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古法之存神,比之觀想難之百倍效用高之千百倍

古法之存神,比之觀想難之百倍效用高之千百倍

古法之存神,比之觀想難之百倍效用高之千百倍

其靜謂之心

「六腑五臟身體輕,皆在心內運天經,晝夜存之可長生。」

「心部之宮蓮合花,調血理命身不枯。外應口舌吐五華,臨絕呼之亦登蘇,久久行之飛太霞。」

「腎部之宮玄關圓,主諸六腑九液源,百病千宰當急存,兩部水主對生門,使人長生升九天。」

「窮研恬淡道之圓,內視密眄盡睹真,真人在己莫問鄰,何須遠索求因緣。」

「三光煥照入子室,能存玄冥萬事畢,一身精神不可失。」

神者,乃是最不可思議之物,變幻無方,出入無時,誰得而拘之?所謂「存神」者,豈非徒託空言乎?然苟知其法,亦不難為。存神之義,即神自存而,非依他力而後存也。

存神與存想不同。存想著,入《大洞經》存想百神之衣裳、冠帶、形容、動作;又如《龍虎九仙經》存想黃雲撞頂;《中黃經》存想五方五色之氣出於身中等法皆是。若夫存神,則無所想,不過將神光聚於一點,不使散漏之謂也。存神,不限於身中一處,亦不限於身內,有時亦存神於身外。丹道步步皆以存神為用,《黃庭經》所云,尚未盡其量,唯示學者以梗概而已。

人身臟腑所以能有功用者,皆神為之宰也。心與神共為一物,其靜謂之心,其動謂之神。五臟六腑,自具天然運動之能,晝夜不休,終於疲勞之日,虧損之時。

修道者,先守靜以制動,復存神以安心,再虛心煉神。互相為用,則臟腑氣血之循環,可以緩和而得養,免致外強中乾、急促失調、浮躁不寧之弊,自可長生。

吾人腔內,肺腑之下有心臟,其形如未開之蓮花,其功用主調血。血調則命理,而身體光澤,無槁楛之容。口中有舌,為心之苗,心動則氣泄於舌。若人老病垂危,魂欲離體,一意存神於心,不驚不恐,不亂不搖,則必能延命於俄頃。況當少壯之時,習此定心存神之法,久久行之,祛病延年為小。

古法之存神,比之觀想難之百倍效用高之千百倍

水乳交融

腎屬水,故為六腑九竅津液水源,腎氣衰則百病叢生。修鍊家常以心火下焦腎水,使火不上炎,水不下漏,水火既濟而結丹。腎有兩枚,故曰兩部。腎為水之主,故曰「水主」。

對生門者,前對臍也。人能常以不動之神,藏於臍腎兩者之間,以立命基,則長生不難致矣。

所謂玄門功法,雖雲奇妙,若儘力研究,仍舊於恬淡無為之域,大道本如是也。內視密眄,自見其真,方知真人近在身中,何必他求遠索哉?

三光在天,為日月星;在人為耳口鼻。《參同契》云:「耳目口三寶,閉塞勿發通。」又云:「三光陸沉,溫養子珠。」蓋謂耳不聽外,目不外視,口不開言,則此五竅之神光,閉而不用,潛入混沌之淵,返照黃庭之室。

玄冥屬水,象坎;神光屬火,象離。存神於玄冥,則坎離交合,水火既濟,自然一身之精神凝結不散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相由心生將心比心 的精彩文章:

《黃庭經》說練己法:口中津液如山泉,循環不休如醍醐灌頂

TAG:相由心生將心比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