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眼見佛性的含義,討論

眼見佛性的含義,討論

《六祖壇經》云:【佛性非常非無常,是故不斷,名為不二】,已分明解說佛性有二,一者為常,一者非常。常者謂此心體恆常而自性恆不變易,永遠顯示「本來自性清凈涅槃」之真如性,故名為常。非常者,此真如性之心體中,卻含藏無始劫來,七轉識所造作一切善惡業種、熏習之邪見與無明種,令諸業種、無明種子等等流注不斷,導致有情妄死妄生輪迴六道不已,故名非常。而此段開示只說到成佛之性,並非《大般涅盤經》所說眼見佛性;學人於此,不可不知。

又《成唯識論》卷三云:【阿賴耶識為斷為常?非斷非常,以『恆』、『轉』故。『恆』謂此識無始時來一類相續常無間斷,是界趣生施設本故,性堅持種令不失故。『轉』謂此識無始時來,念念生滅前後變異,因滅果生非常一故,可為轉識熏成種故。『恆』言遮斷,『轉』表非常,猶如瀑流因果法爾;如瀑流水非斷非常,相續長時有所漂溺。此識亦爾,從無始來,生滅相續非常非斷,漂溺有情令不出離生非常一故,可為轉識熏成種故。『恆』言遮斷,『轉』表非常,猶如瀑流因果法爾;如瀑流水非斷非常,相續長時有所漂溺。此識亦爾,從無始來,生滅相續非常非斷,漂溺有情令不出離。

意思是;阿賴耶識是斷滅呢?還是恆常不滅呢?是因為阿賴耶識心體「恆常不斷」及「種子不斷運轉」的緣故,故非斷非常。「恆」是指阿賴耶識從無始劫以來,其異熟性、無覆無記性、與舍受相應,以及自身的無漏有為法等體性恆常相續而無間斷,是有情輪迴欲界、色界、無色界的根本,體性堅住能執持諸有情所造業種、無明種等而不失。「轉」是指阿賴耶識從無始劫以來,其體內種子剎那剎那異熟生、異熟滅、前後變異不斷,體性非常故,為七轉識所熏習,而由阿賴耶識執持種子不失。「恆」表遮止斷滅,「轉」表示非常,就好像是瀑流水、因滅果生的道理一樣。因為種子流注非常迅速,使有情從無始劫以來,無法察覺他的剎那剎那流注非常迅速,導致漂溺三界輪迴生死而無法出離。

由以上論文可知,阿賴耶識從無始劫以來,體「恆」常非斷,未曾一剎那改易其清凈性;然阿賴耶識體內種子不斷流注及七轉識熏習緣故,種子「轉」而非常。然而這一段論文中所說的阿賴耶識自性,也仍然不是在說《大般涅盤經》中所說的眼見佛性境界中肉眼所見到的佛性。

由上一經一論得知,佛性有二,一為阿賴耶識本體,是「恆」、非斷;所以說阿賴耶識體內種子流注生滅作用,是「轉」、非常,而由於祂含藏著一切無漏有為法種而具有能令眾生成佛的體性。因此若有人離阿賴耶識本體而言一切法緣起性空之作用,皆是虛妄想,是佛所說心外求法之人,如是之人,縱經多劫求生命實相心阿賴耶識而不可得。

又若無阿賴耶識之作用,阿賴耶識如同木頭、石塊一樣,求之何用?二者為:阿賴耶、異熟、無垢識心體,在現象界中所示現的自體性,迥異七轉識能知能覺的體性,有其不可知之了,能令眼見佛性者以肉眼而觀見之,那才是《大般涅盤經》中所說的眼見佛性的佛性意涵;絕非明心之人所知的成佛之性。然而佛性是遍在三界法中運作的,所以偏在有邊,不偏在空性一邊,所以有時稱之為有性。

但與如來藏能出生萬法的有性大大不同,唯有眼見佛性的人才能真正理解這個含意,單只明心而不曾過第二關的人,是無法了知眼見佛性的佛性意涵的。因此合此二性(空性及有性),才能成就最究竟的非斷非常、非一非異之正理;由此眼見佛性的緣故,最後身菩薩才能在見性時發起成所作智而得成為究竟佛。然而佛性與如來藏卻是不一亦不異的,如是之法絕非世間法智慧可猜測而知的,故名不二之法,此不二之法,「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是真正佛法。

若明心就是見性的話,佛於般若諸經及唯識諸經之後,即可止而不言,又何須於涅盤前再開示《大般涅槃經》之眼見佛性?又何須於卷八開示「肉眼眼見佛性」之正理?由此聖教正理,也可以證實眼見佛性確非明心境界。明心不等於見性,見性也不等於明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實修禪凈密 的精彩文章:

《圓覺經》普覺菩薩,欲求圓覺應除四種病相
真正修行,放下自己的觀點,體會更深
禪宗開山祖師留下的「安心」教法
歷代大德開悟見性後的一句話,看懂當下就成就
處事圓滑,聰明絕不等於智慧

TAG:實修禪凈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