能夠合一,就可以互相感應。

怎樣求道才是正確的方法?

天不言語,只透過「天垂象」來啟示人類。聖人由天象推天理,教導大家尊道貴德,憑良心做人、做事,以求合理。「天人感應」形成「天人共治」的互動。孔子看出「天」對「時」特別重視,於是倡導「天時地利人和」的行事法則,所以被孟子稱譽為「聖之時者」。

我們要學習天,學天的什麼呢?

學天的四時運行,用以改造自己的命運。孔子說「時也,命也」,這實際上便是由修道過程中的經驗積累所得到的人生法則。不管什麼「時」、不論什麼「命」,都應該盡心儘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

怎樣求道才是正確的方法?

獲得重用時,所得到的是勞心勞力;沒有人重用時,所得到的是自得其樂。這樣的人生,孔子做到了!任職時不辭勞苦,退隱時誨人不倦。這種隨遇而安的心態,實在可貴!

貧困,是老天爺給人的一道關卡。考驗人們因應的態度,促使人們了解「自己是君子還是小人」。

修道人在現實社會中,有時反而受到輕視和排斥。正是這樣,修道才顯得難能可貴。當今大多數人趨於功利,難以接受窮困的挑戰,我們更應該重視這些潔身自愛的少數人,才不致同流合污。

讓我們想的更深遠一些,中華大道之所以能夠綿延不絕,便是由於有這些可貴的少數人能夠堅持信念,擇善固執,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來,我們除了敬重,更應該效仿,為民族命脈盡一份心力。

怎樣求道才是正確的方法?

「傳承」的意思,是上一代傳下來,交給下一代;下一代承接上一代的寶貴教誨,不但自己這一代要用心實踐體悟,而且還要堅持完成傳承給下一代的責任。「傳」不容易,「承」也難。兩代之間的密切配合,便是「孝」(上為老,表示上一代,下為子,象徵下一代)的精神。孝道的主旨,即在傳承中華大道,所以說中華文化源於易,成於孝。

歷史是進化的,中華道統也是繼舊開新的,所以他能夠跟得上時代的進化。堅持「無可無不可」的原則,尋求「當時的合理方案」,因而「擇善固執」,便是孔子對道的最佳詮釋,完全符合《易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的要旨。不但善變,而且還要變得恰到好處!

怎樣求道才是正確的方法?

這樣的「求道」過程,如此神奇的「行道」效果,當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做到的。然而,取法乎上,才能得其中。就算這輩子成不了,也不必灰心。下輩子繼續上進,相信總有一天,我們也能夠追隨老子和孔子的腳步,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且讓我們共同努力,先明白「道是什麼」,再探究「道從哪裡來」,然後「用心求道」,相信很快就可以「了生死」,明白人生的究竟了!

期待大家早日從實踐中「知道」、「明道」、「悟道」

(文章出自道山不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山不老 的精彩文章:

一個人的福報和罪愆可以相互抵消嗎?
王羲之書法與道教有什麼關係?
漲知識—看一看道士如何誦經?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中的「橐龠」指的是什麼?
也許這才是如今道德逐漸回歸的真實原因

TAG:道山不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