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女詩人
子曰:詩三百,思無邪。
詩經中太多的好作品,太多的故事,詩經中很多作品是沒有留下作者名字的,所以,我只能說,今天要說的這位作者,是世界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女詩人,她,姓姬,是衛國的公主,許國穆公的夫人,史稱許穆夫人。
衛國,周朝分封的一個姬姓諸侯國,侯爵。第一代國君為周文王嫡九子康叔。
商朝被周滅亡後,紂王的兒子武庚在朝歌發動政變被周公鎮壓,周武王的弟弟康叔被周公封往朝歌,率重兵彈壓商朝遺民,衛國建立後,在衛武公治下曾一度強大,成為諸侯之首,然後好景不長,之後的國君一代不如一代,到了衛宣公時,更是發生了代子娶媳的醜劇,衛宣公看中了兒媳宣姜的美貌,把兒子派出去出差,強娶了宣姜,這時期的衛國,也只有二子爭死的仁孝氣節還為人稱道。
衛宣公死後,人們將怨氣都發泄到了被強娶的宣姜身上,又將他強行許配給了衛宣公的兒子昭伯,於是,許穆夫人成了他們最小的女兒,許穆夫人繼承了母親的美貌和父親的睿智。年紀尚小時便美艷過人,文才出眾。
待到許穆夫人成年,齊國和許國都派使臣前來求親,衛國的國君貪圖許國的重禮,想把許穆夫人嫁於許國,而許穆夫人卻分析其中利弊,衛國地處邊陲,常受狄人攻擊,許國弱而遠,齊國強而近,一旦衛國受到攻擊,救援也方便,如果要聯姻,肯定要選齊國。可惜,昏聵的國君只看眼前利益,硬是將她遠嫁許國。
離開故土的許穆夫人,思鄉情切,懷念在衛國成長生活的情景,寫下了傳世名篇《竹竿》和《泉水》:
《詩經--衛風--竹竿》
籊籊竹竿,以釣於淇。豈不爾思?遠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遠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儺。
淇水滺滺,檜楫松舟。駕言出遊,以寫我憂。
《詩經—衛風--泉水》
毖彼泉水,亦流於淇。有懷於衛,靡日不思。孌彼諸姬,聊與之謀。
出宿於泲,飲餞於禰,女子有行,遠父母兄弟。問我諸姑,遂及伯姊。
出宿於干,飲餞於言。載脂載轄,還車言邁。遄臻於衛,不瑕有害?
我思肥泉,茲之永嘆。思須與漕,我心悠悠。駕言出遊,以寫我憂。
詩中滿是對衛國秀美景色和美好生活的描寫,可是,在衛國新君衛懿公上台後,一切都更糟了!
衛懿公愛鶴,作為國君,有點個人愛好,本無可厚非,可是,這位衛懿公,對鶴的愛,超出了一切,甚至不理政事,一心養鶴,不但給它們住最好的宮殿,吃最好的糧食,還封了鶴娘娘,鶴將軍,給予俸祿不說,出門還按封號乘坐輦車,配備儀仗,國家被他搞的烏煙瘴氣,百姓怨聲載道。
若是太平無事,也許,這位人中鶴王也可以玩到老死,可惜,兇狠的赤狄看到了時機,大舉進犯,衛懿公連忙召集軍士和百姓,想要奔赴前線拒敵,可是,他傷透了百姓的心,百姓也不再聽命於他,軍士大叫著,讓你那些享受俸祿的鶴將軍上陣吧。
衛國作為周天子一族的姬姓國君,哪怕是昏庸到衛懿公這種地步的,起碼都還有自己的操守和傲氣,衛懿公一看沒有人願意跟隨自己征戰,並沒有咒罵和逃跑,而是向四周的臣民深深鞠躬,放飛了所有的鶴,將所有財物交給大臣,然後,駕著戰車奔赴了戰場。
也有數百位以國家大事為重的臣民看到這一幕,自發的跟了上去,渠孔為衛懿公駕御戰車,子伯作為車右;黃夷當前鋒,孔嬰齊殿後。
當兩萬夷狄大軍看到衛國軍隊前來準備作戰的時候,卻驚訝的發現對方居然只有這麼點人就敢來送死!
