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5年後,這些葯企都要完!

5年後,這些葯企都要完!

來源:賽柏藍 作者:鄭瑤

抗癌藥是不少葯企的「當家花旦」,然而,5年後這些「當年花旦」可能全部過氣!

近日,在第九屆中國醫藥企業家科學家投資家大會的現場,陳凱先院士、魏於全院士不約而同的提到了「CAR-T療法」。

全國政協常委副秘書長、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專職副主席何維甚至稱「CAR-T療法」是醫藥發展史上的第三個里程碑。

何維認為醫藥史上的第一個里程碑是20世紀初拜耳公司推出的阿司匹林;第二個里程碑是1982年禮來公司推出的第一個重組人體胰島素,而第三里程碑就是2017年美國諾華的治療急性白血病的「CAR-T療法」。

「CAR-T療法」將抗癌藥推向地獄

早前,10多個被廣泛使用的抗癌新葯被納入醫保目錄,這些藥物覆蓋了肺癌、胃癌、乳腺癌、結直腸癌、淋巴瘤、骨髓瘤等,之前被稱為「經濟毒性」的抗癌藥,在近年來逐漸走下「神壇」。

而根據賽柏藍在院士演講中獲悉的信息,隨著「CAR-T療法」的成熟、推廣、大範圍使用,一大批抗癌藥將從人間走下「地獄」。

CAR-T(Chimeric Antigen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全稱叫做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

CAR-T療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病人自身的免疫細胞來清除癌細胞。這是一種細胞療法,而不是一種葯。

CAR-T是目前較為有效的惡性腫瘤的治療方式,在急性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療上有著顯著的療效,被認為是最有前景的腫瘤治療方式之一。

陳凱先院士就說到:「這樣的一個工作,就像是一個導彈系統,能夠精準的瞄準到腫瘤細胞,已經引起全社會很大的關注,有非常重大的潛力。今天它的價格非常高昂,將來可能會成為一個非常有效,而且能夠普及的療法。」

「有個小孩,用CAR-T治療,已經6年了,存活下來了,他當時什麼葯都沒有辦法了。」魏於全院士也舉例到。

2017年是全球CAR-T研究領域至關重要的一年。這一年,全球第一個CAR-T療法上市,

凱特製葯的CAR-T療法也可能於今年下半年獲批,成為全球第二個上市的CAR-T療法。

而諾華和凱特還只是冰山一角,Therapeutics、JUNO、強生、復星醫藥、吉凱基因等國內外企業紛紛布局這個領域。

根據相關數據,目前全球CAR-T臨床研究項目接近400個。其中美國有140個項目,是目前擁有在研項目最多的國家,中國在全球排名第二。

在CAR-T研究中,關於組織學類型腫瘤和免疫系統疾病研究數量最多。組織學類型腫瘤又包括上皮組織腫瘤、間葉組織腫瘤、結締組織腫瘤等。

就單一病種來看,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白血病、HIV的相關研究數量最多。

從試驗階段來看,中、美的臨床試驗階段與全球狀態保持一致,大部分處於臨床I期,到II期、III期、IV期項目數量遞減。

有業內人士推斷,在未來5年左右,隨著I期項目逐漸往後推進,更多的企業、機構、資本投身到這一市場,行業即將出現一次爆發。

全球抗癌藥市場龐大

根據業內數據,以定值美元計算,2015年用以維持治療的癌症療法和藥物的總花費達到1070億美金(不包括返利和其他價格優惠的出廠價)。

過去近30年,全球有200多個針對成人及兒童癌症的新療法上市,全球抗腫瘤藥物市場規模逐步擴大。

賽爾基因、艾伯維、強生、羅氏、輝瑞、默沙東、禮來、諾華等製藥巨頭的抗癌產品一年的銷售額在幾十億到數百億美金不等。

拿單一藥品來說,2014年三大腫瘤產品利妥昔、阿瓦斯汀和赫賽汀銷售規模已經達到210億美元。

再比如格列衛、易瑞沙、索坦、多吉美等專利葯,價格奇高,利潤可想而知。

以格列衛為例,韓國售價約合人民幣3000元/瓶,中國香港售價約合人民幣17000元至19000元/瓶,美國售價約合人民幣19000元/瓶,而中國大陸的售價則高達25800元/瓶。

在專利葯「橫行市場」的同時,是不斷激增的全球腫瘤患病人數。世衛組織最新數據顯示,到2030年,全球20%的新發癌症患者在中國,24%的癌症死亡患者在中國。

在龐大的「求生」需求面前,抗癌藥一年銷售額動輒上百億美金,是不少葯企的支柱產品,而一旦CAR-T等細胞療法推入市場,對於大批葯企來說無異於「釜底抽薪」。

因為CAR-T療法,甚至不是一種葯,到那時,可真要變天了!

▍賽柏藍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賽柏藍 的精彩文章:

又一大佬進軍醫藥圈,營收9442億!
50葯企高管離職
CFDA司長:5000葯企不轉型就淘汰!
食葯總局:喜炎平全國停止銷售!
又一家三甲醫院,被葯企買下!

TAG:賽柏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