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拋謝霆鋒與李亞鵬李嫣過中秋節!這才是王菲離婚不離家的育女之道

拋謝霆鋒與李亞鵬李嫣過中秋節!這才是王菲離婚不離家的育女之道

這個中秋節,狗仔們相當敬業。

這邊天后王菲帶著女兒李嫣同游德國,那邊李亞鵬也在趕赴德國。

媒體猜測,這一家三口將在德國共度中秋。

更有媒體認為王菲這是要回歸家庭的節奏。

這實在是捕風捉影。

王菲與李亞鵬「再見亦是朋友」在圈內圈外眾所皆知。

與李亞鵬李嫣共度中秋,更是他們家的「傳統」。

還記得王菲與李亞鵬宣布離婚後,便在一起過中秋,看得眾人「傻眼」。

在常人的眼裡,離婚後夫妻不是仇人就是路人,還能成為朋友真有點匪夷所思。

不僅僅李亞鵬,王菲與前前夫竇唯,也仍如朋友。

婚姻伴侶如此,王菲的兩個女兒也被教導得有模有樣。

大女竇靖童外表叛逆,實則頗有教養。

小女李嫣出生離異家庭,天生兔唇,卻陽光自信,氣場十足。

人生有一種能力叫做:」追隨內心,不懼流言」。

作為女人,王菲的婚姻,並不順暢,但她始終追隨內心,敢想敢做,實現人生一次一又次升華。

作為母親,王菲堅持開放、自由的育兒理念,接納孩子的不完美,讓兩個女兒活得自性自在。

相比娛樂圈另外一位明星媽媽,高下立等判見。

張柏芝一直以「單親媽媽「形象示人,眾人也一致認為張柏芝好辛苦,獨自撫養兩個兒子長大。

然而,張柏芝越固守維護」好媽媽「形象,孩子爸爸謝霆鋒就越成為」壞爸爸「形象代言人。

據說,離婚之時,張柏芝曾經抱著Lucas崩潰痛哭。

4歲的Lucas相當懂事,不斷安慰說:「媽媽不要哭。」自己又邊哭邊說:「我不會跟爹地」。

張柏芝曾經直言「人生有透不過氣的壓力』,她的選擇,是將這種壓力轉移給孩子、轉移給前夫。

這不難理解。張柏芝不象王菲,生活在一個富足官宦之家。

張柏芝自小歷經坎坷,父母早早離婚,自己高中畢業後就出來社會打工,為生存奮力拚博。

張柏芝正在不自覺將兒時的經歷,在兩個兒子身上重演。

父母之於孩子,缺一不可。

母愛給予孩子安全感。父愛帶給孩子的是自信。

對於年幼的孩子,安全感無疑很重要,但是隨著孩子年歲增長,父愛便要開始發力。

不幸的是,張柏芝不斷醜化謝霆鋒,無論是真是假,對孩子來說,這是一種比離異更大的傷害。

儘管王菲的感情生活毀譽參半,但王菲處理離婚後家庭關係,尤其是和孩子關係,無疑可得滿分。

明確告訴孩子離婚的事實。

前不久白百何發文承認離婚,因為孩子沒有對外公布。

其實,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與其遮遮掩掩,不如坦坦蕩蕩。

第一場婚姻里,王菲遭遇丈夫出軌,她沒有因為孩子,」且行且珍惜「選擇原諒,而是立即與竇唯離婚,帶著孩子發通告。

王菲獨立特行的做法,打消了孩子胡亂猜想。

孩子第一時間了解了事情真相,會更加願意認可和接受事實。

不要指責離開的人。

婚姻生活充滿各種可能性。離婚只是婚姻常見的結局。

當雙方選擇了重新開始一段新生活,就不要在分開之後指責對方,更不能在孩子面前說對方壞話。

孩子天生對父母親充滿眷念,你越是阻止對方和孩子接觸,孩子越是會在內心發生撕扯。

有一位朋友成長在單親家庭,跟隨媽媽長大。

她的父親在離開她們母女後,花了六、七年的時間跟她建立關係,可她一直都不肯原諒父親,直到父親去世。

後來她參加了很多課程,知道受困於親密關係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跟和父親的關係有關。

她開始學習著去理解父親和原諒父親。

張柏芝的兒子亦是如此。

小小年紀如此恨爹地,日後親密關係的處理必定不會順暢。

而這與張柏芝的處理不無關係。

過好自己的生活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張柏芝離婚後,始終不能從失敗的婚姻中走出來。

她的每一次上熱搜,都與「謝霆鋒」、「單親媽媽」聯繫在一起。

而她的事業,幾乎處於停滯狀態。

曾經還因為耍大牌,被向太宣布「永不錄用」。

現在事業不甚如意的張柏芝,只能靠兩個兒子來做感情寄託。

王菲不是這樣。

第一次離婚後,王菲努力在事業上發力,成就了自己的輝煌事業。

她給孩子展示了人生積極陽光一面。

有記者問王菲,「想為李嫣找個什麼樣的爸爸?」

王菲回答說:「我找的是人生伴侶,不是孩子的爸爸。」

這就是王菲。

過好自己的人生,是她給兩個女兒最好的教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娛樂養生堂 的精彩文章:

搭手扶梯站在楊丞琳後面!台灣著名男星吳念軒告白「我想是緣分」楊丞琳表示好羞澀
沒有你贏了世界又如何!王祖藍暫停事業掘金死心塌陪患抑鬱症的老婆李亞男
20歲國民閨女關曉彤戀情曝光!男友竟是台灣十八線小鮮肉江疏影截圖佐證
何炅神助攻吳昕潘瑋柏戀愛關係!然而海濤這句話卻道出真相
古巨基與老婆美國拉斯維加斯度假遭遇恐怖槍擊案!透露飯店全被封鎖

TAG:娛樂養生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