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常見的小兒嘔吐 治療效應可奉告

常見的小兒嘔吐 治療效應可奉告

嘔吐,是小兒常見證候。小兒脾胃虛弱,凡乳食不節,外感寒熱,致胃失和降,均易發生本證。

《幼幼集成》認為:「小兒嘔吐,有寒有熱,有傷食。」但由於病因不同,證候各異,因而具體治法,各有特點。

這裡談一下常見的幾種小兒嘔吐的治療:

一、傷食嘔吐:由於餵養不當,積滯不化,升降失司,遂成嘔吐。

癥狀為嘔吐乳塊或不消化食物,有酸餿味,噯氣,噁心,不思乳、食,脘腹脹滿,吐後胃部感到舒適。

大便或溏或結。舌苔厚膩,指紋浮紫。治療宜消食導滯,和胃降逆,筆者常擬方為加減保和湯:

焦山楂、萊菔子、連翹、法夏各5克,枳實、神曲、陳皮各3克,清水煎服。

嘔吐頻繁,加生薑3片,竹茹6克;腹脹便秘,加大黃4克,同煎。

二、胃熱嘔吐:由於小兒過食辛熱煎炒,熱積胃中,胃熱氣盛,上迫而出,形成嘔吐。

癥狀為嘔吐物酸臭,口渴喜飲,食入即吐,大便臭穢,小便短黃,唇舌干紅,指紋深紫。

治法宜清熱和胃,降逆止嘔。筆者常擬方為加味連朴飲:

梔子、法夏、川朴、淡豆豉各5克,黃連、菖蒲各3克,竹茹、蘆根各10克,清水煎服。

如嘔吐時間長,煩躁噁心,作渴呃逆,此屬胃虛有熱,

筆者又常擬橘皮竹茹湯:橘皮、甘草,大棗各5克,西洋參6克,竹茹10克,清水煎服。

三、胃寒嘔吐:由於小兒過食生冷,或乳母過食寒涼,乳汁寒薄;

或久病脾虛,誤服苦寒攻伐藥物,均致中陽受阻,形成嘔吐。

癥狀為嘔吐時作時止,遇寒加重,吐出不消化食物或清稀痰涎, 臭味不大,精神倦怠,四肢欠溫。

唇舌淡白,指紋暗滯。治法宜溫中散寒,降逆止嘔,筆者常擬方為丁萸理中湯:

丁香、吳萸各1.5克,党參、白朮各6克,乾薑、炙甘草各3克,清水煎服。

腹痛加白芍6克、木香3克,同煎。上方適用於1至3歲小兒。

至於哺乳過飽而從口角溢出乳汁,稱為「溢乳"。這與餵養不當有關,只要改進哺乳方法、時間、分量,即能漸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鼎慶堂 的精彩文章:

TAG:鼎慶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