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踩坑,有人竟然把白毫看成了發霉

踩坑,有人竟然把白毫看成了發霉

小白須知

如果你看到一種茶葉,葉片上蒙著一層白色的毫毛,看上去像「發霉」一樣,不要驚訝,那不是發霉,那是白茶身上特有的「白毫」。

對於喝茶的「老司機」來說,自然是見怪不怪了,但是對於新手小白而言,還是要好好介紹一下的——

白茶為什麼叫白茶呢?就是跟這白毫有關。

白茶茶葉外形芽毫完整,成品茶多為芽頭,滿披白毫,如銀似雪,因而得名。

優質的貢眉

成品茶毫心明顯,茸毫色白且多

沖泡後葉底勻整、柔軟、鮮亮

白茶,屬微發酵茶,中國六大茶類之一。指一種採摘後,不經殺青或揉捻,只經過曬或文火乾燥後加工的茶。

一般來說,白茶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銀針白毫

採用單芽為原料按白茶加工工藝加工而成的,稱之為銀針白毫;

白牡丹

採用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政和大白,福安大白茶等茶樹品種的一芽一二葉,按白茶加工工藝加工而成的白牡丹或新白茶;

貢眉

採用菜茶的一芽一二葉,加工而成的為貢眉;

銀針白毫

採用抽針後的鮮葉製成的白茶稱壽眉。

我們這款南坑小白,是以菜茶為原料,用建陽當地所產的小葉菜種的幼嫩茶芽製作而成的傳統建陽白茶,即「建陽貢眉」。

菜茶是最古老的茶樹品種,張天福在《福建茶史考》一文中提到:「白茶的製造以制茶種類說,先有小白,後有大白,再有水仙白。」

荒野

菜茶

白茶野茶園

「小白」主產於建陽市漳墩鎮,漳墩鎮的產茶歷史極為悠久,據《水吉志》記載:「白茶」在水吉紫溪里(今建陽市漳墩鎮南坑)問世,這個時間,比福鼎用菜茶群體茶樹的芽頭創製白毫銀針的1796年早了20多年,比福鼎用大白茶芽製作白毫銀針的1886年,早了一個世紀。

而現如今市面上看到的大多為大白茶,產自福鼎、政和,大多採用福鼎大白、政和大白、福安大白等茶樹品種製作而成,成品茶芽葉肥壯,毫較多,滋味較多顯毫香。而建陽小白茶,近百年來起起落落,特別80年代左右,受白改綠、退茶還林的影響,菜茶園逐漸荒廢,與竹林、樹木共生,大多茶園處於荒野狀態,如今的建陽小白茶產量極低,市場上難以尋覓其蹤影。因此我們所尋到這一泡也是花了許多工夫。

白茶自然萎凋工藝及設備

白茶的製作工藝是最自然的,採摘一毫一葉,不炒不揉,輕輕的放置在竹篩里,在通風的萎凋房裡慢慢蜷縮成一片干葉,炭火焙的干透,即可成茶。

和別的茶相比,白茶不需殺青,不需揉捻,由於製作過程簡單,以最少的工序進行加工,所以南坑小白在我們眼中就是一款最樸素最自然的茶,像一個天真單純的少年。

在喧囂塵世中,保持本真的自己,希望你和南坑小白一樣,也能熙熙攘攘的世界裡保持最真實的自己。

圓滿禮盒

想要購買請留言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葉點評網 的精彩文章:

國慶長假過半,去哪裡人少還便宜?
悄悄告訴你,這款茶和茅台是「兄弟」……
誰說綠茶是淡的?非遺傳承人王光熙的綠茶是濃的
今年回家,再偷一次老爸的十年熟普
圓滿(下)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TAG:茶葉點評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