衛懿公下令列陣,子伯建議他撤去國君的旗號,改換臣民的衣服,這樣可以使狄人分不清誰是國君,給自己留一線生機,衛懿公拒絕了這一建議,後世的許多專家將之視為愚蠢的失誤,我卻佩服這樣的大義,雖然他愛鶴過了頭,可他敢於慷慨赴死,在明知必敗的情況下,不懼迎敵,也不給自己留任何生的機會,如果連這樣的精神都被嘲笑為愚蠢,那我華夏之魂,還能何處安放?
結局沒有意外,衛國全軍覆沒,兇殘的敵人甚至將衛懿公的屍體拿來生吃,最後只吃剩一副肝臟掛在旗杆頂上,用以炫耀勝利。
後來,一個衛國出使在外的大臣回來後,大呼一國之君豈能沒有屍體下葬,於是將自己的內臟掏出來,將衛懿公的肝臟裝進自己的身體里,而後自殺身亡。
狄人大軍攻入衛國,打進朝歌城,衛國生靈塗炭,死傷疊籍,到處是廢墟焦土。
當許穆夫人聽到這一消息的時候,連忙向自己的丈夫請求出兵援助衛國,這時候,許穆夫人早先的分析應驗了,弱小的許國沒有膽量遠征,更不想將戰火引到自己身上,許國君臣一致拒絕了許穆夫人的請求。許穆夫人轉身出了朝堂,將自己的財物換成糧食,將從衛國帶來陪嫁的姐妹召集起來,駕車拉著糧食奔赴衛國。
一路上,許國的國君不斷派出使者追趕許穆夫人,希望她回去。直到許穆夫人到了衛國的漕邑,仍有許國的大臣們不停的趕來相勸,希望國君夫人不要給許國惹來麻煩,許穆夫人氣恨交加,寫下了千古名篇《載馳》,痛斥這些庸碌而又目光短淺的傢伙:
《詩經--國風·鄘風·載馳》
載馳載驅,歸唁衛候; 驅馬悠悠,言至於漕。
大夫跋涉,我心則憂;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
視爾不臧,我思不遠。既不我嘉,不能旋濟。
視爾不臧,我思不閟。陟彼阿丘,言采其蝱。
女子善懷,亦各有行。許人尤之,眾稚且狂。
我行其野,芃芃其麥。控於大邦,誰因誰極。
大夫君子,無我有尤。百爾所思,不如我所之。
到了衛國後,許穆夫人先幫助哥哥戴公收攏臣民,有了四五千人,站穩了腳跟,然後親自道齊國求援,此時的齊國,已經是齊桓公姜小白為君,在管仲的治理下,國力強盛,看著眼前這個差一點就成為自己妻子的美艷女子,齊桓公很是感佩,立刻讓自己的兒子率三千甲士奔赴衛國漕邑,幫助衛國復國,而後,更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聯合各國出兵,將夷狄消滅,免除了衛國的後顧之憂。
之後許穆夫人一直長留故土照顧臣民,沒有再回去,衛國在齊國的幫助和衛文公的殫精竭慮下逐漸恢復了國力,得以一直延續下去,雖然後來曾被魏國吞併,成了附屬國,但它還是一直存在,甚至在秦國吞併六國統一天下後,這個只有一座小城的衛國依然存在,連秦始皇都沒有下令將其滅亡,而是讓它一直存在著。直到秦二世胡亥繼位,想讓自己也有滅國之功,於是將衛君貶為庶人,衛國才真正滅亡,衛國,居然成了周朝諸侯中最後一個滅亡的諸侯國,或許,也是許穆夫人精神的庇護吧。
——老文(文俊壹)——老文說詩


※有一種孤傲,叫至死不渝!
※老文說詩——納蘭容若真正愛的女人,到底是誰?
※老文說詩——詞帝李煜被世人忽略的絕佳之作
※其實,我只在乎你
※老文說史——君子報仇,二十年也不晚!
TAG:老文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