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測試新式全導彈頭,美國反導千億投資恐打水漂
軍迷對俄國RS-24亞爾斯洲際導彈都不陌生,但最近連續施捨的亞爾斯使用了新彈頭
9月12日、20日和26日俄羅斯戰略火箭軍密集試射洲際導彈,包括兩枚RS-24亞爾斯和一枚RT-PM白楊洲際導彈,這對俄羅斯這樣的核大國也是很少見的。更重要的是,俄羅斯這一輪導彈試射並非例行性的戰備抽檢,而是測試新式彈頭,這種新彈頭具備很強的突防能力,美國幾十年時間裡投資上千億美元打造的反導系統有過時的危險。
俄國亞爾斯洲際導彈測試的是獨立彈頭母艙(IPBV)技術,俗稱全導彈頭技術,這是反導突防的利器
俄國又秘密研製出了什麼樣的獨門兵器,竟然能讓美國反導系統的千億投資要打水漂呢?其實這種技術我們並不陌生,它就是傳說中的全導機動彈頭。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面對導彈防禦系統的不斷發展,彈道導彈突防也在不斷進步,俄國最新測試的全導機動彈頭就是現有多頭分導技術(MIRV)的進一步發展,它具有極強的突防能力,是應對突防美國導彈防禦(BMDS)系統的利器。
要理解全導機動彈頭的神奇威力,我們不得不從彈道導彈突防和防禦的歷史說起。20世紀50年代美蘇兩國的洲際導彈先後研製成功,蘇聯在1957年10月4日還用R-7洲際導彈把Sputnik-1衛星送入地球軌道,宣告人類進入航天時代。洲際導彈的速度很快,早期洲際導彈基本沒有突防措施,畢竟人類對一枚以近7公里/秒衝過來的核彈頭,實在是無能為力。為了提高洲際導彈的打擊效果,美國又提出了多彈頭(MRV)的概念,這是轟炸機投擲集束炸彈的自然延伸。
蘇聯最早的反導系統,使用V-1000導彈,這是一種使用破片彈頭的大型導彈
核洲際導彈技術日新月異,導彈防禦也開始取得進展。從防空導彈技術出發,人們很自然的想到破片彈頭摧毀洲際導彈彈頭的方案,蘇聯人還做了V-1000導彈進行試驗,並成功攔截了中程彈道導彈。對於洲際導彈來說,早期的雷達和導彈制導技術還是精度不夠,常規破片彈頭殺傷效果差,攔截核洲際導彈實在不靠譜,美蘇不約而同的走上了核攔截的道路。
美國研製了Nike-Zeus B核攔截彈,射程和射高都可達數百公里
核攔截簡單地說就是以核制核,用帶核彈頭的反導攔截彈摧毀彈道導彈。美國先後推出了Nike-X、哨兵和衛兵反導系統,蘇聯則研製部署了A-35、A-35M和A-135反導系統。核攔截的出現,對導彈突防提出了很高的挑戰,同時加上高精度打擊目標的要求,多頭分導技術(MIRV)應運而生。多頭分導技術使用一個彈頭母艙釋放多枚核彈頭精確打擊多個目標,或是協同打擊大城市等大面積的軟目標,多頭分導時多枚彈頭的彈道各不不同,可打擊橫向和縱向範圍上百公里的目標,也不可能出現一枚核攔截彈把所有彈頭一掃而光的情況。
美國衛兵系統的火控雷達MSR,旁邊是30個遠程核攔截彈和16個短程核攔截彈的發射井
多頭分導技術大大提高了突防能力,比如蘇聯SS-18撒旦導彈一枚導彈可以投擲10枚核彈頭,這就需要對方發射10枚攔截彈來防禦,攻防費效比極佳。
MIRV技術的出現,讓衛兵等核反導系統過時了,然而蘇聯仍然山寨並部署了A-135
然而,反導技術也在進步,尤其是動能殺傷技術的進步,美國的動能彈頭重量尺寸不斷降低,美國導彈防禦局又提出了多殺傷器(MOKV)的概念,它可以看作導彈防禦領域的「多頭分導」,MOKV技術可以較好的對付MIRV技術。美國正在加速推動MOKV技術的研發和試驗,MIRV技術有些不太安全了,怎麼辦?!俄國的全導彈頭技術(IPBV)應運而生。
多殺傷器技術的出現,又抵消了多頭分導技術的優勢,俄國為此研製出新的全導機動彈頭技術
全導機動彈頭,更確切的說是獨立彈頭母艙技術(IPBV)概念非常簡單。傳統的多頭分導技術是一枚導彈上所有核彈頭用一個母艙,而全導技術是每個彈頭都有自己的母艙,也就是獨立彈頭母艙。全導技術的好處很多:首先是縮短了釋放彈頭的時間,傳統多頭分導技術母艙一個個釋放彈頭,釋放完要花幾百秒時間,面對美軍正在研發的上升段攔截技術,容易被一窩端,而全導彈頭主發動機關機後天女散花一般釋放出去,沒有了這種風險;
美國民兵3導彈的彈頭母艙釋放三個核彈頭示意圖,很好很強大,就是太費時間了
全導彈頭更大的好處是每個彈頭都獨立飛行,在幾乎整個飛行中段都能進行變軌機動。美軍反導系統前一秒剛剛計算好攔截方案和射擊諸元,雷達再一看彈頭變軌了,原有的攔截方案作廢,多來幾次美國反導操作員恐怕要氣得吐血。錯過了中段攔截的機會,末段美國人根本沒有攔截火力,且不說薩德能不能攔截洲際導彈,美國本土幾十上百的大中城市,7個薩德連哪裡布防得過來。
5月30日美國FTG-15試驗大獲成功,然而俄國IPBV的出現讓這一切失去了價值
俄國接二連三的進行全導彈頭的飛行試驗,從事後的報道看試驗取得了成功,這無疑加大了美國反導系統的壓力。今年5月30日美軍剛剛使用陸基攔截彈(GBI)首次攔下了洲際導彈,新的MOKV技術還在研發中,可是這套花費了幾百億美元的龐大反導系統就要對俄國失靈了,洲際導彈劍與盾的爭鋒,還將延續到很遙遠的未來。我國最近展出了DF-31集成改進型洲際導彈,但還沒有試驗全導技術的蛛絲馬跡,面對美國反導系統的進展和俄國突防進步的進步,我們中國航天也要擼起袖子加油干,早日拿下全導技術的桂冠!


※中國K-8表現不佳,阿根廷攻擊機獲玻利維亞訂單
※中國戰艦首次訪問倫敦,英國網友羨慕護衛艦物美價廉
※《空天獵》炸彈反導靠運氣,獵殺彈道導彈該怎麼辦?
※拉斯維加斯槍擊死傷超400,槍手因煙霧暴露位置
※美國最新無人機葉門被擊落,竟是俄國爺爺輩導彈建功
TAG:空天松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