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觀察—萌寵類綜藝從清流到爆款,還有多遠?

觀察—萌寵類綜藝從清流到爆款,還有多遠?

自從6月騰訊開播《萌主來了》,8月優酷又推出了《小手牽小狗》,現在,愛奇藝也在籌備《我的萌寵大人》,寵物節目似乎成了綜藝新寵。

寵物題材成為綜藝「新寵」

今年6月騰訊視頻推出了《萌主來了》,請到張繼科、楊迪等明星來替不在家的主人帶狗。作為首檔以萌寵為主題的綜藝,新穎的題材讓人耳目一新。

8月15日,《萌主來了》收官後,優酷出品的《小手牽小狗》緊隨其後於8月17日上線,該節目由羅志祥帶領阿蕾拉等五個孩子和五條狗,在豆瓣上,這檔節目高達8.3分,這在綜藝真人秀中,是相當不錯的成績了。

而愛奇藝當然也不會錯過新興的寵物題材,《我的萌寵大人》也在籌劃中,節目請到了劉濤作為園長,請其他明星嘉賓,六個孩子還六條狗一起生活在萌寵學院。

9月6日,騰訊視頻也開播了《出發吧,鏟屎官》。

寵物綜藝吸晴指數高,發展潛力大

隨著綜藝節目的細分化發展,萌寵綜藝的發展與其題材本身的特性、強服務性不無關係。該類節目有明確的定位人群,即「鏟屎官」和愛寵人士,可以說,寵物綜藝的出現,是基於寵物經濟不斷發展的社會現狀應運而生的。

寵物經濟需要寵物綜藝來填補文化的空白。據統計,中國擁有寵物的人數已經超過了8000多萬,寵物行業規模接近2000億人民幣,如此大規模的人群和強大購買力,足以說明「寵物文化」這片空白市場下,孕育著巨大的潛力。

寵物節目能解決星素結合缺少趣味性的尷尬。隨著限娛令一步步的下達,星素結合,成為綜藝的大方向。但是星素結合的成效並不夠好,素人,可以說是一個直白的幌子。

但是素狗呢?這一非常規的設定,以寵物為中心,讓明星嘉賓圍繞著動物展開一系列的故事,反倒吸引了愛寵人士的觀看,兼具明星話題,也多了趣味性。

傳遞向上價值觀,正能量明確。誠然,寵物綜藝的話題性比不上經常引起口舌之戰的明星真人秀,但是在廣電對綜藝收緊政策的現在,少爭議流量性話題,能讓寵物類節目在審查方面更加安全。同時也有觀眾表示看夠了明星真人秀,像寵物節目這樣的「清流」,反倒更適合當下的綜藝環境。

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主題,使得每個寵物節目都以溫馨作為節目底蘊。例如導盲犬這樣的服務性犬類在節目中出現,弘揚了關照弱勢群體的正能量,具有一定的社會普及意義。

如《小手牽小狗》節目中,羅志祥一個大人帶著五個孩子和五條狗,可以算是親子類節目和萌寵類節目的合二為一。節目劇情的豐富,也使得節目衍生出更多的內涵,藉助孩子和寵物之間的關係,也能讓人看到人物的成長。

寵物視角尚缺新意,綜藝套路痕迹重

雖說題材是新的,但是令人失望的是綜藝形式還是離不開抄襲。從國內綜藝大爆炸開始,各類節目就會不定期陷入抄襲門。購買版權或者是抄襲韓國綜藝環節,都屢見不鮮。新鮮題材的萌寵綜藝,《萌主來了》也被指出抄襲韓國綜藝。

另一方面,寵物節目現在的招商能力還需要進一步開拓。就像親子類節目的出現能引起一陣旅遊熱,寵物綜藝也能帶領寵物副業的發展,就目前來看,綜藝和寵物副業商家之間的合作還在磨合階段

今年6月,寵物食品麥富迪宣布贊助《萌主來了》。而贊助費用高達數百萬元人民幣。但是這次定位準確的贊助合作,是《萌主來了》主動向麥富迪拋出的橄欖枝。

還有其他寵物副業公司透露,《小手牽小狗》節目曾主動聯繫該公司。具體方案是讓品牌在整季節目中露出2次,字幕2次,片尾鳴謝3次,這一套下來,花費超過百萬。

除此之外,即使是在講述狗的故事,寵物綜藝也仍舊存在套路。綜藝節目只要有明星參與,就會有特定的人設,來豐富節目劇情,人設越深,節目也就越套路。

將狗擬人化,是萌寵節目的一個趨勢。不止人有人設,狗也有狗設,例如貪吃狗、潔癖狗等。但在擬人化中,狗就會失去動物本性,一味的迎合節目劇情,在《小手牽小狗》中,甚至還出現了給狗配音的後期製作。

畢竟寵物因素出現在綜藝中,還是比較新穎的題材,玩法也可以有很多種,不應該只局限於擬人化,想要「齣戲」,製作方應該再多下點功夫。

例如,在《極限挑戰》中,也曾出現過導盲犬的環節,為了節目效果,專門找到和黃渤、孫紅雷相似度高的狗,成為了當時的娛樂話題。

出現一個新題材,同行們便一哄而上,這幾乎是我國綜藝的通病。在當下,寵物類節目還是新秀,但是一檔寵物節目的成功,有可能會引來同行的紛紛效仿,這類小眾題材如果被開發過度,將逐漸失去新意。

萌寵節目的出現,讓我們看到了套路的缺陷,同時也預測到綜藝市場在題材上的無數可能性。題材的選擇可以來源於普通人的生活。

大開腦洞採取新題材。除了一哄而上的榨取某種類型題材,製作方還應該看到更多空白題材,搶佔先機,越接地氣越受歡迎,例如追星族、假定公關等題材,展開想像力,期待著國內綜藝出現更多新題材新內容。

在製作上,除了大同小異的花體後期,參演人員自己丟梗能讓節目更有觀眾緣。在搞笑逗樂的背後,加深節目主題內涵,使節目更具普及教育意義,寓教於樂,同時讓觀眾留下更深的印象。

寵物節目的出現,是娛樂市場定位進一步精準化的必然結果。但是寵物節目想要走向成熟,還需要經過時間的錘鍊,找准招商代言,後期做出動物特色,擺脫真人秀套路等都需要製作方苦下功夫,或許在不久的未來,我們會看到寵物類節目會成為大眾精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娛史通鑒 的精彩文章:

感謝寧理,讓我知道原來中國也能有李豐田這種野性的「亡命之徒」
薛之謙曾說:紅一定要紅的有尊嚴,不要走歪門邪道,真是實力打臉
趙雅芝到底發了什麼微博,才被說蹭李晨范冰冰熱度?
13年過去了,《金枝欲孽》為何仍是億萬觀眾心中的宮斗TOP.1!
為什麼范冰冰對李晨只說這四個字?

TAG:娛史通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