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味精致不致癌关键看火候,3种人最好少吃

味精致不致癌关键看火候,3种人最好少吃

味精和鸡精调味效果好,很多人喜欢做菜时放一些,但有传闻说味精致癌,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味精致不致癌关键看火候,3种人最好少吃

味精的主要成份是谷氨酸钠,鸡精中也含有40%的这一成份。谷氨酸钠就是小麦、玉米等食物经过微生物发酵提取后,产生的一种叫谷氨酸的氨基酸,这种物质与钠——盐的主要成份结合后就形成了谷氨酸钠。

葡萄、番茄中都有谷氨酸钠,可以想象,葡萄、番茄是无害的,味精当然也可以吃。谷氨酸钠被水解后会形成谷氨酸,这是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鸡蛋、牛奶、猪肉等很多食物中都有谷氨酸,所以直接说味精致癌是不科学的。

1.味精致癌的说法是怎么来的?

人们之所以会担忧味精致癌,与谷氨酸钠这一成分有关。谷氨酸钠加热到120℃ 以上时,会产生焦谷氨酸钠,这是传说中的致癌元凶。但是一般情况下,炒菜的温度不会超过120℃,所以食用味精是相对安全的,在做菜时正确操作,就可以放心食用。

味精致不致癌关键看火候,3种人最好少吃

2.三类人要少吃味精

味精虽然可以安全食用,但三类人还是要少吃味精。

哺乳期的女性和婴幼儿要少吃味精。味精中的谷氨酸和血液中的锌结合,会生成不利于人体利用的谷氨酸锌,导致人体缺锌。锌对人体成长和发育非常重要,所以哺乳期妈妈和这个在发育的婴幼儿应该少吃或不吃味精。

儿童也要少吃味精,因为味精中的谷氨酸钠会抑制人体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释放激素,因此影响骨骼的发育。

60岁的老人要少吃味精。味精中含钠,吃了容易口渴,60岁以上的老人有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的比较多,食用含钠的食物过多,就像多食用了盐,对健康十分不利。

味精致不致癌关键看火候,3种人最好少吃

3.味精的正确食用方式

高温会提高食用味精的风险,那么在食用时应该怎么避免呢?

烹饪时温度不要太高。水沸腾的温度是100℃,用炖、蒸、煮的方式能降低味精中的谷氨酸钠变为焦谷氨酸钠的比例。

晚一点放味精。人们一般是在菜出锅前放味精,因为用油炒菜,所以出锅前温度很高。所以炒青菜时,关火1分钟后放味精;做荤菜时,关火两分钟后放味精或者不放。

味精致不致癌关键看火候,3种人最好少吃

控制每天的味精食用量。因为味精中含有钠,是盐的成分,多食用对身体十分不利。所以每日味精的食用量不能超过1.8克。

内容来源于随糖平台,更多健康资讯可下载随糖App,或关注随糖微信公众号(suitang-st)。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随糖诊疗室 的精彩文章:

人老腿先衰,抗衰老从预防关节病开始
健康又长寿,用好五个秘方

TAG:随糖诊疗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