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蠢萌的河魨竟然是絕命毒師 為何日本人卻拚死都要吃呢?

蠢萌的河魨竟然是絕命毒師 為何日本人卻拚死都要吃呢?

河魨,俗稱「河豚魚」,是一類經濟價值很高的硬骨魚類。在日常意義上,河魨系指與餐飲文化密切相關的一類含毒卻味道鮮美的品種。大部分人習慣將河魨稱為河豚,但河豚的叫法其實存在錯誤。

河魨有一個特別的本領,遇到敵人的時候,就自己吹起,把自己脹大好幾倍,嚇退敵人。所以看著一臉呆萌的河魨,骨子裡卻是一枚「絕命毒師」!

日本曾是世界上最大的河魨消費國。在很久很久以前,平安時代就有記載河魨可以吃。1592至1598年,豐臣秀吉出兵遠征朝鮮,來自全國的武士奔赴北九州一帶集合出征。讓人大跌眼鏡的是,許多武士途徑山口縣下關一帶時,紛紛由於吃河魨而喪命,可謂是不太體面的「出師未捷身先死」。豐臣秀吉因此而大怒,下令禁止武士吃河魨,並頒布了「不準吃河魨」的法令。一旦發現,要沒收全部家產。

但是吃河魨卻依舊屢禁不止,大家還是願意冒著沒收家產甚至冒著性命吃河魨。不僅大家吃得很開心,還有詩人松尾芭蕉等還留下了膾炙人口的俳句。後來到明治時代,政府甚至在報紙上大幅登載「不準吃河魨」的宣言,而且還立法要逮捕拘留吃河魨的人,並嚴令禁止河魨買賣。

但是在 1888 年的時候,當時的日本總理伊藤博文到下關訪問時,偶然吃了一次河魨。就是這轉折性的一口,使得他當下就在山口縣解除了不準吃河魨的禁令。如今山口縣河魨的原產地下關,被稱為「河魨之本場」。

說了這麼多,河豚到底多毒?唐人陳藏器《本草拾遺》雲其:「入口爛舌,入腹爛腸,無葯可解。」而其毒性發作時,會引起腹痛噁心、嘔吐,麻痹末梢神經和中樞神經,嚴重的還會四肢麻痹,甚至全身癱瘓,言語不清,吸收困難,全身青紫,如果搶救不及,立刻導致死亡。資料顯示,野生河魨的卵巢、血和肝臟含有劇毒,料理時稍有不慎便容易致人身亡。但需說明的是,如今日本的大多數河魨都是人工養殖的,經過適當處理即可食用。而且日本烹飪河魨的廚師都必須經過專門培訓並取得執業資格,所以也幾乎已沒有河魨中毒的危險性。

其實我們中國人食用河魨也由來已久。宋代大文豪蘇軾曾說為了河魨,「也值得一死。民間甚至流傳「不吃河豚,焉知魚味?吃了河豚,百鮮無味」之說。但對於這種至毒至鮮之物,想要一解饞舌,只有「拚命」一試。當然,科學的吃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全文完)

更多歷史文章,請關注下載百科解密APP

轉載請註明來源互動百科(hudong_baike)

大家都在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互動百科 的精彩文章:

中國人心目中的「超級英雄」孫悟空 喜歡他的N個理由!
男子老婆出軌,為什麼會稱被帶綠帽子?而不是黃帽子紅帽子?
天龍座、獵戶座流星雨…10月分最浪漫日子全收錄
為什麼說「每逢佳節胖三斤」,答案在這裡!
十一隨份子,扎心?看看古人結婚的天價份子錢與彩禮

TAG:互動百科 |