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畫畫追尋達芬奇,她逃離了洛杉磯,與大海同起同落
何大大推薦| 總 第 1677
期
|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
從洛杉磯的清晨醒來,在海浪的拍打中入睡身邊不是香奈兒和guuci
礁石和海灘是我生活的常態」
▼
「
我認為洛杉磯最完美的一天是從鮮花和藝術開始,
到找到一個新的咖啡店或吃東西的地方結束
。」
這是
Marissa Quinn
的自述
一位來自洛杉磯的畫家
▼
她的筆下大多描繪了生命的誕生與死亡
力求呼籲民眾關心瀕危物種的生存現狀
▼
畫作也被當地博物館肯定
「
她的畫作正在喚醒大眾
」▼
獨特的繪畫表現手法
意味深長的畫面內容
在網路上贏得了不少的追隨者
▼
2014年年底,瑪麗薩研究生畢業
瑪麗薩進入
布洛德藝術中心學習
每天研究不同的藝術流派
試圖尋找屬於自己的道路
▼
通過一年的歷練
洛杉磯藝術圈的種種都讓瑪麗薩不適
浮躁的風氣,追名逐利的行事風格
都有違她追求藝術的初衷
考慮再三,想起兒時大海帶給自己的快樂
瑪麗薩毅然決定回到海邊老家
決心做一名全職畫家
「從小到大,大海就對我有致命的吸引力」
▼
通過網路她搜尋到大量資料
加利福尼亞地區的瀕危動物問題
引起了瑪麗薩的注意
「每天,都有一些物種在消失
,在逝亡」
這也是她作畫的原始動力
▼
剛開始,瑪麗薩喜歡去自然博物館
,畫恐龍,鳥類的骨骼。
一次偶然的機會,瑪麗薩在博物館見到了一份達芬奇的手稿,雖然不懂義大利文,但還是被上面關於解剖的圖案吸引,這也影響了今後瑪麗薩的作畫風格。
達芬奇手稿
同所以毫無名氣的畫家一樣
溫飽往往是要面對的首要問題
老家卧室改裝的畫室,不穩定的收入來源
瑪麗薩連每日的顏料用度都要精打細算
▼
為了走出困境
瑪麗薩苦練畫技
她每天花大量時間去海邊寫生
▼
動物,植物,貝殼
都是瑪麗薩的寫生目標
▼
每天5點半,瑪麗薩起床面向大海
跑步、游泳
將身體充分釋放
▼
將一切不利於創作的外在干擾
排出體外
這能讓她全身心地投入創作
排除任何事物影響
▼
對動物了解得越多
瑪麗薩越明白物種的脆弱性
在人類活動的干預下
近百年來物種滅絕比自然速度快了1000倍
▼
有一分熱,發一分光
瑪麗薩希望能通過自己的畫
引起更多人的注意
好讓人們關注瀕危動保問題
▼
「瀕危物種」宣傳T恤
不久前,瑪麗薩在網上發起眾籌
希望能籌夠足夠多的錢完成旅行
從墨西哥邊境到加拿大邊境
用畫筆展示整個海岸線上的野生動物
▼
但事實上
這個旅行並不是像聽起來那麼酷
除了露宿荒野外
還要遠離一切現代社會帶來的便利
手機,網路,寂寞,孤獨
▼
在網路上還會遭受部分網友的質疑
「只不過是為了炒作出名罷了」
但瑪麗薩毫不在乎
她不再期許因為作品得到肯定
開始從精神上享受創作的過程
▼
在繪畫以外的時間
瑪麗薩會去附近的小鎮尋找靈感
▼
或者去屋後的海灘
收集繪畫的素材
▼
追求理想的道路是孤獨的
縱然異議無數
瑪麗薩還是在享受繪畫帶來的快樂
▼
座頭鯨是瑪麗薩筆下的常客
「它是我最喜歡的生物
不論是驚濤駭浪還是風平浪靜
它就在那,從沒有變過」
▼
旋轉,翻滾,每一次的呼吸
鯨魚展現了平靜與力量的結合、
▼
當鯨魚在海洋中死去
它的屍體會緩慢沉入海底
這個過程有一個飽含詩意的名字
鯨落(Whale Fall)
一座鯨魚的屍體可以供養微生物長達百年
這是它留給大海最後的溫柔
大概就是瑪麗薩喜愛的原因吧
在自拍中,瑪麗薩總是自信而獨立的
▼
瑪麗薩在博客寫道:「海岸線的風從我身上刮來,在我的身體上跳舞,在金色的陰影中纏繞著我的頭髮,使我對靛藍海洋的想像與藍色的天空相互重疊。」
不隨世浪沉浮
落地生根
▼
願在你的將來
也能找到能為之奮鬥的內心目標
保持激情,飽含理想
-END
-
天真的看,深邃的思,
用插畫改變生活
這是何大大推薦的第1675篇文
圖片來源網路,
版權歸其所有
本文轉載須知
個人轉發至朋友圈無需獲得授權。
微信公號轉載時後台回復「轉載」二字,
無授權圖片的童鞋會被舉報的哦!
學習各類插畫課程:水彩、彩鉛、丙烯、油畫;學習人物、動物、風景、創意理念等;網路授課,幾十門
插畫課程,
超低價超專業培訓,點擊閱讀原
文
,圓你的插畫夢!
閱讀原文
↓
↓
↓


※插畫丨驚呆了!在插畫師手裡,原來羽毛球拍還能這樣玩
※插畫丨圓珠筆繪畫大神來啦,不僅超寫實,還超現實,每一幅都回味無窮
※成人才看得懂的黑白誘惑,好喜歡
※插畫丨十一我只想安靜的畫畫!講述溫暖的小故事
※插畫丨她在旅遊照片上再創作,畫出超贊的生活小片段(十一出遊正好用的上)
TAG:插畫與品牌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