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紫砂壺——紫砂壺全手工你有多了解?

紫砂壺——紫砂壺全手工你有多了解?

紫砂壺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形形色色絡繹不絕前赴後繼的茶客壺痴,紫砂無需添加任何添加劑就可以單獨成陶而且不粘工具易於作精細加工這一點也是人們津津樂道的。傳統全手工製作器皿的方法,也因為手工業者的長期經驗積累而由粗糙向成熟發展著。

自明清以來,一代又一代的紫砂製作師傅不斷完善手裡製作紫砂器皿的工具,由簡單少數的只能製作粗糙的紫砂器皿的工具到開發出越來越多利於精細加工的製作工具,利用手裡多種多樣用途不一的工具,作出了越來越精美甚至令人驚訝的紫砂製品,是紫砂工作者智慧的結晶,是辛勤勞動者的驕傲,更是我國手工業發展中不可忽視的寶貴財富。

人工的開採礦料以及雜質挑揀直至煉泥到拍打成品的傳統方式,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而不斷改進著,機械加工的加入成了生產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機械的開採與粉碎直至煉泥,滿足了社會的大量需求、解放了紫砂製作者勞動強度、縮短了從原礦到成品的漫長時間;而作為傳統的紫砂全手工成型製作工藝卻一直延續到今天,成為眾多紫砂愛好者熱議的話題。

不可否認的事實是,機械的開採直至機械的煉泥已經取代了人工進行的方式,有些壺友不屑於機械的煉泥而追求純人工的粉碎加工錘鍊,這裡不論對錯,但我認為多少有點鑽牛角尖。

對紫砂有一定了解的朋友都知道,拍泥片、搓泥條、拍身桶,直至煉製成品前的製作,無不需要藉助工具;那麼是不是因為做一把壺、一隻筆筒、一個砂鍋使用了工具而不能稱之為「全手工」呢?顯然不是。我們從出土的明代紫砂器皿上都能看得出不是徒手捏制的。那麼是不是所有的紫砂製品都可以稱之為「全手工」呢?不是!

如何定義「全手工」?這是一個嚴肅而又現實的問題,很多壺商都在鼓吹自己賣的壺都是「全手工」的哦。這裡我們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從紫砂的特性和成型工藝說起。

我們知道,紫砂有不粘工具的特點,可塑性強,易於進行精細加工,無需藉助任何添加劑即可單獨成陶,所以只需要藉助手裡簡單的工具就可以製作紫砂器皿,而在所有的工序中,拍身桶是紫砂器皿製作中最具特點的傳統手工成型方法,拍身桶也就成了每一個紫砂器皿製作者必須掌握的技術,拍身桶這門技術掌握的熟練程度幾乎代表了一個紫砂製作藝人的製作水平,以製作紫砂壺為例,拍身桶在整個製作的過程中佔用的時間是比較長的,也是最體現技術水平的。如果把壺身比作樹榦,那壺身就是中心、是重點;壺把、壺嘴和的子就是枝葉,起烘托的作用。樹榦要是長得不好看,枝葉長得再好也缺少美感。

對於很多藝人來說,拍身桶是最難的事情,是即使花一輩子的時間也解決不好的問題。我認為,所謂的「全手工」,就是以傳統的通過拍身桶的手工成型製作方式來製作的紫砂器皿,而藉助模具成型免去拍身桶的製作方式只能稱之為「半手工」,即使其它部件也是全手工製作。有相當多的紫砂製作者卻不知羞恥大言不慚地對自己用模具成型的壺宣稱是「全手工」,在證書上毫不含糊的標稱「全手工」,這不僅是對消費者的欺騙行為,也是對壺友的不尊,更是對「全手工」這個傳統工藝的污辱;他們的理由很簡單:模具也是工具的一部分!

那麼,是不是全手工製作的壺就一定是好壺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馬談紫砂 的精彩文章:

紫砂壺——脫胎換骨,終得一方泥
這把紫砂壺到底有何特色讓眾多大師以及壺友喜愛至極呢?
紫砂壺——紫砂壺壺型大全(上)
用同一種原礦泥料做出來的壺,為什麼有時候看起來不一樣?
五不選——小白如何選擇第一把自用紫砂壺

TAG:小馬談紫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