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老虎利爪一樣鋒利的赫梯武器,你所不知的埃及彎刀
這種類似多斯拉克人配刀的武器,名字叫做青銅彎刀,也叫埃及彎刀。它是古埃及時期,埃及的對手——赫梯人給步兵配置的武器。
赫梯人居住於安納托利亞高原的小亞細亞地區,既是現在的土耳其北部,是一個能征善戰的民族。曾經進攻,並終結了巴比倫第一王朝。
絕大多數學者認為青銅冶金術是赫梯人發明的,他們的冶金技術長時間處於當時世界的領先地位。大約公元前十四世紀左右的赫梯新王國時期,赫梯人已經開始大規模地使用鐵器。並在戰爭中使用戰車。
前1299年,赫梯國王穆瓦塔里和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之間暴發了上古歷史上規模空前的卡迭石戰役。
雙方一共動用了大約5000輛戰車,如果將戰車類比於坦克,其規模甚至超過二戰最大的庫爾斯克會戰——坦克大戰。。。
公元前十三世紀末,赫梯海上民族的侵略,可能是《聖經》中提到的以色列人的對手「菲利士」人,其成為亞述帝國的屬國,直到公元前8世紀被亞述吞併。
在來說說刀,由於赫梯鼎盛時期善於冶銅,軍隊多配銅裝裝備,所以這種刀被考古家稱為青銅彎刀。
柯派斯是古埃及詞語,描述的是公元前14世紀居住在今敘利亞、巴勒斯坦閃族人(他們與現代的的希伯來人血緣關係很近)鐮刀式武器。
出土於古巴比倫地區 亞述王朝中期 公元前 1300s ,現藏於大都會博物館
在當時的整個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彎刀常常作為權力的象徵出現在雕塑和繪畫作品中。一種說法認為,柯派斯是由公元前2400-2000時期的有孔青銅斧發展而來。
這種刀多為50-60厘米長,主要有手柄、直刃部分和曲刃部分構成。通常認為柯派斯的用法更接近於斧頭式的劈剁而不是彎刀式的切割。同時很多柯派斯都是沒有刃的,很多情況下表示某種象徵意義。
在已知的公元前1300年代之後的遺迹中幾乎沒有再發現柯派斯的蹤跡。最初柯派斯是外族用來對抗古埃及軍隊的,隨著各種交流的深入,柯派斯被埃及廣為接受。
在拉美西斯二世時期被大規模用於戰爭中。在埃及新王朝時期公元前 1500-1000 時期柯派斯最為流行.同時作為權力的象徵。
刀具作為單向開刃的武器,由於其特製的弧刃,特別適合切割肉體,在對抗沒有裝備金屬護甲的廉價部隊時,有不可取代的效用,柯派斯也不例外。
典型的柯派斯,它的彎刃尖端、直刃柄與人的手臂成一條直線。在一些情況下,它可以用於刺擊,並且具有高效的殺傷力。這種刀的特點在於,它有一個彎刃部分,使得它擁有兩種區別於其他弧形彎刀的使用技法:彎刃格擋和挑破防禦。
彎刃部分比普通的刀劍更適合格擋敵人的揮砍,雖然在刀背向,但在特定情況下還是行之有效的防禦手段。
但這種刀更長於擊破對方的防禦,奧秘在於刀尖背面的鉤子:當對手用盾牌或刀棍等手握的器具格擋你的進攻時,可以將刀身反轉過來,讓鉤子搭在對方的器具上,用力向內拉,拉開防禦亦拉向自己,這時可再進行突刺來攻擊敵人。
在後來的歲月里,青銅彎刀演化成了古希臘時期普遍使用的波斯彎刀(希臘馬切牙彎刀),希臘人也配置並常見於馬戰(可參考亞歷山大大帝)。跑個題:波斯彎刀是古希臘時期重要的兵器之一,這種向下彎曲的單刃刀特別適合騎兵用來跟敵方的步兵作戰。
騎兵們居高臨下,可揮刀直劈對方的頭顱。而其後的尼泊爾「戈戈里」彎刀和伊比利亞短劍「發爾卡塔」(伊比利亞戰刀)的誕生均受其啟發。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廓爾喀軍刀——反曲刀,與柯派斯十分相似,廓爾喀人的特有武器。尼泊爾中部地區,廓爾喀王朝發祥地。
18世紀中葉廓爾喀國王戰勝馬拉王朝,統一了尼泊爾。廓爾喀人實行種姓制,婆羅門地位最高,切特里次之,職業種姓中的不可接觸者地位最低,最受歧視。與印度人相仿。居民多為古隆人和馬嘉人。當地人驍勇善戰,被英國統治用成為舉世聞名的僱傭軍。
註:本文整理於貼吧 冰與火之歌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微信公眾號:中華冷兵器


※源於史前,堪比飛去來器的蒙古驅狼武器:布魯
※一個民族的經典之作:你所不知的赫梯彎刀
※武俠小說中用來製作寶刀的千年寒鐵究竟是什麼東西?
※手工刀具製作-如何裝備你的工作間-銼刀
※萬千豪情,這是你心目中的江湖嗎?
TAG:中華冷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