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為什麼經濟持續復甦歐央行仍需要維持寬鬆?

為什麼經濟持續復甦歐央行仍需要維持寬鬆?

據薔薇下的視角獲悉,歐元區挺過了兩場危機的衝擊,一次是2007年至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另一次是2010年至2012年自身爆發的危機。現在歐元區正在強勁復甦當中。

然而,這不是自滿的理由:歐元區的實際人均產出遭遇了「失去的十年」。不管是在國家層面還是在歐元區層面,復甦是改革的機遇。問題是要選擇進行哪些改革。今年歐元區實際人均GDP終於將超過其2007年的水平。自2013年以來,歐元區人均產出一直以與美國差不多的速度增長。對這種超過正常周期性力量導致的復甦的主流解釋是,在行長馬里奧?德拉吉的領導下,歐洲央行(ECB)決心正確履行其職責。

決定性時刻是德拉吉在2012年7月主權債務市場爆發危機時的講話:「歐洲央行準備在職權範圍內,不惜一切代價保衛歐元。相信我,這足夠了。」他說得沒錯。歐洲央行在2012年8月宣布的「直接貨幣交易」(OMT)項目將其承諾轉化為了政策。這改變了市場觀點,降低了義大利和西班牙主權債券高企的收益率。歐洲央行大幅降息,並在2015年推出了資產購買項目。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最近對歐元區的分析中指出:「2007年至2008年的危機標誌著趨同化的結束和趨異化的開始,這種狀況只是在緩慢地得到修正。」的確,一些遭受危機衝擊的國家展現出迅猛的復甦,尤其是在愛爾蘭。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實際人均GDP也回到了2007年的水平。然而德國的實際人均GDP在過去10年相對於義大利增長了20%。希臘實際人均GDP仍然比2007年的水平低20%多。

希臘、西班牙的失業率仍然居高不下,義大利的失業率也仍然較高。許多國家的公共和私人債務仍然高企。因此,目前名義GDP增長率高於政府債券收益率(即便是在義大利)是有幫助的。這在一定程度上歸因於債務負擔,但也是公眾耐心耗盡和政策操作空間有限的結果,再來一場衝擊可能是災難性的。這次的復甦必須持久。

因此歐洲央行不能過早緊縮。畢竟,核心消費者價格指數自2008年以來一直低於2%。此外還應在有條件的地方出台財政政策,尤其是在德國。較為疲弱的經濟體也必須積極推行支持增長和就業的改革措施。

復甦期間是歐元區成員國推進改革的時機,無論是在國家還是在歐元區層面。如果它們改革失敗,可能還會有更為嚴重的危機爆發。

從政治和經濟的雙重層面來看,歐洲都完全沒有美聯儲那樣收緊貨幣政策的條件。相反,想要持續的維持目前經濟增長的勢頭,歐央行勢必需要繼續維持寬鬆政策。在持續的寬鬆下,歐元的強勢反彈也可能在中期內結束,逢高做空歐元將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更多精彩資訊關註:作者/薔薇下的視角 文章原創,轉載請標明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薔薇下的視角 的精彩文章:

巴薩將面臨如何選擇:堅守還是離去?
央行降准了 這八大影響與你的錢息息相關!
六張圖看懂黃金市場的風險和機會!
這三大因素促使鈀金飆漲至16年新高
調查顯示:近三分之一的美國人淪為了「車奴」

TAG:薔薇下的視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