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貝勃規律:別讓你的感覺出現惰性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貝勃規律:別讓你的感覺出現惰性

心理學是一門揭示人的心理活動規律的科學,是一門讓人變得更聰明的學問,也是一門非常實用的學問。不過,要想利用好心理學,必須有一個前提:你得了解心理學。正如我們常說的,要「行」,必須先要「知」。「行」和「知」往往是聯繫在一起的,但是只有先「知」,才能後「行」。從這一點上來說,要想把心理學當成一種工具,拿起來就用。

——社群營銷諮詢【 白磚家】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貝勃規律:別讓你的感覺出現惰性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貝勃規律:別讓你的感覺出現惰性


要對周邊的變化保持敏感。——比奈



【理論解析】


第一次刺激能緩解第二次的小刺激即「貝勃規律」。實驗表明,人們對報紙售價漲了50元或汽車票由200元漲到250元會十分敏感,但如果房價漲了100甚至200萬元,人們都不會覺得漲幅很大。人們一開始受到的刺激越強,對以後的刺激也就越遲鈍。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貝勃規律:別讓你的感覺出現惰性

「貝勃定律」其實揭示的是人的感官與心理的一種適應規律。外界的刺激是客觀存在的,沒有發生改變。變化的是我們的感覺敏感度以及感受能力,正是我們自身的這種變化規律,卻給世間的很多事情帶來了意想不到的結果。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貝勃規律:別讓你的感覺出現惰性

比如我們剛到一個地方的時候,會發現這個地方的風景很漂亮,而開始等我們在那裡住習慣之後會發現這裡的風景其實一點都不漂亮,很平常而已。之所以產生這樣的感覺是因為我們幾乎每天都在接受美麗風景的刺激,久而久之也就麻木了。同樣的道理,在人際交往時,剛開始別人對我們的一點點小恩小惠,我們都會牢記心裡併產生感激之情,但是時間一旦長久,我們不僅不會感激這種小恩小惠,甚至還會埋怨對方做得不夠好。其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我們對這些小恩小惠麻木了。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貝勃規律:別讓你的感覺出現惰性

總的來說,如果不了解「貝勃規律」,將會給我們的生活交際帶來一些不良的影響:

(1)失去感恩心理,對別人的恩惠熟視無睹。

(2)產生感覺惰性,對外界的刺激麻木。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貝勃規律:別讓你的感覺出現惰性


【操作務實】



一個女孩和母親吵架賭氣離家。在外逛了一天,直到肚子很餓了,她才來到一個麵攤,卻發現忘記帶錢了。好心的麵攤老闆免費煮了一碗面給她。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貝勃規律:別讓你的感覺出現惰性

女孩感激地說:「我們又不認識,你就對我這麼好!可是我媽媽,竟然對我那麼絕情……」麵攤老闆說:「我才煮一碗面給你吃,你就這麼感激我,你媽幫你煮了十幾年飯,你不是更應感激嗎?」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貝勃規律:別讓你的感覺出現惰性

女孩一聽,整個人愣住了!是呀,媽媽辛苦地養育我,我非但沒有感激,反而為了小小的事,就和她大吵一架。

最終女孩鼓起勇氣,往家的方向走,快到家門時,她看到疲憊、焦急的母親正在四處張望。媽媽看到女孩時,忙喊:「飯都已經做好,快回去吃,菜都涼了!」此時女孩的眼淚奪眶而出……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貝勃規律:別讓你的感覺出現惰性



【運用要點】



正如案例中的女孩子一樣,面對陌生人的一碗苗條,我們可能感恩戴德,但是面對母親幾十年的養育之情,我們不但不感激,反而因為一些小事情而傷害她,這就是「貝勃效應」典型的一種表現。很顯然,在人際交往中,一旦受到這種效應的影響,會給我們帶來很多麻煩。那麼我們該如何做才能避免出現這種情況呢?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貝勃規律:別讓你的感覺出現惰性

1.不要太自以為是,善於反思。

一旦我們的感覺出現惰性,就會產生自以為是的心理,面對任何事情,我們總是看重、相信自己的想法,對於別人的意見或者建議充耳不聞。很顯然,這樣做是不行的,我們只有經常反思才能真正明白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貝勃規律:別讓你的感覺出現惰性

2.心懷感恩,不要把別人的賜予當作理所當然。

面對別人對於我們的恩惠,我們要如何做才不會理所當然地接受呢?最主要的一點就是要具備感恩的心態,時刻感激別人的贈予和幫助。當然,只要你懂得這樣去做,別人就會加倍地幫助你,贈予你,這就等於你身處一個良性的循環,不斷感恩,不斷接受幫助。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貝勃規律:別讓你的感覺出現惰性

3.學會珍惜別人的情意,不要浪費別人的感情。

我們之所以要珍惜別人的情意有兩點原因:第一,別人的情意並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第二,我們只有懂得珍惜別人的情意,才能感受到這份情誼。就如同我們要懂得珍惜時間,才能懂得時間的重要性一樣。一旦我們浪費了別人的感情,對於別人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傷害。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貝勃規律:別讓你的感覺出現惰性

4.適當的時候要懂得回報,不做感情上的鐵公雞

如果只有獲取沒有回報,那麼總有一天你會忽略掉自己曾經獲取的感情。正如案例中的小姑娘一樣,面對母親每天感情的贈予,並不懂的去回報,而是心安理得地接受,那麼時間一長,她也就忘記了這份情誼,不懂得感激,也不懂得回報,成了感情上的「鐵公雞」。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貝勃規律:別讓你的感覺出現惰性



【生活智慧】



我們的感覺很敏感,但也有惰性;它會矇騙我們的眼睛,也會加重我們的感受而迷失理性,所以,不能太自以為是,我們應帶著謙卑的心對待萬物眾生,才可以少犯錯誤,積累智慧。並且還要懂得珍惜自己的點滴所得,善待身邊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粟鈞 的精彩文章:

厚黑,現今社會通贏的智慧:別讓不會拒絕害了你!
刨根問底每日說道學文化:你知道嗎,道教中西王母的由來?
厚黑,現今社會通贏的智慧:如何自倒苦水,讓人知難而退呢?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得寸進尺效應:你如何做才能打破心理防線?
刨根問底每日說道學文化:你知道嗎,道教中東王公掌管什麼的嗎?

TAG:周粟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