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靜修營│初識百法,初識心

靜修營│初識百法,初識心

——記第十五屆菩提靜修營主題講座

"解脫心理學"

文│觀贏 圖│觀塵、慧吉

久遠劫來,我們無數次穿梭於六道,每一次歸來都想認出自己的本來面目,卻一再旋出旋進。長夜漫漫,道險淵深已然可怕,更可怕的是,我們看不清這顆心將帶我們走向何方,認不出哪一條是輪迴路,哪一條是解脫路。10月2日下午2點,第十五屆菩提靜修營開營第一日,西園寺戒幢講堂,濟群法師升座,開講「解脫心理學」。

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是學禪者的夢想。但對多數人而言,禪的境界都如水中月、鏡中花那樣遙不可及。為什麼?就在於人們忽略了,頓悟是需要心理基礎的。《百法明門論》的修行理路,為我們指明了邁向解脫的門徑。

法師經常告誡我們,要在做事中修行,謹慎用心,不要讓狡猾的凡夫心搶佔心靈平台。否則,貌似在精進修行,實則離解脫漸行漸遠,甚至背道而馳卻不自知。如果帶著貪嗔痴,不論學多少經教,做多少善事,都無異於蒸沙作飯,認賊為子,遑論解脫?

心靈世界幽微複雜,凡夫心伺機而動,我們如何能在煩惱啟動的第一時間發現並認出它?法師說,《百法》是一部幫助我們認識心靈世界的寶典。通過對種種心理現象的辨析,便可逐步了解內心,識破與輪迴相應的心理,並加以對治。

我們輪轉生死,沉身苦海,還持繩自縛,佛陀不忍眾生苦,為迷途眾生開示四諦法門,闡明了輪迴與解脫兩重因果。但很多人雖發願出離、成就解脫,卻不了解其中的真正內涵,甚至有人誤以為解脫便是要出家或放棄所有。其實,解脫的重點在於對心的認識、調整和凈化。

佛法自古以來被稱為心學,它和世間心理學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對待貪嗔痴的態度。心理學將貪嗔痴視為正常的人格,只是在它們表現嚴重並導致心理疾病時才去關注。而佛法則將貪嗔痴稱為三毒,認為這些本身就是心理疾病,是我們成為凡夫的罪魁禍首。解脫,正是為了止息貪嗔痴,獲得真正的自在。在這個意義上,佛法又可稱為「解脫心理學」,而《百法》正是走上解脫之路的基礎。

一、意識和潛意識

唯識學將心分為八識。其中,前五識為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是我們認識世界的五個渠道。

我們生於娑婆世界,為萬物之靈,具備修行的最好身份,皆因有理性思維,也就是第六意識的作用。但如果沒有佛法正見作指導,就會妄念紛飛,後患無窮。所以意識可謂雙刃劍,既是造業輪迴的作祟者,還是開發智慧、成就解脫的關鍵。

第七末那識和第八阿賴耶識屬於潛意識。前者是我執的根源,後者儲藏著無始以來的生命經驗。我們身體、語言、意識活動都會在內心產生相應的力量,並隨外境產生活動,即唯識所說的「種子生現行,現行熏種子」。因為內心有善和不善的力量,所以種子也有雜染和清凈之分。包括每個人擁有不同的能力、興趣、愛好,都是生命長期積累的結果。

你有沒有關注過,自己是一個美好的存在,還是一個糟糕的存在?你是什麼,比你擁有什麼更重要!法師的問題發人深省。

資產、房產、賽場上的金杯、福布斯排行榜,都不該成為我們的凝神處。我們卻在有限的歲月中,將這些短暫的幻覺視為牢不可破的「信仰」,反而忽略了內心建設。法師說,每個人內心都像一座園林,有花朵,有果實,有荊棘,有雜草,還有貪嗔痴的種子……只有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樹立正見,才能幫助我們拔除荊棘雜草,種下菩提種子,進而通過不斷修行,轉迷為悟,轉染成凈。

二、解脫的心理基礎

心念每時每刻都在變化,紛繁複雜。除了八識,唯識學還把心所分為五十一種,共六類。第一為遍行心所,即常規的普通心理,分別是作意、觸、受、想、思。

當六根面對六塵,妄念如萬馬脫韁、呼嘯而至時,我們是否有所警覺,是否有正見在門邊把守,還是埋頭造惡,任隨貪嗔痴生起,在輪迴道中打轉?

如果沒有正見,我們就會對六根門頭生起的一切現象產生錯誤認識,從而導向輪迴。這就需要在根塵相對時保持覺知,學會用無常、緣起、無我的正見去觀照,建立與解脫相應的正向心行。所以,五遍行是解脫修行的基礎心理。

三、解脫的心理建設

修行,要斷除和煩惱相應的心所,培養和解脫相應的心所,即百法的五種別境心所,分別是欲、勝解、念、定、慧。

「我一定要解脫!我一定要出離輪迴!」強烈的善法欲是修行乃至成佛的動力,至關重要。否則,我們就會把佛法作為知識,看似在如饑似渴地學習,實則與解脫毫不相干。

何謂深信佛法?何謂恭敬三寶?信為道源功德母。如果不是真正的深信與恭敬,就會心存懷疑,難以體會佛法內涵。所以,勝解的程度不同,也決定了我們今生乃至未來的道路。通過聞思經教樹立正見,培養正知正念,最終用空性慧斷除煩惱,是一條穩妥的解脫之路。

隨後,法師又簡單講述了十一種善心所、六種根本煩惱、二十種隨煩惱等。條分縷析,對如何通過調心來長養善心、解除煩惱、走向解脫,指明了入門之徑和前行方向。

2小時的講座倏忽而過,營員們目不轉睛,唯恐漏聽一字。降魔者先降其心,心伏則外魔伏,眾魔退。盼望這場降伏己心的戰鬥早日勝利!講堂中,法師洪亮的聲音似乎仍在迴響:當每一種凡夫心出現時,我們能不能立即把它認出來——你是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菩提書院 的精彩文章:

靜修營│了了分明,知道就好
靜修營│通向寂靜心靈的「古仙人道」
靜修營│修慈心,得安樂
靜修營│十月的靜修營,我從九月就開始歡喜
走向菩提 慧的核心地位

TAG:菩提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