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教子經:寧可教子猛如狼,不可教子綿如羊
清朝是歷史上唯一沒有出過暴君、昏君的大王朝。清朝的皇帝都很「勤政」,都有很高的文化素養,尤其是早期的康熙、雍正、乾隆。
被稱為「千古一帝」的康熙,有35個兒子,長大成人的有20個,這些皇子中,沒有不學無術的庸人,也沒有胡作非為的紈絝,都有一定素養、一技之長。
這些都與清朝皇帝重視皇子皇孫的教育有關。
極其豐富的教育內容
康熙皇帝自己回憶說,他5歲開始讀書,從不間斷,有時累得咳血,仍然堅持。每日老師給指定一段要念120遍,之後再背誦一段新的內容,直至把「四書」完全背下來。
康熙可以說是終身都在學習,興趣非常廣泛,他在每天晨讀後,利用一天中其它的閑暇時間招儒臣來給自己講課,有時往往學到深夜。
他還任用學有專長的西方傳教士為老師,如徐日升、張誠、白晉等人都輪流到過皇帝的住所養心殿授課,每日午前兩小時,午後兩小時,為皇帝講幾何學、物理學、天文學,以及曆法、炮術,並實地演習。
至今故宮和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還珍藏著康熙帝學習數學時用過的楠木鑲銀算學桌、計算尺,各種儀器和滿漢文的《幾何原本》課本、數學演算草稿等等。
博學的康熙親自給皇子講解數學,帶領眾皇子觀測日食。
雍正時,特意建立了「上書房」,正式規定皇子皇孫六歲(虛歲)入「上書房」讀書,並親筆題寫了「立身以至誠為本,讀書以名理為先」的楹聯。
皇子皇孫在嚴格管教下,學習滿、蒙、漢(有時也學些藏文與維吾爾文)等文字,同時還學習「儒學」,主要是「四書」「五經」以及國史、聖訓、策問、詩詞歌賦、書畫與「禁習時藝」等。
由於清朝是「馬上得天下」,所以對皇子皇孫的騎射武藝的訓練也十分重視。
在這方面,康熙依然可以作為表率,他從小到大,大概捕獲了老虎135隻、熊20隻、狼96隻、野豬131隻、鹿數百隻,還有其他的野獸不計其數,最高紀錄一天射了318隻兔子。
不僅僅是讀書、騎射,皇子教育的內容也會根據情況調整,例如康熙喜歡帶皇子出巡,增廣見聞,也讓皇子有各種辦理政務的實習機會;光緒皇帝曾經在翁同龢的安排下讀西學,慈禧太后也曾請身邊的女官裕德齡教光緒英文。
緊鑼密鼓的教育日程
按清朝宮中制度,每日寅時(凌晨3—5點)皇子就要起床去上書房學習,複習前一天所學的功課;師傅從卯時(早晨5—7點)開始授課。
皇子讀書要正襟危坐,夏天不許搖扇子,讀書的時間為「卯入申出」,也就是早晨5點至下午3點,共計10個小時。
其間,辰初二刻(早7點半)吃早飯,午正(中午12點)吃午飯,都由皇子的下人送至書房下屋,但是,如果開飯時間功課未完成或正被罰念書寫字,必須得到師傅的允許方可就餐,隨侍人員不得催促,放學時也是如此。
除吃飯外,每天還有一兩次課間休息,每次不超過一刻鐘,還要經師傅允許,其他時間不許到院外閑走。
每天下午3點半左右皇子們放學後,吃過晚飯,還得上一節「軍事體育課」——騎馬射箭,
上書房只有元旦、端陽、中秋、萬壽(皇上的生日)、自壽(自己的生日)這幾天放假,一共5天,除夕也不放假。
皇帝還經常光臨「上書房」,進行檢查、督促,皇子的辛苦可想而知。
看電視上那些「大阿哥」「二阿哥」非常享受,什麼「活的瀟瀟洒灑,策馬奔騰共享人世繁華」,其實全不是那麼回事!
清代皇子讀書,入學年齡早,學習時間長,規矩嚴,課程多,他們的教育怎一個「苦」字了得?
皇太子在讀書時比別人更苦,督促更嚴,正式做了皇帝後,還有康熙定下的日講和經筵制度,由精通經史的大臣給皇帝講課,並且不管政務多麼繁忙,不能間斷。
雍正在位13年,批閱奏摺192000多件,寫過的批語超過一千萬字,平均每天8000多字,一年只在生日的時候休息一天,這是個標準的「工作狂」!
可以說清朝皇帝的「教子經」是:寧可教子猛如狼,不可教子綿如羊。
這裡的意思不是說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兇狠殘暴的人,而是希望後輩有魄力、有能力,有所作為,超越前人,安邦定國。
滿清立國268年,把國土從明朝的353萬平方公里,擴大到1300萬平方公里,其文治武功還是有可取之處的。
對比明朝一些「不成器」的皇帝,清朝較完善的皇子教育「家法」也是有可取之處的。
轉載須授權,侵權必究
圖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老祖宗8大「潛規則」,每個都有妙用!
※古代各個官名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看完這個表就知道了!
※跟《鬼谷子》學處世,跟《菜根譚》學修身
※幾多風雨漂泊流,一輪明月照鄉愁
※中國人真正的「三觀」:儒家「觀天下」,道家「觀太極」,佛家「觀自在」
TAG:京博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